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商管王銳:如何搭建“顧客、商品、場景”的數字化平臺
聯商網消息:6月21日,以“新時代 新變革 新價值——推進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零售商大會暨展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會上,萬達商管集團首席總裁助理兼招商中心總經理王銳作了題為“重構消費鏈接”的演講。他表示,萬達商管集團每一次優化的腳步,實際上都是扎根于對消費者、商品、場景三者之間的思考和堅持。
以下為王銳演講摘要(有刪減):
回顧近幾年中國商業飛躍式的發展。可以看到從實體商業和電商的競爭,到O2O、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融合,從回歸商業的本質到新物種和新零售概念的熱議,其中無論是經營理論的專營還是經營模式的變更,都體現出整個商業行業競爭在加劇,以及各方在尋找競爭突破口的焦慮。
萬達商管集團從2003年開始進入到實體商業的運營和資產管理領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建立起了遍布中國實體消費的場景平臺。在中國商業從起步到成長,從重構發展到飛躍,萬達在不斷求新和求變。
從最初期我們強調餐飲的占比,到增強體驗業態的占比,再到打造主題街區以及構建智慧的廣場等等,每一次優化的腳步,實際上都是扎根于我們對消費者、商品、場景三者之間的思考和堅持。
我們不僅僅是歸結于做一個生活方式的服務商,我們更要做基于顧客、商品和場景,以及如何將三者鏈接得更加緊密牢固和更有價值的構建者。
真正能夠決定未來的是我們對未來的一個認知,我們下面有這么一組數據,可以看看當前中國顧客、商品、場景對未來發展的認知。
從2017年中國宏觀經濟趨勢來看,總體表現是穩中向好而且好無預期,同時消費的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的主動力,2017年全國GDP增長6.9%,是2011年經濟增速首次的回升。而在人口和居民收入平穩增長的多因素的帶動下,社會商品的零售總額達到33.6萬億,不僅穩居世界第二,而且同比增長了10.2%,持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總量的擴大和增速穩定,依托的是消費的結構的持續升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體育娛樂類的商品比上一年增長了15.6%,增長是最高的。化妝品類的商品比上一年增長了13.5%,比上一年增加了5.2個百分點,增速是最快的。全國電影總票房約為559億元,比上一年增長超過了13%。未來消費轉型升級的態勢必將再延續,我國消費品市場將保持平穩和較快的增長速度。
消費升級的背后,它是消費能力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本質是消費者的變化。現在有很多的機構在對我們的消費者進行研究和畫像,有的用出生的年代。比如80后、90后、00后;有的通過購買的行為,劃分為零售、美食化、新時代的影視或者獨立的樂活主義等等;按照生活的方式,少年養生派、懶系生活派、佛系生活等等。通過有關中國數字化發展的數據,發現在數字時代大背景下,智能設備的發展以及中國消費者對智能設備的偏好,對我們消費商業發展來說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當今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數字化大國,是世界消費領域數字化技術主要投資國和領先的應用國。根據第41次中國互連網絡發展狀況統計的報告顯示,有3組數據彰顯了中國數字化的潛能。
截止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7億,互聯網普及率躍升到2017年55.8%,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7.5億,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從2007年的24%攀升到2017年97.5%,中國零售電商交易額從十幾年前不到全球總額的1%躍升至占總比超過40%,已經超過了法、德、日、英、美五國的總合。我國的網絡購物的用戶規模達到5.3億,手機網絡購物達到5億,使用比例增至67.2%。中國個人相關的移動支付的交易達到790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的11倍,所以我國使用網上支付用戶規模達到5.3億,使用高高達68.8%,其中手機用戶增長最迅速,達到了5.27億,使用比率達到70%。
消費和零售成為中國最早實現數字化的一個領域。這背后的推動力是中國消費者數字化體驗的事情,以及特別來自于移動網絡的吸引力。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統計,移動購物占網絡購物規模當中超過70%,網民在線下消費使用手機網上支付比例更是提升65.5%,同時約有45%的國內零售商開發了線上銷售渠道。而在2014年,僅僅只有25%。所以這進一步促成了用戶使用互聯網消費的一個習慣。
消費力在升級的同時,消費者在變化,商業布局也在加速下沉。從購物中心開發數量來看,根據行業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開始至今,國內新開業的購物中心始終保持高速的增長。2016年全國開業3萬平米以上有523個,商業總體量4945萬平方米,其中8萬平米以上的項目就276個,而2017年全國開業3萬平米以上的商業項目更是達到504個,商業總量超過4600萬平方米,其中8萬平方米大型項目有323個。
2018年計劃在全國開業的商業項目達到920個,商業總體量高達8300多平方米,可見競爭在持續加劇。競爭加劇的同時,商業的布局其實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無論是商業的數量還是商業的體量,三四線城市的占比過半已經成為了事實。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消費的主要客群。雖然目前三四線消費的總量占比偏低,低于一二線城市,但是增長性非常的突出。根據有關機構的統計,達到57.7%,對比一線城市超出了17個百分點。
實體商業現在面臨的是什么呢?高達85%的中國消費者已經成為了全渠道的消費者。以手機為智能設備,成為萬物互聯的基礎,為消費者的衣食住行構筑了各種個性化、智能化的應用場景。
其次三四線城市已成為商業生產的新生力量,商業布局下沉密集和競爭都會愈演愈烈,各年齡段消費者變得更加精明,科技越是發展和進步,消費者的期望也是在不斷的變化。線下零售店作為主要銷售渠道的功能正在退化為商品體驗的場所。實體商業迫切需要沖溝更緊密更牢固的商業鏈接,滿足多元化和個性化新時代的消費需求。
從2003年1月16日萬達的第一個購物中心在長春誕生,萬達通過11年的耕耘和發展,在2014年的10月31日,我們在昆明的CBD萬達廣場開業,走進了百店時代。
我們從第一座萬達廣場到第100座花了整整11年的時間,但是我們從101-200家只用了973天,也就是31個月的時間,2014年-2017年 ,到2018年6月30日,我們的商業項目會達到249個。也就意味著從201-300指日可待。
2017年我們萬達廣場的實體平臺累計吸引客流超過了31億人次,為我們的品牌店導入的客流74億人次,消費者累計在萬達廣場消費和游逛的時間超過46億小時。淘寶活躍用戶是129億小時,京東是18億小時,在萬達廣場消費者累計時長是46億,大家可以對比一下數據。
預計今年我們的客流將會突破40億人次。2017年在萬達廣場這個實體平臺上,累計實現的消費總額超過1700億元,占全國社會零售總額0.5%左右。我們預計到2020年,萬達廣場所產生的銷售額度將會占到全國零售總額的1%。
在規模和價值的背后,萬達商管集團致力于在顧客和商品、場景之間搭建數字化的平臺,實現相互的觸達和鏈接。
從項目規劃和建設的開始,我們就為后期的營運鋪墊了,對用戶的數字和信息收集的基礎功能,不斷采用新的技術優化。我們的客流技術、云POS、WIFI、停車場智能化、貨運系統等等,都已經成為數字化萬達廣場的標配。
截止到目前,萬達廣場部署的視頻客流監控點位超過8.6萬個,不斷覆蓋萬達廣場通道、樓層等,也覆蓋所有進駐的店鋪,從而構建起完整的線下分析體系。
每年積累原始數據超過45億條,借助客流系統,不但清楚自身的流量同比、環比的變化,而且還可以精確掌握廣場內游逛客流分時特征以及冷熱區域的情況和店鋪客流的變化趨勢,為我們的經營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
我們新一代的智能云POS機部署超過2.6萬臺,除了每年的新開業廣場,我們還會持續對原有傳統的POS機進行升級和改造。智能云POS機基于安卓系統,功能擴展方便,可以快速部署,而且支持聚合的支付功能,方便品牌商家進行門店的銷售管理。
同時由于采用了云構架交易數據進行當天實時匯總,所以過去一年我們通過云POS成交的交易筆數已經達到了4000萬筆。萬達廣場從2013年開始部署WIFI和Beacom,到去年年底我們累計部署的終端設備近19萬枚。
一方面我們以方便和快捷進行互聯網的連接,另一方面得以掌握消費者的屬性、到店的頻次、重復到店的間隔、停留時長等等資訊。海量的數據為用戶的畫像提供了條件。
智能停車場,無感停車是近年來隨著移動支付日益完善逐步成為購物中心主流的場景化應用,萬達廣場的停車支付,用戶綁定車牌并開通小額的免提以外,可以自動識別自動扣款,極大提升了體驗感。
慧云系統是我們萬達廣場的獨門的功夫,由萬達集團自主研發,并且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慧云系統,已經成為了我們萬達商業實行綠色、安全、智能運營的重要工具,每一個萬達廣場通過超過9000個各種類型的傳感器、監控和控制設備,實現了最優化的運營管理模式。
信息設施的建設和軟件平臺的研發,使萬達廣場獲得大量的數據信息。每年累計與消費者相關的數據超過800億條,使我們更加清晰和準確捕捉到顧客的畫像,也幫助我們的品牌的拓展和商場場景覆蓋的特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的研究。
通過這么多年的書記的搜集和分析,逐漸形成對不同城市級別的消費者的畫像。比如一二線城市,消費者主要體現為品質、品牌、個性、健康、智能和服務,白領是一二線城市消費的主力軍,他們的主要標簽是什么?愛購物、愛旅行、愛品質、喜歡寵物、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
在一二線城市還有一個弄潮兒,它的標簽是什么呢?走在時尚的前沿,喜歡代購、網劇、明星同款、健身、馬拉松、網紅、餐飲等等這樣新潮的消費類別。
還有什么呢?就是G時代、二次元,這一類的消費客群是GIY、手游、文創等等,還有一類是高級吃貨,喜歡極致的時尚,包括喜歡去大眾點評這種鉆石級的餐廳就餐,喜歡購買限量款。
三四線城市這一類的消費群體來說,他們有一個共性的特征喜歡性價比,優質的性價比,消費比較傳統,講究便利、休閑、享樂和親子。三四線的消費者他們的消費群體更加年輕,他們有很充沛的時間喜歡游戲、電影等等娛樂活動。這一類的消費者我們也有一些畫像,比如說新父母人群,他們的標簽是什么呢?周邊游、兒童娛樂、兒童教育。便利實惠派,他們更喜歡國產的手機,包括喜歡拼多多,包括口碑和網絡推薦的一些商品。還有一類是休閑生活家,他們喜歡什么呢?去KTV、聚餐、QQ游戲、綜藝節目等等這樣的人群。
萬達不僅在我們這種信息設備上有大量的投入,而且在我們這個平臺上,通過這么多年的耕耘,我們也累計了大量的合作伙伴、商戶。
截止到目前為止,萬達合作的品牌伙伴已經超過了16000個,開設門店的數量突破了4萬家。這16000個商戶覆蓋從零售、餐飲、娛樂、服務等等46個業主、179個品類。其中有千余個品牌在萬達廣場開店的數量超過了10家,有百余個品牌在萬達廣場開店的數量超過了50家。
在我們主要的合作伙伴當中Zara他旗下的復牌開店超過138家,蘇寧在萬達開店達到125家,優衣褲達到118家,孩子王超過了100家。
在零售品牌當中,我們看到林智集團旗下品牌在萬達廣場達到759家,即將突破800家。太平鳥旗下的品牌488家,即將突破500。GSJ達到399家,歐時力旗下品牌276家,屈臣氏233家,星巴克174家,海瀾之家155家。萬達廣場成為國際快市場品牌、國際主流品牌最大的合作方。
這些線下場景的規模優勢和稀缺性的資源是難以復制和再現的。從2016年開始,萬達集團通過多種形式,堅持每年開業50個以上的商業項目,目前我們已經覆蓋全國178個城市,截止到2018年底,我們在一線城市擁有萬達廣場22座,二線城市96座,三四線城市169座。覆蓋中國人口已經達到9億人,這種資源真的是不可復制和再現的。
從對顧客、商品和場景三者商業發展本質的思考,到運營信息化手段搭建,顧客、商品和場景三者數字化的鏈接,萬達商管集團最終的訴求是要服務于顧客、服務于我們的合作伙伴,以及服務于眾多的投資方。
我們通過對商業平臺不斷整合,不斷觸達我們的顧客,同畫像中汲取消費需求和消費偏好,滿足個性、智能的需求。通過商業平臺不斷優化,幫助我們合作伙伴賦能,助力他們提升品質、提升效益,最終實現經營的價值。我們通過對商業平臺不斷擴張,為投資商和顧客之間獲得最優的投資回報,實現物業的增長和增值。
線上線下結合的一體化,全渠道消費體驗將繼續發展,而且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將會成為萬達廣場經營和戰略的核心。
(來源:聯商網重慶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