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餐飲O2O已落伍 2.0時代即將來臨
作者認為,當下餐飲O2O尚處于1.0時代,只是餐飲行業與互聯網的淺層次融合,距離高級階段的餐飲O2O還有很大一段距離。高級階段的餐飲O2O,即餐飲O2O的2.0時代,應該是完全使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思維搭建的餐飲收銀點菜系統,并同時包含了CRM、營銷、客服等各種餐飲企業運營所需的功能。這將是餐飲服務與人們消費生活處于更加緊密融合的更高層次。
近兩年移動互聯O2O幾乎成為餐飲業最熱的詞匯。各種O2O產品圍繞餐飲這塊熱土開發,BAT和眾多創業者們也都從不同角度及需求切入。比如大眾點評從最初的評價體系切入到團購,美團和糯米從團購起步,餓了么、到家美食會從外賣切入,還有眾多的各種排隊、收銀產品,都將傳統餐飲服務環節中的各種瓶頸打通,并以互聯網手段和資本將該項服務的市場需求迅速做大。線下實體餐廳也自然成了各家互聯網公司的產品試驗場。傳統餐飲人開始逐步接受著來自移動互聯網浪潮的洗禮,并嘗試性的接入各種互聯網應用。這些互聯網產品的應用對市場客戶的培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過互聯網所帶來的便捷和優惠逐步讓消費者接受了互聯網餐飲的方式。如年輕人習慣了吃飯前去團購網站搜索餐廳尋找優惠,大學生們更愛去外賣網站預定晚飯。
在浩子看來,這一切只是餐飲和互聯網之間相互融合的淺層階段,即餐飲O2O的1.0版。團購的平臺模式雖然可以帶來客流,但平臺有限的線上流量和對品牌形象的傷害讓大部分商家選擇了更加審慎的合作態度。外賣模式雖然有效刺激了餐廳的營業額,但其平臺模式的負面影響和物流短板也顯而易見。其他一些應用產品雖然對運營銷售或多或少有些幫助,但也沒少讓前場工作人員變換各種五花八門的工作方式,有些產品甚至降低了原有的工作效率,為了互聯網而互聯網。這樣的后果不禁讓人開始懷疑O2O對于餐飲行業到底有多大的提升和幫助。
盡管都認可O2O是餐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初嘗甜頭的餐飲人自然也不會輕易放棄移動互聯網的探索嘗試,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O2O路徑?
浩子認為,之所以在1.0時代找不到那個對的產品,其實都是因為彼此沒有了解彼此的核心需求。對餐飲行業來說,餐廳運營的核心是收銀點菜系統。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經歷了從最初的局域網,再到PC互聯,然后才是現在的移動互聯。1.0時代所有互聯網產品的應用基礎都還是圍繞著現有局域網理念的收銀系統展開,在這個系統外圍進行拼湊修補。之所以在1.0時代會產生前文所述的各種問題,其核心就是將基于移動互聯技術和思維開發的各種功能配件搭建在了舊有的局域網收銀系統之上,由于理念和技術的隔代,自然會格格不入,難以契合。特別是在思維方面,大平臺是PC互聯的主流理念,但未必是移動互聯的未來。雖然在技術上與局域網收銀系統可以勉強配合,但在移動互聯的當下,PC時代的模式與局域網時代的系統已經很難適應現在商家對移動互聯的需求。
每個餐廳都有其專屬個性,從服務消費流程,面對的客戶群體,菜品設計甚至內部環境樓層布局等都是千差萬別,根本不可能用一個標準化的產品全部覆蓋,即使同一個連鎖品牌的各個門店情況也難以一致。因此,浩子認為餐飲O2O的2.0時代,應該是完全使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思維搭建的餐飲收銀點菜系統,當然其功能并不僅僅局限于收銀點菜這一個功能,而是包含了CRM、營銷、客服等各種餐飲企業運營所需的綜合系統。
這個核心系統的基本特征應該是個性化、自主化,甚至是自助化的。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餐廳自主運營的系統,基于客戶消費數據建立的一個個性化的分析決策營銷平臺。其不僅將現有的餐廳各個獨立應用系統如點菜收銀、CRM集于一身,更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對客戶進行精準營銷(含互聯網營銷和面對面營銷),內部管理的遠程精準決策。利用網絡數據技術突破現有系統瓶頸,充分延伸符合餐廳運營營銷需求的各種場景,如自助點菜、遠程外賣及打包、視頻點菜、食材半成品網購、動態訂位、微游戲、在線社交等一系列場景。同時餐廳將緊密貼合互聯網特質,一個餐廳的估值依據除了營業額利潤等傳統指標外,其用戶量、客單價、單客消費頻次等數據也將成為評估餐廳的重要指標。
隨著移動互聯在各行各業的發展,餐飲O2O也將融入社區O2O的體系,并成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就是移動互聯時代將是社區概念取代大平臺概念的時代,商家擁有的線下真實客流量成為其價值的體現。利用各種形式的社區異業聯盟進行O2O導流,從而實現價值的變現。
雖然在餐飲O2O的1.0時代有喜有悲,但彼此都確信了O2O必將是餐飲的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成熟,餐飲O2O的2.0時代必將很快來臨。O2O的本質就是線上技術和線下人的緊密結合互動,從而組成的有機系統。當2.0時代來臨時,你是否都已經做好準備?
�。ㄆ吠揪W專欄作者浩子)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