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伊份董事長郁瑞芬:把零食做出幸福的味道
郁瑞芬認為中國休閑食品的發展,每年還會有15%-18%的增長。未來5年,品牌建設和供應鏈的強化將是企業的核心目標,圍繞這個核心,來伊份通過打造和諧的多方"共贏"關系,以"同理心"對待各方合作,致力于單店的品類發展,開發出更多時令、新鮮的美食,讓消費者可以在任何一家店都能吃到更多來自于全球的休閑食品。
作為“來伊份”女掌門人的郁瑞芬是“來伊份”零食王國的締造者,人們稱她為“零食皇后”。1999年,郁瑞芬和她的丈夫施永雷開創了零食行業直營店銷售的全新商業模式,第一家“來伊份”休閑食品店在上海開設,到目前,來伊份全國直營店總數已超過2500家,成為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家喻戶曉的著名品牌,用郁瑞芬的話說,“來伊份”的發展充分體現了機遇和決策的完美結合。
10年打造零食王國
1999年,郁瑞芬和施永雷夫婦用賣冰淇淋賺的“第一桶金”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休閑食品專賣店。2002年,“來伊份”商標品牌應運而生。
郁瑞芬說:“當時散裝食品保管不便,且炒貨類封口不到位即會受潮,更不衛生,所以我們一開始就首創了零食小包裝模式。”來伊份小包裝一經推出后,得到了消費者一致好評。
2003年,一場SARS給食品行業帶來了災難,來伊份當時也面臨著嚴峻挑戰,銷售額出現下滑趨勢。
郁瑞芬回憶:“當時我們有32家連鎖店,除去所有員工工資和其他必須的日常開銷,當時來伊份的現金流可以支撐6個月。”此時,郁瑞芬內心固有的企業家潛質讓她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逆勢而上,以較低的價格,吸收一批旺鋪門店,加快市場擴張。”事后證明,這步走對了。當年來伊份門店一下擴張到86家,并順利將危機變成了新的轉機,從此奠定了來伊份在上海乃至全國這一新型直營經營模式的發展基礎。
同樣,在2009年金融危機來臨之時,郁瑞芬憑著對市場的敏銳觸覺,抓住機會,迅速占有了江浙市場,并跨出長三角,開始了邁向全國的征程。
如今,通過積極的市場開拓,來伊份的足跡已經遍布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四川、湖北、天津、廣東等10個省、直轄市,目前已擁有連鎖門店逾2500家,員工人數達1.1萬人,每年創造就業崗位600多個,拉動了15個省份的供應商制造業的提升,使10多萬農民得以安居樂業。2011年,來伊份銷售收入超過25億元。
2013年,來伊份重啟IPO。因去年媒體報道食品加工行業中部分企業存在的不規范情況,無端殃及來伊份,使得來伊份與資本市場失之交臂。最終,全國各地工商部門對“來伊份”567家門店及倉庫隨機抽檢的253個批次產品,檢驗結果全部合格,來伊份經受考驗成功挽回了消費者的信心。這一次,來伊份由中小板改投主板。
品質就是生命線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作為國內休閑食品的龍頭企業,來伊份深切體會到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產品質量也越發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質量檢驗、質量監督、供應商管理、服務質量控制等因素無一不成為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如今,來伊份所有門店都由公司統一管理,門店營業員由公司統一培訓,門店有統一的營業員操作手冊和服務標準。來伊份所有的供應商也都實現了現代化生產管理模式,引入了國際先進的生產技術,保障生產食品的質量安全。
來伊份一直秉承“共贏”的核心價值觀,以“與合作伙伴、消費者、員工、社會共贏”為核心的公司文化為基礎,打造“良心價值鏈”和“良性價值鏈”。非常重視與供應商的長期合作、共贏發展。經過多年的品牌經營、營銷網絡建設,來伊份積累了豐富、優質、穩定的合作供應商。
13年來,郁瑞芬親自帶領著她的團隊,逐漸改變著食品行業的規則。來伊份的130多家供應商,每年都跟隨郁瑞芬去國外先進的生產企業學習,并引進了大量的現代化流水線,大幅提高了生產產能和品質控制技術,在汲取傳統工藝經典的基礎上逐步減少人工作業。
目前,來伊份通過了ISO9001認證,并按ISO9001的要求篩選供應商,完善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提升供應商管理水平,已擁有長期合作供應商130多家,已打造了完整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堅持無條件退貨13年,這需要企業對自己的品質跟自己的供應鏈非常有信心的前提下,才能對消費者承諾這點。”郁瑞芬說,這在食品行業,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做到。
信息化帶來高速運轉
來伊份既是專業的供應鏈管理者,又是終端零售商。在這個過程中,最難掌控的環節就是食品安全。為此,來伊份引入了現代化管理體系,實現全面信息化管理。
早在2007年,來伊份就斥巨資先后引入IBM-EIP管理系統(實現無紙化辦公)和SAP-ERP系統(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打造了一條線上、線下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實現了內部資源共享和網絡化管理,讓公司真正實現了高效、科學、精細、標準的管理體系。
如今,來伊份通過將近10年的信息化架構,已經可以做到所有的檢測報告,包括批次管理,在系統中可以跟蹤到每家門店;門店銷售信息可以實時傳遞給總部,總部則可以據此高效安排供應鏈,并能及時了解不同地區顧客的偏好,有助于企業利用數據科學決策;同時,讓每一家供應商可以共享同一個采購平臺,供應商可以遠程登陸系統查看產品的銷售趨勢、庫存,這無疑可以讓整個商品的生命周期、商品的新鮮度、周轉率大大提高。
幫助別人照亮自己
郁瑞芬說,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的同時,應始終承擔并踐行作為企業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傳遞給社會大眾更多的“橙色關愛”。
來伊份始終承擔并踐行作為企業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與義務,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對內,來伊份設立了“來伊份陽光基金”,在員工身處困境之時,替他們解燃眉之急。
2008年汶川地震后,企業援建了四川省中江縣通濟鎮來伊份希望小學,讓當地的600多位小朋友回到了學校。2012年初,企業向“上海市民建幫扶公益基金會”捐款100多萬元,參與“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活動”、“特殊子女關愛行動”等。2013年的雅安地震,“來伊份”第一時間聯系當地供應商調配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將捐贈物資送往災區,為災區人民送上來伊份的溫暖與幫助。2013年,來伊份還計劃開辟“工業旅游”路線,并學習國外先進的品牌理念,通過與消費者零距離的體驗互動,將中國傳統零食文化的知識普及和推廣。
在企業突飛猛進不斷壯大的同時,郁瑞芬也在不斷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與夢想。
2013年9月,由全國工商聯和全國總工會主辦的“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和“全國熱愛企業優秀員工”的評選中,來伊份從上海1000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郁瑞芬獲選“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來伊份員工榮獲“全國熱愛企業優秀員工”的稱號。也是在9月,來伊份榮獲第三屆“中國食品七星獎”的“年度零售連鎖企業”獎項。11月,2013年上海商業十大杰出人物揭曉,郁瑞芬獲此殊榮。在獲獎的新世界股份、奧特萊斯、多樣屋、永樂電器等10家企業代表中,來伊份是唯一一家休閑食品企業。
重量級的獎項接踵而來,郁瑞芬如此感言:“我們始終堅持打造"良心價值鏈"和"良性價值鏈",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和健康的零食。在未來,我們要繼續引領行業的前進。我的夢想就是我們輸送出去的美麗果實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快樂,同時也讓來伊份成為員工、合作伙伴向往的事業平臺,希望我們的供應商等合作伙伴在來伊份這個橙色平臺上跳出最絢麗的舞蹈。”
談到未來,郁瑞芬認為中國休閑食品的發展,每年還會有15%-18%的增長。未來5年,品牌建設和供應鏈的強化將是企業的核心目標,圍繞這個核心,來伊份通過打造和諧的多方“共贏”關系,以“同理心”對待各方合作,致力于單店的品類發展,開發出更多時令、新鮮的美食,讓消費者可以在任何一家店都能吃到更多來自于全球的休閑食品。
(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楊聯民 劉書艷 )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