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路過,多抓魚上海快閃書店“施工中”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首店將于10月正式開業。
毛坯房里做快閃?繼北京店刷屏之后,多抓魚又在還沒正式開業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樣。
上周,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宣布了一則消息:8月1日起,多抓魚將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鋪開展“施工中”快閃書店活動,消費者需要提前線上預約購買10元門票或現場購買15元門票即可入店購書。
位于上海徐匯區安福路300號的多抓魚[施工中]快閃書店
這家僅營業一周的快閃書店位于徐匯區安福路300號,此次活動僅開放二樓,店內分為感受的、思想的、生活的三大區域。兩臺空調,幾盞吊燈,還未粉刷的毛坯墻壁上刷著多抓魚的LOGO和“[施工中]書店”的大字,一切都顯得樸實但又不簡單。
8000本經多抓魚編輯挑選的中英文二手書在一排排帶有多抓魚logo的箱子里等待出售,消費者只需掃描每本書附帶的二維碼就能獲取書價。此外,店內還為購書者準備了購書箱和帆布袋出售。
多抓魚[施工中]書店內景
多抓魚[施工中]書店內景
僅僅幾個小時,[施工中]書店首天門票就被搶購一空,并引來了不少愛書人競相前往。5日晚,多抓魚官微宣布將快閃書店營業時間延長至9號晚八點,并對店內圖書進行再次補貨。
成立于2017年的多抓魚是一個主要從事二手書交易的平臺,起初它主要通過微信為用戶提供買賣書服務。用戶通過掃描書籍背后的ISBN編碼,可以將多抓魚同意接收的書打包免費寄出,由平臺負責將收購回的圖書進行估價、分品類清潔、翻新、消毒并重新包裝再次出售。對于書籍的回收,多抓魚有著自己的一套標準:諸如盜版、成功學、偽科學等內容質量不佳的大多都不被接受,而真正決定收書標準的是平臺用戶的需求。
在多抓魚打造的線上社區中,買賣二手書變得更人性化和個性化。“希望有人送我這本書”、“可以隨時拿起隨時放下的小書”等一系列有趣的書單改變了書籍的傳統分類標準;舊雜志、教材教輔資料、童書、小眾絕版書等都能在此重新煥發價值;書評、讀書筆記等也讓用戶看到真實的讀書分享。
靠著有趣的靈魂和專業的服務,多抓魚上線第一年就獲得了超30萬用戶,而據相關媒體報道,目前多抓魚年收入已破億,平臺日均銷售圖書2000冊,用戶復購率達到32.91%,并已先后獲得騰訊在內的三輪融資。如今的多抓魚正在積極走向線下,并向二手百貨市場拓展業務。
但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問題。例如贏得大量用戶喜愛標記的圖書長時間缺貨并需要搶購;書籍涵蓋品類不全無法滿足所有用戶需求;某些二手書與電商打折活動時的新書價格并無太大差別。找不到想要的書,想要的書搶不到,如果長期不能解決這兩個問題,必然會影響多抓魚的用戶體驗。
[施工中]快閃書店內部分外文二手圖書
事實上,隨著循環經濟等概念的提出,以書籍為代表的二手商品交易目前已獲得了部分消費者的接受和認可,但出于各種原因,目前市場中流通的二手書僅占已有圖書存量的極小部分,仍是一片藍海。
線上打造有溫度的二手書交易社區,線下開辦實體書店和有趣的快閃活動,多抓魚從來都不缺好故事,但二手圖書究竟有多大的增長潛力,以及平臺何時能跑通商業模式,還未可知。
*本文圖片均來自作者本人拍攝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