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鷹南京江寧店開業兩年 不斷調整業態配比
聯商網消息:5月20日,金鷹南京江寧店將迎來開業兩周年。過去的一年,這家門店實現年銷售額近7億元,對于很多新開業商場來講,這個成績還算不錯。
一方面,通過兩年的實踐與小規模頻繁試驗,經營者已度過磨合期并逐步趨于穩定;另一方面,兩年的時間內,消費者的需求在快速變化,因此,對于眾多新興門店來說,開業兩年需要進行規模性和結構性調整,以適應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
此前,《聯商網》巡店金鷹南京江寧店并做了開業報道,兩年過去了,商圈發生了哪些變化?客群發生了哪些變化?經營者又做出了哪些相應的調整?《聯商網》就上述問題采訪了江寧金鷹總經理沈進。
1、聯商網:金鷹南京江寧店建筑面積達14萬方,體量這么大,為什么一開始不做成純購物中心?
沈進:兩年前做這個店的時候,我們的定位是“全生活中心”。從業態上來講,是百貨店與購物中心的結合。
應該說購物中心中的餐飲娛樂占比偏高會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租金收益問題。短期收益看似達到,但長期來講,這對平臺方的盈利會有一定影響;其次,是客流轉化率問題。通常情況下,飯點到了,客流會很集中,但其他時間客流較少,而且餐飲娛樂的客流也沒有實現和零售類業態的互相轉化;再次,購物中心管理屬于松散型,關注點在于客流的經營,但對商家、商品和服務的管控和維護相對不足,因此用百貨的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思路來經營彌補了上述不足。
應該說,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是多元的,不斷變化的。如果一家門店的零售類業態占比較高也是有問題的,顧客的其他需求得不到滿足。長此以往,顧客體驗感、感受度、滿足感也會下降。
所以,我們認為,經營一家門店,主營業態和輔營業態要有一定的匹配度,有助于客流的轉化,同時要有合理的配比。
2、聯商網:所以,你認為金鷹南京江寧店的合理配比是怎樣的?
沈進:我們一直在探索適合我們消費者的業態配比。
目前,我們這家店的情況是,零售類60%、輔營業態40%(其中包括餐飲18%、兒童與娛樂14%、超市8%)。調整結束之后,我們的理想配比是,零售類50%、輔營業態50%。
當然,這個比例是否最合理還需要驗證,我們也會在后續動態追蹤并跟進調整。
3、聯商網:為了達到這樣的配比,我們在品牌方面做了哪些調整?
沈進:首先,我們新增了體驗型品牌店鋪,例如射箭館、擊劍館、跆拳道館、24小時健身中心等運動類項目,滿足時尚和新家庭群體;增加孕嬰攝影、料理教室、美容SPA等,滿足城市新中產階層;此外,還引進了家裝家飾、軟裝設計、高端家電、數碼體驗品牌等,滿足生活品質的家庭需求。
上述調整都是我們在與顧客一對一訪談過程中,捕捉到的需求。
去年開始,百家湖周邊包括萬科、朗詩、龍湖都有新增樓盤,其中精裝修樓盤居多。這些社區的住戶裝修需求不太多,但是有裝飾需求,特別是軟裝需求的大幅上升。
很多顧客也提到,專門的家居家飾市場不僅遠、環境差、商業配套差,最根本的是購物效率非常低。他們提出,希望能在我們的門店就近解決這些問題。
于是,我們嘗試和多樂士、橙子供暖、芝華士等商戶合作,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同時,隨著消費升級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家庭消費有關的一些高端家電、電子類商品也受到消費者歡迎。為此,我們引進了方太、博世,A.O 史密斯等,目前來看銷售都不錯。
與此同時,我們還把書店也搬進了江寧店。這個書店是我們和南京公益書店“二樓南書房”合作的,借此打造免費借閱空間。書店中的書籍都是精挑細選的。目前看,社會反響和實際效果都不錯,書店里的各種活動也已常態化——公益拍賣、花藝課堂、親子閱讀、茶藝表演等經常開展。
4、聯商網:與開業之初相比,女裝這個大品類的品牌好像發生了很多變化,這是為什么呢?
沈進:江寧店偏女性的樓層有兩個,一個位于負一樓,當時是想把它打造成少淑女裝主打的樓層。現在又增加了一些輔營業態,如24小時健身中心、孕嬰生活館、SPA館、家居生活館之類的。
另一個是位于二樓的中大淑女裝,與兒童樓層結合,這個樓層的調整力度會加大,我們有計劃的加強并擴大了設計師品牌、中淑女品牌,傳統大淑女品牌適當做了減少。調整之后,整個品類的上升趨勢較好。
同時,我們也發現,女裝類品牌與兒童品牌區域的互動性不夠,接下來我們可能要多增加一些休閑空間,將兩者關聯起來。另外,業態本身也要做一定的銜接。
5、聯商網:一樓三只松鼠正在圍擋,這是刻意在引進一些網紅品牌么?
沈進:從去年開始,很多線上品牌開始落地。一方面是線上品牌在經營上遇到了瓶頸,其次,獲客成本也在逐年增加。
我們目前合作中的網紅品牌有三只松鼠、全棉時代、迷上眨眼、茵曼等。其中,全棉時代、迷上眨眼、茵曼已開柜,有著不俗的業績表現。三只松鼠、原麥山丘南京首家旗艦店將在今年6月份開業。未來,我們還將引進長草顏團子、薏凡特、妖精的口袋等網紅品牌。
與這些網紅品牌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他們本身就是一個IP,自帶強吸客能力。如果把這些品牌都匯集在同一個場內,可以想象,這對吸納新客流會是一個很好的舉措。
6、聯商網:這些品牌具有吸客能力毋容置疑,但是與江寧店的調性相符嗎?和江寧店的核心客群匹配嗎?
沈進:這其中存在一個客流轉化的問題。也是一個先有雞,再有蛋,還是先有蛋,再有雞的問題。
之前我也提到了,網紅品牌落地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線上的獲客成本太高了”,他們急需要把線下客流導入到線上,同時把線上客流引導到線下體驗,增加顧客感受度、體驗度、認同感,我們的客流恰恰可以滿足他們的轉化需求 。當然,我們也可以借助這些品牌獲取一些更年輕的消費者,并把他們轉化成有效客流。
7、聯商網:這樣做最終要達成什么目的呢?
沈進:我們在有意識的拓寬客層。
之前,江寧店的核心客群是25-45歲的人群。做了這么多的調整之后,我們把這個店的主力客群會優化鎖定在20-40歲的消費群體,然后兼顧中年社區住戶、商務人士、白領和旅游人群,同時關注老年富裕客群。
江寧店是一個區域型的全生活中心,我們發現,除了純目的性的消費,一般家庭式的消費也不容忽視。顧客還是希望有一個能滿足吃喝玩樂所有需要的商業空間,希望有一個適合所有家庭成員消費的商業空間。
8、聯商網:百家湖商圈的住戶可以支撐這個店么?還是說需要地鐵和景區來輸送客流?
沈進:如果僅靠地鐵、景區、活動拉動來獲取客流,那這個商場的生存就困難了。
江寧區有200多萬人口,百家湖商圈3公里范圍內可以覆蓋50萬左右的人口,5公里范圍近一百個社區。實際上這個商圈已經開發十年以上了,周邊的住宅小區相對成熟。
如果我們可以吸引駕車40分鐘到達這里的一部分人群的話,就是不錯的增量。
有基礎也有增量,商圈才可以越來越繁榮。
這幾年我們發現,隨著新樓盤的陸續推出,吸引了一大批新興居民的入住,其中以二次置業的改善型住房為主,家庭消費需求旺盛。
9、聯商網:在大調整的背景下,2周年店慶活動有哪些不一樣么?
沈進:此次活動我們會運用“大企劃”概念,除了傳統的PR 外,我們會運用新傳播手法,并真正帶動場內的品牌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進行聯動。
過去我們很多商場的活動做得很熱鬧,但是熱鬧歸熱鬧,卻沒有轉化率。
今后,我們營銷活動的基本點是:沒有客流的時候,想辦法拉客流。有客流的時候,想辦法提高客流的轉化率。
5月20日,江寧金鷹2周年店慶活動陸續拉開帷幕,大部分品牌都會有深度參與。
店慶期間,我們和十二棟文化合作,會舉辦一個長草君的大型IP展,同時結合長草君周邊商品的售賣,展銷結合。同時,我們也在考慮后期與十二棟文化進行后續合作,看是否可以在江寧金鷹開出店鋪。
在5月20日當天,我們還會進行“天臺遇見愛”的第二季活動。這是一個相親活動,去年第一季活動吸引了3000多人參與,也促成了好幾對新人。半島攝影的拍游活動將給我們帶來新的拍攝體驗。
緊接著的“5·21”,就是我們的婚紗的秀場了。參加走秀的這些婚慶相關品牌也都是在場內開始有店鋪的品牌,展覽和商品做了有效聯動。
今年,江寧金鷹的年銷售目標是9億,增量從何而來,是沈進和他的團隊需要思考的。
(來源:聯商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