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的尷尬
知曉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似乎說的就是美圖。
近日,護膚品品牌HBN顏究所(深圳市護家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天使輪投資,廈門美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美圖秀秀關聯公司)成為投資人之一。
通過企查查信息顯示,深圳市護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經營范圍包含個人護理用品、美容美發器具、塑膠制品、化妝品、美妝個護及美妝周邊產品的研發、設計及銷售等,此次投資后美圖占股28.2%。
這不是美圖首次進行跨界投資,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次。畢竟在折騰的路上,美圖從沒認過輸。
如同可口可樂開創了可樂這個品類,美圖的名字也證明了它曾在圖片編輯領域的地位。
2016年年底,成立于2008年的美圖在港交所上市,當時被捧為“女神第一股”——2017年是美圖的高光時刻,它的市值曾一度逼近千億元。
然而,自2018年開始,美圖股價一路走低。至新零售商業評論發稿時,美圖市值已不足百億。從上市到現在,美圖經歷了什么?在顏值經濟大行其道之時,美圖做了什么?美圖的未來在哪里?
一手好牌怎么打
現代人的手機,尤其是女性用戶的手機里,具有美顏或者編輯功能的App必不可少。想讓一名女性發一張未經美顏的照片,比讓她不化妝就約會的概率還低。
“美顏”已成手機標配。
市場的擴大、美圖用戶總數以及使用時長的絕對優勢,曾是資本市場看好美圖前景的主要因素。
僅2014年一年,美圖就快速完成了A、B、C三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3.6億元,到上市之前,美圖估值最高曾達到50億美元。
轉折發生在上市當日。
2016年12月15日,美圖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敲鐘。不料開盤后僅一小時后就跌破發行價,雖然收盤時勉強以發行價站穩,但跌勢并未就此止住,連跌7日之后的近一個月內,美圖的股價始終沒能超過發行價。
這樣的上市表現,與美圖一直沒能理清盈利模式有著重要關系。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當年8月份的首份招股書中,作為一個在線工具類產品,美圖曾表示其盈收主要來源于硬件產品——美圖手機。當時被外界普遍認為該盈利比較單一,并具有較大風險。
3個月以后,美圖更新了自己的招股書,調整盈利模式,將業務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智能硬件,另一部分則是互聯網業務及其他。前者依然指的是美圖手機,后者則包含美圖旗下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美拍等App的在線廣告收入等。
2017年,美圖在推出新款手機后決定進一步布局全球市場。事實上,早在2014年美圖就瞄準海外,并在巴西、日本和美國等七個國家和地區設立辦事處。
當時的美圖首席財務官顏勁良在2017年的新機發布會上向媒體表示,美圖海外月活躍用戶增長比例接近20%,海外市場機會非常大。
美圖信心滿滿,并對外界聲稱將在2018年開始盈利。
然而直到2019年,其年報才顯示,2019年經調整歸母凈虧損大幅減少77.7%至人民幣1.908億元,2019第四季度公司已經產生經調整凈利潤。
與此同時,行業的內卷開始升級。
雖然憑借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美拍等App矩陣,美圖曾一度成為行業內極具優勢的圖像處理平臺。然而,在顏值經濟大行其道的背景之下,輕顏相機、無他相機、B612咔嘰、潮自拍……各類圖片編輯工具層出不窮,行業競爭日益激烈。
美顏類App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泥淖,這也意味著美圖的行業版圖時刻面臨被瓜分的局面。
轉型的風險
2018年半年報顯示,美圖營收20.5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9%;凈虧損1.274億元人民幣,同比收窄3.4%。與此同時,相比2017年底,月活躍用戶總數下滑了15.9%。這直接導致年報發布當日美圖股價一瀉千里。
在股價和盈利的雙重壓力下,美圖坐不住了。
2018年8月8日,美圖選了一個好日子發布其戰略轉型計劃,宣布將正式進軍社交領域。
作為主要產品,其社區功能最終以圖片和短視頻的形式在美圖秀秀上呈現,在后期的發展過程中,美圖一度想復刻小紅書模式,然而行業內已經容不下第二個小紅書了。
為了表達戰略轉型的嚴肅性,當時的美圖還對組織架構進行了相應調整,成立了社交產品、美顏產品和智能硬件產品三大事業部。可以看出,美圖公司對進軍社交有著極高的期待。
2018年底,凱度發布的中國社交媒體影響報告顯示,社交媒體的積極影響指數從2017年的79.8上升到了80.6,這表明社交媒體正呈上升態勢。
與該指數同步增加的還有社交平臺的種類。從凱度的統計口徑來看,微信、微博、抖音、拼多多仍占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2018年的社交市場,給美圖留出的空間已經不多。
但美圖將社交功能放到美圖秀秀身上,已經是別無選擇。
“從2008年到現在,美圖秀秀用了10年的時間來打磨工具屬性,占住了圖片美化的入口。現在我們開始向第二個階段邁進,就是社區,核心是構建健康的內容生態。在社區構建完成后,我們希望用戶能在社區里沉淀更多關系鏈,向社交階段發展。”美圖CEO吳欣鴻曾表示。
戰略調整后的美圖似乎打算專心于主營業務的用戶增長上。在當年11月,美圖下定決心剝離了嚴重拖累自身發展的手機業務,將品牌授權給了小米,美妝電商業務也同期停止,并將品牌授權給了TryTry。
2019年上半年年報,美圖業績有了變化,共實現營收4.64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87億元(減去非持續經營業務)降低4.7%。其中,互聯網業務營收為4.62億元,占總營收的99.7%。
另一方面,用戶使用時長從原先的5~6分鐘增加到了12分鐘左右。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間的競爭一方面體現在用戶數量,另一方面也在于用戶注意力的爭奪,畢竟用戶愿意停留的時間越長,商業變現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不知道是急于盈利,還是把變現想的太過容易,美圖開始作妖。
2019年4月,美圖推出了一款名為“meituspa”的潔面儀,打出AI美膚的概念;5月,推出了與Forgame共同打造的“美圖游戲盒”女性手游。
去年2月,美圖參與共建的上海市皮膚病醫院互聯網醫院獲批,同時,美圖還推出了“美圖問醫”App,試圖通過將用戶和醫生進行聯接,幫助用戶改善和解決臉部的皮膚問題。
4月,美圖發布了可用于線上試妝的“美圖魔鏡Online”,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App、PC端等嘗試AR試裝和首飾試戴等功能;5月,美圖又向用戶推出借錢功能,最高可為用戶提供10萬元的授信……美圖還在2019年的業績大會上宣布開始內測直播電商服務。
坐擁巨大的流量,但找不到變現入口。美圖的這一系列操作不能說毫無邏輯,但確實是關聯不大。
2020年半年報顯示,美圖的在線廣告收入達到3.185億元,占整體收入的近60%,同比下滑12.1%。雖然相比上年,月活躍用戶美圖秀秀增長了4.2%,美顏相機下降1.3%,但美拍卻大降20.2%。
尷尬的現在
業內一度有人將美圖與Instagram(照片墻)對比,而美圖在上市之初,也的確對標了Instagram。
這里不妨看看Instagram的基因。
與美圖以圖片編輯起家一樣,Instagram也是從圖片處理起步。
不同的是,Instagram一開始就將分享到社區媒體作為自己的主要特色,用戶可以將通過Instagram處理的圖片,一鍵發布到Instagram、Facebook、Twitter、Flickr、Tumblr、foursquare或者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上。
這種以圖片為載體的社交方式,使得Instagram自出生起就自帶社交屬性,并且成為區別于單純的圖像處理或社交平臺的特色之一。相比Facebook的復雜,Instagram保持了自己高度精簡的特色,通常三步即可發布。
美圖秀秀則不大一樣,雖然也是對圖片進行處理,但嚴格意義上來講,它最初只是一個圖片處理工具,只是在后來成長的過程中,發現了社交媒體的廣闊市場,嫁接出了社交功能。如今的美圖秀秀,因為承載的太多,功能也越來越復雜。
從工具到社交,不僅是一詞之差,而是需要思考二者之間到底需要怎樣的邏輯進行聯接;在垂直類的工具越來越多的當下,用戶的習慣能否輕易被改變,等等。
除此以外,美圖秀秀的其他嘗試也面臨同樣的尷尬。
表面來看,美圖的所有動作都是圍繞“美”展開,美圖董事長蔡勝文曾說過,“美圖是一個想要用美改變世界的公司”。但中國還有一句俗話叫“隔行如隔山”,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會為行業間的融合提供更多機會,但并不代表行業之間沒有技術和模式的壁壘。
美圖也好,美顏也罷,美圖面對的是希望動動手指就能改變形象的用戶群體,這種虛擬變美的快捷化才是用戶所追求的。
讓這樣一群用戶,為一款至少千元以上的具備美顏功能的相機買單,可能性微乎其微——直接下載一個免費的美顏功能App不香嗎?而希望用戶從手機美顏場景遷移到硬件產品的購買,這個難度也不低,畢竟之前沒有強關聯。
新商業時代,用戶的需求越來越細分,能滿足并支持這種細分需求的產品、服務和技術也在不斷涌現。在這個背景下,專注和精準或許是增強自身競爭能力的重要方式。
阿里巴巴學術委員會主席曾鳴在《智能商業》一書中指出,精準商業要建立在和用戶的持續性互動關系上,并且在持續的互動中,對產品或服務進行迭代和優化,保證持續精準。
2021年,對于已經擁有近3億月活用戶的美圖來講,是繼續開疆拓土地試錯,還是持續在主業上專注精準,或許是件比盈利更要緊的事兒。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