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漢軌道交通的越來越多,與之相關的地鐵物業的商業開發也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焦點。在億房商業地產上期報道的“武漢地鐵商業調查:租金200元起讓部分業態望而卻步”的文章中就指出,目前武漢市地鐵地下商業存在的問題:開發量小,分布業態少,地租金過高等。
據了解,目前武漢市的地鐵商業開發還多停留在地鐵上蓋和和地鐵周邊一帶,多商業體待地鐵開通迎商機。究竟地鐵之上的商業發展現狀如何?地鐵就一定能盤活武漢商業體?本期記者帶您一一進行探訪。
武漢地鐵上蓋購物中心興起 多商業體借地鐵圈人流
據了解,目前隨著武漢市地鐵的快速發展,多種借著地鐵的商業形式逐漸多樣化。
近期,在地鐵2號線沿線的地鐵站點,就出現了“地鐵上蓋購物中心”的宣傳口號,分別是位于常青花園站的匯和城購物中心和循禮門站打造的和記黃埔M+購物中心。
位于常青花園站地鐵上蓋的匯和城購物中心,不用出站廳,就可直接乘坐電梯進入購物中心
其中,匯和城購物中心正位于地鐵2號線和建設中的6號線常青花園站的出入口上體覆蓋物業,占據地鐵2號線常青花園地鐵站2-5層,經營面積2萬余方。屆時,從地鐵出來的人流,不用出站廳,就可以直接做電梯到2樓或其它樓層進入購物中心休閑或娛樂。項目將打造常青片的體驗式商業,預計今年6月份將開業。
位于2號線循禮門站“地鐵上蓋的購物中心”和記黃埔M+購物中心項目實景。
和記黃埔M+購物中心通過地下1、2層與地鐵出入口無縫對接。目前改部門已打圍施工中
而同樣打著“地鐵上蓋購物中心”的口號的項目—和記黃埔M+購物中心,位于1、2號線交匯處的循禮門站。整個商業體量將近12萬方,分為地下2層和地上6層。
與匯和城購物中心的地鐵上蓋稍有不同的是,「M+」購物中心是通過地下負一層及負二層無縫直駁2號線地鐵循禮門站出口來實現人流的引入。
據了解,「M+」購物中心也是和記黃埔地產集團在華中區的首個旗艦式大型購物中心,項目預計于2016年開業。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部分地鐵上蓋物業原本針對倉庫、超市設計,并不適合建成商業體。但緣于投資方對地鐵商業的發展的看好,不惜投入大量資金擴容中庭,修改動線,削減立柱,對建筑格局實施全面改造。
地鐵加速老商圈商業升級 地鐵兩端區域性購物中心崛起
地鐵2號線自北向南串聯起武漢五大商圈——武廣商圈、江漢路商圈、中南路商圈、街道口商圈和光谷商圈,而開通的4號線也進一步拉動了漢陽王家灣、鐘家村商圈、楚河漢街商圈的人流量。
位于中南路的銀泰百貨、中商百貨等均與地鐵2號線中南路站出入路對接
地鐵的通車給這些老商圈的商業帶來怎樣影響?對此,億房網研究中心余淼指出,這些商圈原本就已經非常成熟,借助地鐵利好,諸如武廣、中南等商圈均已進行了擴容或是提檔升級,2號線的開通對這些商圈而言將是錦上添花。“以前由于堵車、停車位難找等問題,一些消費者不愿到武廣、江漢路等商圈,地鐵通了后,人們到這些地方將便利起來。”余淼說。
武廣商圈內與地鐵無縫對接的商業實景
同時,在位于已開通地鐵沿線的兩端,區域性的購物中心崛起成為普遍趨勢。以這2年相繼開業的宜家家居、薈聚購物中心、永旺夢樂城為代表,均選址武漢三環線周邊,但都與臨近的地鐵站點對接,從交通上極大的方便了市民的來往。
位于地鐵金銀潭站旁的永旺夢樂城
位于輕軌一號線竹葉海站附近的宜家家居、薈聚購物中心
武漢地鐵快速規劃 多商業體待地鐵商機“復活”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事實上,這樣的投資效應已經讓武漢的商家、開發商和投資者都看準了地鐵物業的投資前景。地鐵3號線、6號線、7號線等在建地鐵線路經過的區域,各商家或開發商都開始提前布局,或者出資把地鐵出入口引進自家,或者臨地鐵蓋商業、住宅等地鐵型物業。
據了解,除了今年年底即將開通的地鐵3號線;2016年底將開通地鐵6號線;9條地鐵線路同時開建,未來6年內還將新增10條線路……武漢地鐵建設正在吐火如荼的展開,多商業體都開始借地鐵規劃效應興起。
位于地鐵3、6號線香港路站交匯處的中國中華城,目前仍在項目銷售階段
早已開業的人信匯在設計之初就把大部門的地下商業命名為“地鐵潮流匯”,待年底3號線通車的蔡家灣站與地下商業無縫對接。
以今年底即將開通的3號線為例,由三金潭至沌陽大道,將有效帶動沿線商業體的發展。如已經開業的漢陽人信匯、經開萬達廣場,海天歡樂購、香港路站的中國中華城、泛海王家墩CBD區、后湖片的漢口城市廣場等,地鐵的開通商業體將大大受益益,其中部分商業體甚至等待著地鐵的開通迎商業新轉機。
另外,多已成熟的商圈和商業體也待借地鐵開通進行新一輪的升級改造。如江漢路商圈為配合地鐵6號線施工而進行的沿線封閉改造;漢陽的王家灣摩爾城進行為期半年的閉館改造升級,待年底改造完成后與地鐵3號線通車同時亮相。
漢陽王家灣摩爾城進行為期半年的閉館改造升級
地鐵商業能否成功,還得看商業整體規劃、定位
地鐵來了,臨近的商業體是否一定就能做起來?
在前段時間被熱炒的“地鐵旁 街道口未來城成空城”事件中,雖然享有有地鐵2號線街道口站的利好,但由于整體商業定位不當,商業規劃、管理不到位,導致整個商城商戶撤離、逐漸成為空城。同樣,位于鐘家村站的地下商業百誠商街、漢正街地下商城由于定位、管理不當等原因,也出現大量空鋪空置的現象,有地鐵卻無地鐵商業。
街道口未來城內部商戶目前已基本撤離
武漢市一參加過地鐵規劃的專家認為,并不是地鐵建成后,商業就一定能發展起來,還得有個磨合過程。靠地鐵帶來人流量,這只是一個必要的前提。地鐵商業的價值提升,與經營業態和經營方式、商業定位、管理都有關系,另一方面,市場從無到有再到成熟也需要時間。
他表示,武漢地鐵目前串聯交通的目的是達到了,促進商業則暫時只是部分達到預期,很多站點本身缺乏商業氛圍,以后可能通過市場重新定位以及磨合來逐步實現商業價值。
(億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