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蛋中國區“裂”了:解析“帝國”的老人們
注:新蛋中國區高管的命運常常“由幾個老頭在會議室里決定”。高管離奇的更迭速度就在這樣的中樞運轉中產生。盡管如此,從外部來看這種老人中樞令人厭煩,但是一個曾經的電商驕子從塔尖繼續降落的過程中,老人政治可能并不是唯一的致命因素。
在新蛋聲明中提到:創始人張法俊將重任中蛋網總裁一職,再度執掌新蛋中國區。同樣的情形在2005年卜廣齊出走后就出現。當時張法俊在中蛋任職的時間超過了此后的諸多高管。聲明提到執行副總裁職位由在新蛋集團美國總部服務了十年以上時間的鐘浩接任,他同時兼任新蛋全球技術支持中心(NESC)總經理。據了解,鐘浩是MTS,技術背景出身。熟悉新蛋的人士認為,目前張法俊沒有高管人才可用了。
作為新蛋的創始人和掌舵者,外界關于張法俊的資料極少。《天下網商·經理人》記者了解到,張法俊是上個世紀50年代后期生人,出生臺灣,技術背景,在美國留學、工作。
在2008年加入新蛋的高管胡興民眼中,張法俊禮賢下士,性格善良,做生意易吃虧。當年對于新蛋,張法俊如閑云野鶴般,愛管就管。同時他有“道德潔癖”,曾對高管講過:“我這個人翻臉無情。”無法容忍貪污的張法俊,曾一口氣開除12個采購,設立了嚴格的內審制度,新蛋的“東廠”告密文化由此生長。
但新蛋內部也流傳,在中蛋剛剛成立時,他到中國辦公室一走,新招的員工很多對他不太禮貌。因為他很簡樸、靦腆,講話沒有什么生氣,甚至被看作“村夫”。這樣的形象一直延續至今,很難讓人將他與身家幾十億的大老板聯系在一起。
被不滿的情緒環繞,張法俊身上的“道德潔癖”也被指為猜疑心重。雖然在美國生活多年,但他的英語水平不是很好,加上性格靦腆,他在西方營造了一個華人圈子。圈子的成員主要是臺灣人,華裔員工或者留學生,說著漢語,帶給他安全感。一位美蛋主管曾戲言:“來美蛋工作,想學英語是不可能,這里大家說四川話。”因為很多留學生來自四川。熟悉新蛋的人士總結道,這是一家“百分百的美資企業,內涵和文化卻是臺資企業。”
新蛋的老人中樞
環繞著張法俊的智囊團組成了新蛋的中樞。智囊團成員有著與張法俊同樣的特征:老人,臺灣人,而且有不錯的背景。2012年,張法俊智囊團的幾個代表成員包括:
周建強,50歲左右的臺灣人,原在聯強國際負責電腦批發業務,居住加拿大,身體不好,與張法俊有20多年交情,對零售不熟悉,不懂電商。
賈元平,60余歲的臺灣人,張法俊在美蛋董事會的代表,代表他與老外董事交流,曾任泰國正大集團旗下一個事業部副總裁并退休。
鄭家鐘,新蛋集團副董事長,任中天電視臺董事長后退休,媒體人。
周啟平,50多歲的臺灣人,早年到美國發展,在畢馬威做過審計師,后來在通用磨坊做過財務總監,負責投資業務。
新蛋中國區高管的命運常常“由幾個老頭在會議室里決定”。老先生有分量的一句“這人不靠譜”,高管可能就要走人。中蛋高管離奇的更迭速度就在這樣的中樞運轉中產生。一位直接接觸智囊團成員的新蛋主管感覺,退休后的老人家,做事已經漫不經心,而且很容易將他們過去所待行業的經驗直接用于新蛋管理中。周昭武前一任高管顧建興離職后,張法俊曾希望智囊團的一員接棒管理,但對方不想承擔可能出現的中蛋倒閉的責任,因此才交棒到HR招聘來的周昭武手中。
對于一個“業界無專家”,高速變化的行業,缺乏緊迫感與對成功渴望的中樞在其他電商企業中是不可想象的。
一言而決的利益基礎
老人智囊團支持下,董事長張法俊對于中蛋的事務能夠一言決,其基礎在于中美決策機構的區別。在之前,美蛋70%左右的股份由張法俊持有,還有30%左右是風險投資。知道內情的人士透露,由于理念不同,尤其在中蛋事務上的差異,張法俊和其他董事激烈碰撞,直至攤牌,因此有股東撤回股份,張法俊持有的股份上升至95%左右。風投不會完全聽張法俊的話。由于美國的法律保護小股東,因此,張法俊在美國的董事會中并不能為所欲為,至多生氣之后躲掉,不出席會議。
在新蛋中國,決策機構成員都是張法俊的主管或員工,比如美蛋的財務總監掛個名,中蛋的高管再掛個名。新蛋中國的各個公司都是獨資企業,只要股東下一個決議,就可以任免董事,因此決策機構成員對張法俊不會有任何制約。施行新蛋在中國的關聯公司都是離岸公司,美蛋對于新蛋的影響力就是來自輸血。在美蛋的要求下,中蛋的年審由普華永道來做。
中蛋后期,好的規章制度反而變成政治斗爭的工具。人心浮動,更多的人密告,更加刺激老板固執已見,加深了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裂痕……截流哀嘆的新蛋垂垂老矣,一切不只因為智囊中樞里的老人那么簡單。
(天下網商 祁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