國際金融報-記者:沈娟
4月8日,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召開推進電子商務標準推廣應用中心工作的相關會議,協會與業界繼續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發揮行業協會力量,加強電子商務的行業應用。
從在電子商務發展史上有相當地位的2001年“珠海宣言”到目前為止,電子商務標準
的建立仍然在摸索中,尚未形成完備的行業規劃標準。
業內人士坦然承認,雖然各方都在努力工作,但實際上,電子商務的標準發展還是比較慢的,并沒有突破性的成效。
珠海宣言之后
“珠海宣言”被看作電子商務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中強調了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是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強中國綜合國力、實現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手段。并切實提出了電子商務發展的大致思路———要制定電子商務發展框架,要確定整體戰略和實施措施,要建立規范標準,要開發研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要建立和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建立統一的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平臺,要與傳統產業緊密結合,走中國電子商務產業化的發展道路。
然而“珠海宣言”已經過去了兩年,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在這次工作會議上仍然在談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要符合中國的行業特色,還要與國際接軌。有關人士認為,這個話題并沒有創新的概念。
電子商務協會相關人士對記者介紹到,目前對于電子商務的標準建設,主要措施是,各行業領航企業發揮成功經驗,并將這些經驗固定和推廣開來,上升到解決方案的標準高度,然后將這種現實的標準逐步拓展成為行業的規范和標準,國家在通過相關的合法程序上升為國家的一個標準。顯然這一個過程的最終實現還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國內電子商務標準的建設仍然處于各企業自己各自建設的階段,也就是最初階段。
與國外的一些標準先行的建設方式相比較,國內為什么不能也采用“拿來主義”借鑒一下呢?該人士對記者解釋,標準先行是一種成熟市場、成熟行業的操作方式,對于國內目前電子商務發展狀況來說,并不是非常適用,對于具體產品來說也是這樣。
那我們的電子商務標準化到底是用國內的標準還是國外的標準呢?相關人士也談到,對于國內國外的企業和行業的標準,他們都非常注意吸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很好地適應國內特點,因為標準的重點就在于應用,在于實施,使相關的企業和行業產生效益。
相關人士強調,電子商務的標準不僅是技術上的標準而且是一種管理的標準。
積極推進
在全國的電子商務標準化建設中,北京和上海應該是國家這方面發展的兩個重鎮。
記者從上海電子商務行業協會了解到,為做好申報國家電子辦的“倍增計劃”工作,上海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已經開始操作每年二次組織申報“倍增計劃”,為會員單位申請項目的貼息貸款和撥款。今年上半年的申報已經報上去了,上海市共有19家相關企業通過這個渠道申報了貼息貸款,從額度上說,最高的貸款額可以達到2億元,但此次申報中,企業的最高投資額度為1500萬。而一定額度對于企業的撥款也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申報。
另外,上海電子商務行業協會還透露今年會逐步制定出相關的三個標準項目,但由于還沒有確定,最后的項目內容目前還無法得到透露。
上海的有關人士認為,對于電子商務標準的工作,雖然有一些制造標準的企業希望能夠將標準固定和擴大化,但是大多數的企業對此并不是十分熱衷,這是導致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美國電子商務發展狀況:
美國從1977年公布的數據加密標準DES開始,就由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密碼技術的聯邦信息處理標準,在技術規范的前提下對密碼產品進行嚴格的檢驗。1998年7月1日,在美國政府發布的美國電子商務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建立一些共同的標準,以確保網上購物的消費者享有與在商店購物的消費者同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