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百等三大商業集團業績大PK 誰是真正贏家?
武漢三大商業巨頭武商、中百、中商近日相繼發布2016年半年報。數據顯示,面臨商業零售市場的持續低迷,三大集團報告期內營收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中百集團更是以6245萬的凈利虧損成為上半年損失最慘重的百貨零售企業之一。
中百凈利同比大跌201.85% 加速轉型涉足“跨境”
據中百集團8月24日發布的2016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23億元,同比下降6.77%;利潤總額虧損0.54億元,同比下降201.85%;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虧損0.62億元,同比下降387.43%。
其實早在7月份,中百就曾發預告稱上半年公司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將在-6000萬元至-6600 萬元之間,而業績下降主要是受到宏觀經濟形勢持續下行、電商和同業競爭加劇、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不斷攀升等諸多不利影響。
截止報告期末,中百集團表示,公司營業網點達到1051家。期間,倉儲超市關閉34家(含32重慶社區超市),門店總數211家(武漢市內75家、市外88家、重慶市48家);中百超市新增門店37家,關閉20家,門店總數810家(含加盟店45家);百貨店門店總數11家;電器專賣店門店20家。
面對凈利的大幅下挫,中百加快采取措施以求打破窘境,除了聯手日本羅森搶占武漢便利店市場之外,還走上了“跨境”之路。近日,5家中百全球商品直銷中心在武漢同時開業。據了解,直銷中心主打進口食品、水果、冷凍冷藏等商品,并引入會員制模式,這是武漢本地商企首次采用收費會員制。
武漢武商凈利同比上漲18.22% 電商平臺實現雙增長
相較于中百的利潤暴跌,武漢武商營收雖有小幅下降,但凈利潤增長近2成。報告顯示,武商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5.88億元,同比減少4.46%;實現利潤總額6.90億元,同比增長16.82%;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18.22%。
從業態上來看,武商上半年超市業營收由2015年同期的32.6億元下降10.25%至29.32億元,百貨業營收由2015年上半年的53.67億元下降1.52%至52.86億元,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而毛利率則有小幅上漲,與去年同期相比,超市業和百貨業毛利率分別增長2.43%和0.79%。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389天申請,武商非公開發行新股在今年4月成功上市后,籌集資金凈額8.12億元。其中,新增股份登記到賬后,武商集團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持股43053200股,成為排名武商聯、浙江銀泰百貨之后的公司第三大股東。
而作為武漢的三大商業巨頭之一,除了傳統零售外,武商集團還涉足了電子商務。在2016年上半年,集團的下設電商平臺武商網實現了銷售流量雙提升。此外,在互聯網技術應用方面,集團制定了“以機替人”的安防方案,并推進合同的電子化。
中商集團凈利同比大增43.34% 實現扭虧為盈
相較于以上兩家集團,中商可以算得上是上半年的大贏家,雖營收有所下滑,但凈利潤有了大幅增長,扭虧為盈。
8月26日晚間,武漢中商公布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62億元,同比減少8.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84.25萬元,同比增長43.34%。截止報告期末,公司連鎖網點總數為46家,包括9家現代百貨店及購物中心,1家 SHOPPING MALL和36 家超市大賣場。
而2015年中商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4798.53萬元,同比下降283.81%。對此,在年初董事會中,中商獨董謝獲寶表示公司需要向創新服務型企業轉型,努力克服體制和外部環境等客觀因素做到實際意義的創新。此后公司積極應對市場環境和行業發展增速下行的不利局面,深入推進連鎖體制調整,以做強門店,提高單店績效為核心,緊緊圍繞三大主攻方向,奮力擴銷。而從此次的扭虧中可以看出,中商的轉型上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搜鋪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