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畔大學進修過的那些零售生,如今怎么樣了?
圖片/湖畔大學
聯商網消息:“湖畔不是教大家怎么成功,而是告訴你別人怎么失敗的”。擔任校長的馬云曾這樣定義湖畔大學。
雖然馬云早已陸續從阿里旗下多家公司卸任職務,但馬云仍擔任著浙江湖畔大學創業研究中心的法定代表人,這家登記在浙江省民政廳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便是工商界“黃埔軍校”湖畔大學的實體。
據湖畔大學官網介紹,湖畔大學是由柳傳志、馬云、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九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共同發起創辦。2015年3月27日,舉行了“湖畔大學第一屆開學典禮”,馬云出任湖畔校長,曾鳴教授出任湖畔教育長。
從2015年首屆開班以來,截至目前,湖畔大學共錄取了257位企業學員。其中,第一屆36人,第二屆39人,第三屆44人,第四屆48人,第五屆41,第六屆49人。
湖畔大學的錄取過程以嚴苛著稱。
據了解,湖畔大學有幾項入選門檻,首先招生對象只能是企業決策者(創始人或CEO),其次創業時間需滿足三年以上、企業年收入3000萬以上、企業納稅3年以上、公司規模超過30人、3位推薦人中至少1位是湖畔大學的指定推薦人(湖畔大學校董、保薦人及歷屆學員),滿足這幾項指標,才具有入學湖畔大學的資格。
以今年的湖畔大學第六屆招生為例,有1500多名企業家報名,進入最終面試的企業家有145位,是面試人數最多的一年。他們平均年齡38.8歲,平均創業兩次,平均創業年限長達10年。而能夠被錄取的只有49位,錄取率不足3%。世界競爭最激烈的斯坦福大學錄取率為4.4%,湖畔大學教務長曾鳴曾稱湖畔大學是“世界第一”。
據了解,湖畔大學學員在結束三年集中學習后,仍可返校參加復盤、論壇、選修課。凡滿三年且順利通過答辯的學員頒“立杏書”,將在新校園內擁有一棵屬于自己的銀杏樹。
從互聯網精英到社會各領域
湖畔大學創辦于2015年3月,當年3月27日便開始招收首屆學員。據統計,湖畔大學首屆招生主要面向的是互聯網創業精英,在錄取的36人中,以80、70后居多,其中既有行業名人王利芬,也有明星型富二代汪小菲。學員企業成立時間從1997年到2013年不等,主要偏向金融、企服、軟件服務等領域。
2016年,湖畔大學啟動第二屆招生,方向除了互聯網行業外,還涉及餐飲、家居等傳統行業,互聯網學員比例大幅降低,學員“咖位”進一步提升,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中通快遞創始人賴梅松、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胡郁以及霍英東之孫霍啟文等都成為了二屆學員。據悉,在第二屆39位學員中,有8家上市公司,12家年營收5億以上的企業。
湖畔大學第三屆學員共44人,招生范圍進一步擴大,快手創始人宿華、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等成為本屆學員。本屆學員企業涉及保險金融、投資、食品、通訊、教育、互聯網、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近12個社會重要領域。在這一屆開學典禮上,馬云提出了“湖畔四為”(為市場立心、為商人立命、為改革開放繼絕學,為新經濟開太平),稱湖畔大學的使命就是培養更多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懷的中國企業家群體。
2018年,湖畔大學第四屆學員包含尋找中國創客評選出的年度中國創客Blued CEO耿樂、量化派CEO周灝,滴滴總裁柳青、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等成為本屆學員。據統計,第四屆學員平均年齡為37.3歲,40歲以下創業者的比例占到學員總數的80%。這些新學員平均創業年限達到8年,年均納稅額達1.97億元。
2019年,湖畔大學共錄取了41名創業者。本屆入學的湖畔創業者,不僅集中在大眾消費、醫療、教育、人工智能和文娛等領域,也更凸顯年輕化優勢,學員平均年齡37.6歲,85后創業者達到15人,占比36.5%。
新學員共覆蓋14個行業,除了消費、醫療、教育、人工智能和文娛之外,3D傳感技術、激光傳感技術與人工智能芯片是本屆湖畔大學新增的三個技術方向。消費領域集中了云海肴、香飄飄、鮮豐水果、年糕媽媽、水星家紡、Keep等一批知名大眾消費品牌,此外還包括致力于“服務菜販”的“農二代”余玲兵以及教授創業者蘇峻。
今年5月25日,湖畔大學公布六屆學員名單,共有49名創業者入選。這些學員不僅集中在文娛、醫療、教育、電商等領域,也凸顯年輕化優勢,90后創業者有5人,女性創業者有12位。
據了解,六屆學員企業年平均納稅額1.2億元。大消費、企服行業占到全班的50%,消費升級與To B市場正成為創業主戰場。在消費領域,今年集中了完美日記、美菜網、蜜芽、文和友、興盛優選、永輝超市、新榮記、宸帆電子等一批知名大眾消費企業。雪梨、張軒松、劉楠等成為這一期學員。
倒閉、停擺與上市
雖然經過嚴苛篩選,過關斬將,但湖畔大學學員所經營的企業也并不都是所向披靡。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在257位錄取的學員中,有58位來自消費零售領域,他們所經營的企業或倒閉,或停擺,或蓬勃發展。
在首屆學員中,小麥公社從高校快遞切入后,迅速跳轉了無人零售賽道,升級為小麥鋪智能便利店。而在出行市場與競爭對手進行多年鏖戰后,快的打車被滴滴合并,微微拼車倒閉。如今,易到用車在經歷資金鏈危機和內部動蕩后陷入停擺狀態,而由于酒樓業務萎靡,無法適應消費場景變化,轉型大眾市場失敗,俏江南最終難逃倒閉命運。2018年以“國內IPO電商第一股”身份上市的御家匯在經歷上市高光后,也出現了盈利能力下降的困擾,市場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如何突圍,也成為橫亙在公司發展路上的一道難題。
在第二屆學員中,曾經的生鮮電商寵兒易果生鮮從去年開始頻頻陷入停服、疑似解散、被阿里“拋棄”等傳聞之中。缺乏融資“輸血”后,易果生鮮經營之困仍然待解。在美股上市7年后,中國著名的同城信息第一巨頭59同城,正準備私有化退市。
在第三屆學員中,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尤其引人注目。在入學一年后,阿里巴巴以95億美元(約665億人民幣)收購餓了么,張旭豪套現離場。據了解,這也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收購。不過餓了么的日子也不好過,今年3月18日,數據平臺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網絡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外賣市場中,美團外賣市場份額達到64.1%,餓了么和餓了么星選市場份額占比為25%和8.7%,餓了么市場份額承壓較大。
在四至五屆學員中,2016年才入場的哈羅單車最終與永安行進行合并;點我達被菜鳥網絡全資收購;優信集團和奧普家居先后完成上市;鮮豐水果啟動A股上市進程,與百果園展開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之爭。
《聯商網》經過觀察發現,雖然在學員的入選標準上,有創業時間需滿足三年以上、企業年收入3000萬以上、企業納稅3年以上等限制,但是受到市場競爭環境、公司內部戰略發展以及資本市場變化等影響,不同賽道的企業發展命運不一,那些或停擺、或倒閉的企業最終沒有在市場的殘酷競爭中挺過去,有的倒在了資金鏈危機上,有的被競爭對手兼并,有的被大公司收購成為生態布局中的一環。
開放還是封閉?
馬云曾表示,湖畔大學不是來教大家怎么賺錢的,而是教大家如何創造價值。而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阿里系”企業似乎成為了主力軍。
據《金證券》統計數據,湖畔大學的學員中,有的所在公司直接被“阿里系”投資,有的屬于阿里生態鏈業務。第五屆學員企業優信集團曾與阿里巴巴集團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二手車B2C、B2B、金融及整合供應鏈方面展開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奧比中光為國內3D視覺綜合技術方案商,D輪超12.75億元融資由螞蟻金服領投。
會員制時裝共享平臺衣二三曾獲得阿里巴巴戰略投資,房地產大數據平臺-諸葛找房曾與阿里拍賣達成戰略合作,宋小菜的創始團隊大部分都來自阿里高管,曾獲得阿里“十八羅漢”之一的吳詠銘3000萬元天使投資。
而湖畔大學歷屆“阿里系”公司名單還有第一屆的維吉達尼、小麥公社、窮游網、魔漫相機、心怡物流;第二屆的易果生鮮、58同城、唱吧、慶科等;第三屆的眾安保險、如涵電商、居然之家、寶寶樹、餓了么;第四屆的哈羅單車、華誼兄弟、滴滴出行等;第五屆的優信集團、奧比中光、衣二三、宋小菜等;第六屆的e簽寶、宸帆電子等。
有業內人士表示,創業公司做到最后是投向阿里陣營還是騰訊陣營,已經是一個不得不做的選擇。而湖畔大學已經成為阿里生態布局的一個顯微鏡,學員的選擇以及行業領域分布,都預示著阿里未來的布局動向。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表示,與騰訊青藤大學與聯想之星等企業大學側重于項目關聯度不同,湖畔大學更具有包容性,所錄取企業并非都與阿里生態或者投資方強關聯。對于接受過騰訊系、百度系等投資的企業,湖畔大學的大門依然是敞開的。
如今,湖畔大學第七屆招生開始啟動,馬云在宣傳視頻中表示:“賺錢難,但也不難,最難的是持久地賺錢”。企業家本就是企業最大的推動力,但企業家也是企業發展中最大的瓶頸。創業者要對這個相對性有清醒客觀的認知,既要有舍我其誰的自信和霸氣,也要有虛懷若谷的謙虛和反思。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湖畔大學無法保證企業成功,最終還要靠創業者自身。
“企業需要賺錢,但賺錢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企業持久地活下去。為此,企業必須持續的創造價值”,馬云稱。
(來源:聯商網 陳新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