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到底是什么?創始人侯毅親自解讀
聯商網消息:盒馬鮮生如今做的風生水起,前不久進軍北京市場開出首店(聯商網此前曾報道:盒馬鮮生進軍北京市場 首店選址獨家曝光)。那么,盒馬鮮生這種模式屬于什么類型的零售,屬于新零售嗎?聯商網新零售顧問團為此準備了一場線上沙龍,讓我們來聽聽各位大咖們都怎么說?
侯毅:盒馬鮮生創始人
做了半年的盒馬,一直在看實體店的價值,大致有三點:一是快速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二是實現低成本的流量,三是實現低成本的冷鏈宅配模式基本成立,相信很快在各個地方都能看到。
盒馬是基于實體門店的生鮮電商。我們請了很多線下零售業的專家,在逐步完善系統和流程,客戶第一,消費升級,不管是便利店,還是shopping Mall,都可以用互聯網重構。
大寧店整合了盒馬外賣和盒馬鮮生,在超市內建一個前置中央廚房,效果相當好。
大家有疑問嗎?這是我做了半年對實體零售的看法,新零售全面取代傳統零售,速度會很快,這是三維打二維。
現場提問:
聯商網百人薈成員張陳勇:我問一個,侯總,新開的盒馬店與第一個店最大不同在什么地方?
侯毅:增加了很多體驗的東東,看清了新零售下餐飲的價值。
百聯集團信息部副部長張國宏:全零售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侯毅:1+1遠大于2
指尖快遞殷國輝:侯總,如果通過店面引流的方式,會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用戶培育。但人流大的路段實體店面租金成本居高不下,折算起來用戶拉新成本其實不低。盒馬第一階段重點還是以店內運營為主吧?
侯毅:如果門店銷售很好,該問題不存在。
著名O2O公司快消負責人張智勇:侯總,盒馬的模式是不是對商圈有很高的要求?符合要求的商圈會有很多嗎?或者預計會有更多的商圈能達到盒馬的經營要求嗎?盒馬能快速擴張么?
侯毅: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可以,選址對我們來說不重要,盒馬本身是IP,自帶流量,盒馬的slogan是吃的好、吃的方便、吃的開心;所以消費者很愿意來店里,只要有足夠停車位就好。一旦模式成型,舍命狂奔是互聯網的做事方式。
翁怡諾:弘章資本創始人
弘章資本專注快消連鎖,已經投資家家悅、藍月亮、貝因美等。
我覺得盒馬是新零售,很好的實現了一個閉環。關于盒馬的餐飲部分,我會思考多一些,這部分有餐飲品類的內在邏輯。
哪些品類可以實現標準,外賣化,檔口化,爆款是核心。生鮮損耗降低是剛開始的核心邏輯,后面看效果,但不是最核心的事。因為餐飲消耗的產品也是有限的,兩者匹配并非完美。
餐飲品類選擇需要能夠實現下午的制作半成品,使得經營時間拉長,為其它時間的配送提供產品制作,并且集群了多種市場上的牛品爆款,使得流量匯聚一堂。
業態是長期共存的,核心是密度和供應鏈。盒馬自己開到威海去,能否火也很難說,但我覺得盒馬的思路很有價值。我不是馬云,不愿意去定義啥,但零售的本質沒有變,還是供應鏈效率滿足消費者變化的需求。
關于盒馬鮮生目前是否盈利,我想說的是現在做項目已經進入到超級巨頭階段,用巨資去支持早期的正確方向模式,已經沒有人在早期考慮盈利問題。
每一個項目都有自己的基因,所以我不會讓家家悅去瞎搞創新,把生鮮社區門店開到足夠密度,供應鏈效率足夠高就好。
但我們也愿意和零售連鎖的企業家精神的伙伴一起研究,實踐各種新模式,我們在考慮收購一家小型區域零售商,以此為基礎,加上各位創新者一起來嘗試些新模式新業態。中國太大,做好區域戰爭,當上草頭王,自然在未來的整合中有一席之地。
關于盒馬能走多遠,說實話,今天市場上有幾個是有長期實業情懷的資本?絕大多數看三個店虧損就撤退,上次有人問我,對資本零售如何看?我說有資本還看零售嗎?我數半天,不超過五家,但是阿里把它當戰略,絕無問題,這才燒幾個錢。
王陽:農宅送聯合創始人
我們11年就開始和KA賣場合作APP和020業務,05年加入多點,現在自己創立農宅送,做鄉鎮超市整合。
通過一些實踐,對行業有一些簡單的認識:生鮮:線上線上融合最有機會的行業。
1,商品從門店配送,時效比較好。生鮮電商也在設置前置倉,愛鮮蜂以便利店以送貨點,路徑更短。
2,用戶現場購買,如果滿意度高,體驗好,會促進網上下單,首單購買的轉化率及復購率會高。線上線上結合度好。
3,可以實現按時按需送貨。
4,生鮮是家庭消費,一旦做好,粘性更強 。
5,生鮮標準化售賣是必然。
6,一次解決周期性消費,提高配送效率。
盒馬鮮生完全自營,是很有必要的 。在以前的實踐中,針對會員價、促銷價、買贈等,有些合作商家不是很支持。商家門店的庫存不準確率在15%-20%之間。并且雙方庫存不具備對接條件,因缺貨導致用戶取消訂單的比例相當高。因為盒馬鮮生的資料很少,所以對數據方面無法進行分析。
大家知道,女人對水果的忍受程度在一個小時,男人對香煙的的忍受程度不超過半個小時,這就是剛需 。
我從另外的視角看阿里和盒馬鮮生:盒馬鮮生的用戶相對高端,阿里可以通過支付寶掌握這部分人群的消費數據。再加上收購和控股富基融通及長益,在百貨、超市、線下店支付寶的數據,與消費明細打通,阿里就可以掌握消費者60%日常消費數據,可怕!這部分消費者是相對高端用戶。
今天的零售已經在改變,在客流或流量方面,已經進化到了自帶IP階段,所以我贊同侯總的看法,盒馬鮮生會顛覆賣場,干掉那些不愿意改變的商家,這可以參考三只松鼠開店的運營模式。
云陽子:聯商網新零售顧問團秘書長
1、首先表達幾個觀點:第一、盒馬鮮生是新零售,而且是標桿;第二、盒馬鮮生的模式,會成為潮流;第三,盒馬鮮生很可怕,殺傷力很強。
2、盒馬鮮生為什么是新零售呢?一個原因是O2O,線上和線下融合的好,侯總在新零售干貨群說過一句很精辟的話:盒馬鮮生做體驗,盒馬外賣做銷量和數量。另一個原因是跨界融合:生鮮超市+餐飲,而且餐飲可以做成半成品、成品,可以堂吃,也可以半小時到家,看得出是圍繞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經營模式。
3、盒馬鮮生的數據太好了,別不相信。大家可以先看幾個公開數據,6月份張陳勇向侯總討教過,當時是每天線上4000單,客單價70元;另外一個內部人士透露,盒馬鮮生首家門店一天是大幾十萬的銷售額,線上線下目前超過1萬單了。大家想想看,一個面積只有4500平方的生鮮超市,可以做2~3個億的銷量,是不是很給力。
4、盒馬鮮生的模式,為什么會成為潮流?其實很簡單,盒馬模式,效率高,銷量好,購物中心是很歡迎的。我和商業地產的朋友說過,他們很想引進廣州,而且可以在天河商圈。從運營模式看:
第一、商品給力,我們聯商網新零售顧問團的上佳老師參觀了盒馬,寫了一篇文章,說原以為是技術流,沒想到盒馬是商品流。
第二、服務體驗又好,生鮮可加工半成品與成品,還可以堂吃,就餐環境也不錯。半個小時可送貨到家,熱騰騰的食品。據說價格也不貴,如果開在廣州,我自己都會經常光顧,盒馬模式肯定會成為業界的高仿對象。
5、盒馬鮮生的模式,很復雜,難仿制。如果真的要仿制,那就要多關注盒馬后臺的運營。熱氣騰騰的30分鐘到家,這是復合管理的結果,需要工業自動化技術,軟件技術,物流技術,以及線上線下的作業流程等,如果再加團隊管理層面,一般商超目前沒這個水平。所以,我倒是覺得,盒馬將來可以輸出運營模式,聯合本地投資者,用類直營的方式開快速擴張市場,我現在想想,感覺盒馬真有點可怕,可能形成一個超級入口。
6、盒馬鮮生模式,會導致一場新的大戰。昨天百聯集團的張國宏先生寫了一篇文章,講到:“這家企業(盒馬鮮生)所獲得的線下流量的數量、質量資源將是巨大的核武器,會為后續支付、金融以及業態聯盟的建設,提供獨一無二的基礎。
因此從競爭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線下巨頭,還是線上巨頭,在看清楚這個模式的威力之后,都會身不由已地投身于其中,去打一場新的世界大戰�!蔽液芡鈴埧偟挠^點,肯定會來一場新的超市大戰。而且很快,現在就很多人在學,明年京東也可能參戰,我相信劉強東已經在備戰了。
7、盒馬鮮生很可怕,殺傷力很強。阿里的構想,可能是天貓超市+盒馬鮮生,干掉傳統大賣場業態,在一二線城市肯定沒問題。盒馬鮮生+盒馬外賣,想想侯毅為何要如此組合,辦公場景(快餐)和家庭場景(日常生鮮)的高頻消費,這是明顯要搞的購物超級入口啊!而且還是線上與線下的,真是太可怕了。
阿里肯定會很重視盒馬鮮生,盒馬鮮生模式對綜合超市,社區超市都是有很大的影響。5公里內30分鐘送達,會搶掉多少生意,如果商品給力的話,連菜市場都有很大影響。說真的,我很看好盒馬模式。阿里生態化思維,習慣平臺化運營,盒馬模式應該也不例外,我覺的可能有合作機會。
其他觀點
指尖快遞殷國輝:盒馬模式是成立的,也合乎目前的趨勢,最后還是看規模運營的能力。
中信商業研究周羽:盒馬的核心競爭力是基因。至于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是毋庸置疑,前有英國Ocado前置倉的生鮮電商上市后穩定盈利,后有現在國內每日優鮮的前置冷源倉的奏效模式;同時,中央廚房迎合中產解放廚房也是大勢所趨。所以盒馬兩者做在一起模式沒問題。
需要觀察的是:1. 產品端的穩定性。畢竟優點在于技術和工業化,產品端要迎合大眾市場必須兼顧SKU、大眾中位數客單價以及合理的毛利率。價格還不能太貴。這對供應鏈提出很高要求。2. 當前供應鏈效率更高的同行的變化,模式路子一樣,團隊可遇不可求,有資本有團隊并不是盒馬的專利,需要迅速抓住窗口做大做強。
某著名O2O公司快消負責人張智勇:如果從更長遠時間看,我覺得盒馬的策略是:1、前期打造IP概念,從更大的服務半徑內篩選和吸引需要自己的服務的中高端消費者。2、隨著消費者的變化,在更小的服務半徑內即可篩出足夠的消費者,那就把店開的更多一些更近一些。感覺消費者的變化從短期看很慢,從長期看很快。
IP這個事情,可以讓盒馬從容不迫的來推進。一個路徑高度依賴商圈,成熟一個商圈鋪一個商圈;另一個路徑是IP,先做大覆蓋,再增加密度。
我目前感覺后面這個路徑確實更靠譜一些。但需要額外的打造IP的能力。
但是如果盒馬確實是未來,是新零售,會橫掃現在的超市。那么為什么傳統超市視而不見呢?看不到?看不起?學不會?跟不上?
快消品精益營銷管理陸興元:我了解到,成功可以復制,但想復制其實很難很難,得有以下幾個條件:
1、背靠資本(阿里、美團、百度投資人),沒實力沒錢你玩不起。
2、品類定位一定得精準,一定基于選址、用戶人群、競爭對收手做好定位。
3、供應鏈整合(創始人有行業背景,比如三只松鼠章燎原、名創優品葉國富、盒馬鮮生侯總都有資深的行業從業背景)。
4、一定要會做成IP,大眾創業的時代,滿大街都是項目,你不出名沒人關注你。
5、關鍵是用戶數據的抓取和挖掘,只會賣貨沒前途,基于數據你得比對手更懂用戶。
6、一定是要做一家成一家,先別急著做大,而是更關注質量和口碑很重要,才會有人慕名而來。
7、為了連鎖店又快又好,得借助信息化和借助互聯網工具,但這套系統軟件市場上很少,不知道阿里云、IBM能解決嘛?
鮑躍忠:業神零售創新顧問 聯商網新零售顧問團咨詢師
對盒馬模式的幾點粗淺看法:
1、到家模式會發展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商業模式。但是到家模式是滿足了需要到家模式的消費者。未來一段時間的商業模式應該是到店與到家并存。各有各的需求,各有各的優勢、劣勢。
2、放到大的生鮮市場來分析,盒馬的以其快速到家的優勢,滿足了一部分“懶人的”需求,有一定的市場。但是鑒于生鮮品的特殊性,盒馬會占有一定的比率,不會成為主力。就如這么多年賣場、超市在生鮮品上以集客品為定位,賠本賺吆喝,所占比例也就是30%左右,沒有形成較大的市場占比。
3、生鮮品是特殊的商品,缺乏嚴格的標準化。有其操作的特殊性。例如,今天我想買芹菜,受影響的因素會是有:鮮度;品種:西芹、本地芹菜、實心的、空心的、不同產地的口味、不同種植方法的口味這些超市是難于提供的,菜市場是可以的;和老板的熟悉程度;買菜在有些人看來是一個休閑,正如有些人喜歡到家一樣。
4、盒馬模式持續發展的關鍵:持續不斷的豐富商品;始終保持商品如一的鮮度;更短的到家時間;低價;食品安全。
(來源:聯商網新零售顧問團 主持人:聯商網百人薈成員張陳勇 整理:聯商網木魚)
想參與討論請關注聯商網官方微信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