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商都不希望在今年的感恩節(jié)(11月27日)見到“不速之客”。在經歷了一年引人注目的網絡安全漏洞后,各個企業(yè)在準備迎接“黑色星期五”之際面臨著新的壓力:保護顧客網上及柜臺資料。(“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在美國指每年感恩節(jié)之后的第一天,這一天通常被認為標志著圣誕采購季節(jié)的正式開始——譯者注)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圣誕旺季到來前使用手機搜索及購買商品,今年的銷售額預計將刷新紀錄。
美國最大的零售業(yè)組織——美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預計,今年11月及12月的銷售額將增長4.1%,至6170億美元,達到三年來最高水平。網上銷售額有望觸及610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手機交易預計占比13%。
然而,銷售額增長的同時,對網絡攻擊的恐懼揮之不去。包括史泰博(Staples)、凱馬特(Kmart)、內曼•馬庫斯(Neiman Marcus)及Michaels在內的零售商,均在過去1年中遭受過嚴重的數據泄露事件。去年感恩節(jié),塔吉特(Target)遭受了一次災難性的攻擊,多達7000萬持卡人的信息被盜取,導致銷售額銳減。
McAfee身份盜取顧問及安全分析師羅伯特•西西里阿諾(Robert Siciliano)稱:“由于2014這一年發(fā)生了多次零售商安全系統漏洞事件,犯罪分子手里已經掌握了數以百萬計的購物者的資料。”
他認為,對“黑色星期五”購物者的財務安全構成的最大網絡風險包括,電子郵件釣魚詐騙、在社交媒體網站上發(fā)布的虛假促銷優(yōu)惠、以及在實體店或銷售點出現的、有針對性的欺詐騙局。
“盡管保護顧客是零售商的責任,但鑒于忙碌的交易高峰期即將到來,購物者也有責任每天核查銀行對賬單,并確保所有的數碼設備都已完全更新。黑客比以往更加聰明,喜歡趁火打劫。”
(FT中文網 作者:馬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