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成績單難掩傳統零售2013隱憂
又到了每年晾曬最光鮮的年節銷售成績單的時候了。不同的是,今年門店里依然貌似火爆的銷售場面并未夯實傳統零售商踏實不下來的心。
日前,各地區、各商家曝出的春節銷售數據紛至沓來,少了些往年的“大增大漲”,更多的是一些對銷售數據背后消費形勢變化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線城市中出現了春節銷售同比下降的現象,而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甚至是城鎮郊區、縣域市場中,出現了比較強勁的消費增勢。
銷售同比現下滑
杭州,在全國大中城市中的消費水平位列前茅。然而,在今年的春節銷售統計中,杭州市7家商場在春節期間的銷售額同比卻下降了2.6%。
記者從杭州市貿易局的統計中了解到,杭州大廈、百大、銀泰百貨、解百等7家商場春節期間的銷售高峰在初四、初五兩天,同比去年分別出現21.6%、66%的增幅。但是這依然沒有扭轉春節期間消費市場的整體頹勢,春節期間(除夕至年初五),7家商場累計銷售28220.7萬元,同比下降2.6%。
為刺激消費,很多商場紛紛在春節期間推出促銷活動,但客流量并未出現預期高峰,“總體來說,與去年春節相比,業績處于下滑狀態,但是由于情人節的助推,珠寶的銷售業績上漲了10多個點。”杭州大廈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有情人節“加盟”的春節長假,盡管是喜上加喜,但對于商場而言就少了一個獨立促銷的節點,“但如果沒有這情人節,銷售數據將更難看。”商場人士坦言,“以往春節期間,珠寶銷售的小高峰在年初一就會體現,但今年銷售集中在了初四、初五爆發,特別是情人節當天,銷售額比前幾天上漲40%至50%。”
廣州的傳統零售商在今年春節期間的銷售也不容樂觀,9家百貨店春節7天銷售僅為5.4億元,部分門店銷售也遭遇了5年來的首次春節期間下滑。
截至2月15日春節長假結束,廣州廣百、友誼、天河城、摩登、新大新、王府井、東山、新光、中華9家百貨的銷售總額只比去年增加了2000萬元,同比增長約3.8%。其中,多家百貨單店銷售出現下滑。
“廣州友誼春節假期的銷售預計超過1億元,同比持平;天河城百貨春節7天銷售預計8000萬元,同比去年基本持平;東山百貨春節7天銷售額與去年同期比較估計基本持平,達2800萬元左右;廣州王府井百貨7天銷售額約2000多萬元,與去年持平。”在這一片持平聲中,還有中華百貨春節假期銷售額2350萬元,同比略跌。
三四線、城郊增勢強
相對于一線城市傳統零售商的增長乏力,三四線城市中的形勢則有所不同。
在湖南株洲,以家樂福、步步高等為代表的5大零售商春節期間均取得了不俗成績。據該市商務局公布的監測信息顯示,2月9日至2月15日,株百中心店、步步高國安店、家潤多、家樂福、王府井五大商場吸金7527.21萬元,同比增長15.45%。
在河北石家莊市,15家商業企業春節期間銷售也保持了強勁的增長。2月8日至14日,僅北人集團、銀座東購、家樂福保龍倉、建華商場、蘇寧電器、國美電器、國大連鎖、永輝超市、天客隆9家大型商業零售企業和飲食集團、渝鄉辣婆婆、海星餐飲、保定會館、世紀大酒店、國際大廈酒店等6家餐飲企業,春節黃金周7天就實現銷售收入共計5.686億元,同比增長了19.1%。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城市中,主城區與副城區、城郊市場銷售的不同發展態勢。根據杭州市貿易局對杭州8家農村連鎖企業的監測,節前10天直營店配送總額達18895.8萬元,同比增長31.1%。
主、副城區消費市場的兩極變化,已經非常明顯,這一現象同樣出現在上海。根據媒體報道,位于上海郊區的百聯南橋購物中心春節銷售同比增長84.2%,大大超越了主城區百貨不到10%的增幅。
2013增長將更難
“對于商超企業來講,春節期間前后近兩個月的銷售大概能占到一家企業年銷售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所以這段時間的銷售狀況往往決定了一年的經營狀況。”有業內人士表示,從近年春節期間的銷售來看,2013年商超企業的增長將更加困難。
上述人士認為,從消費形式的變化也可以看出,以黃金珠寶為代表的貴重物品消費在春節期間的銷售占比在逐漸加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傳統零售商應及時地把握需求,調整門店的經營品類,在關鍵品類上下功夫。
值得注意的是,三四線城市、縣域市場、城郊市場已經成為市場增長的新區域,如何把握住這一趨勢,已成為了傳統零售商能否繼續做大做強的關鍵。
在經過春節期間短暫的“冬眠期”后,2013年電商的發展態勢將會繼續加速,傳統零售商涉足電商的步伐將會越來越快,以移動電商為特點的新型消費也將迅速成長。而這些對于目前的區域中小零售商來講,都是很大的挑戰。
“電商無疑將會成為未來的消費主流,但是中小傳統零售商目前與獨立運作電商的距離還很遠,找到區域市場的新增長點、抓住城鎮化帶來的新機遇、做好眼下的事情,將區域市場夯實顯得更為務實。”上述業內人士認為。
(中國商報·超市周刊 記者劉朝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