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ws:Moncler中國市場增長超60% 歐萊雅入局男士彩妝
【in時尚潮流~新穎的時尚信息!】
1、Z世代買走中國市場近兩成奢侈品、2035年將成長一倍
Z世代指在90年代中后期和2000年初期出生的人群,目前年齡在20至25歲之間,即中國人常說的“95后”和“00后”。中國Z世代在奢侈品消費上的崛起并非偶然,他們出生和成長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并且其中許多人的父母亦是奢侈品的購買者。正成長為奢侈品消費的新興主力軍。在全球奢侈品消費中,Z世代貢獻了約10%的銷售額,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則達到了15%。貝恩咨詢此前發布的報告指出,到2035年Z世代將占奢侈品消費群體的40%。
2、Z世代成為奢侈品牌電商化的關鍵一代
Z世代也是伴隨中國互聯網一同成長的一代,社交媒體平臺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扁平化的互聯網傳播中,Z世代更能接觸到各類奢侈品牌的資訊,而電商平臺的發展則讓與之相關的生活方式能夠在便捷的購買體驗中實現。而在2020年,天貓奢品上的Z世代人均消費額增速,已超過千禧一代和中老年一代。貝恩咨詢和天貓奢品合作發布的報告《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勢不可擋》則指出,2020年天貓奢品平臺上的Z世代人群數量增幅超過100%,人均消費額增速達到33%,超過千禧一代和中老年一代的24%和22%。
3、Moncler最新季報因中國市場增長超過60%大大超過預期、使銷售額重回正成長
意大利奢侈品牌 Moncler(盟可睞)公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0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關鍵財務數據。按不變匯率計,第四季度銷售額增長8%,大大超過分析師預期,中國銷售額飆升幫助抵消了歐洲的下滑和疫情的影響。第四季度,Moncler 在亞洲的銷售額增長了26%,主要受到中國大陸的推動。
首席運營官 Roberto Eggs 在電話會議中披露,中國大陸第四季度的銷售額增長超過60%。從全年來看,按不變匯率計,亞洲是唯一實現增長的地區,銷售額增長2%。其中,中國大陸也實現了全年銷售額兩位數增長。按不變匯率計,銷售額增長了8%至6.75億歐元。此前瑞銀集團(UBS)分析師預測銷售額將下跌1%。銷售額下降12%至14.4億歐元,按不變匯率計下降11%。高于集團此前預期的13.9億歐元。
4、La Prairie母公司 Beiersdorf受疫情沖擊銷售額同比下降8.2%至70.25億歐元
瑞士高端護膚品牌 La Prairie(萊珀妮)關的母公司、德國個人護理用品巨頭 Beiersdorf 集團公布了2020財年的關鍵財務數據。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2020財年 Beiersdorf 銷售額同比下降8.2%至70.25億歐元,較上年同期有機下降了5.7%。Beiersdorf 消費品部門銷售額同比下降9.1% 至57億歐元,其中包括 Eucerin(優色林)和 Aquaphor 在內的 Derma 藥妝部門表現強勁,緩解了總銷售額的下滑,消費品部門的息稅前利潤下滑至7.02億歐元。未來5年內 Beiersdorf 將對可持續發展、數字化和成長型市場追加3億歐元的投資。
5、歐萊雅宣布入局男士彩妝
歐萊雅中國和旗下品牌歐萊雅男士,攜手天貓新品創新中心平臺,和1638位男性消費者一起共創了一款修顏產品——歐萊雅男士修顏乳,這將是歐萊雅中國進軍男士彩妝市場的第一戰。產品上市3天,銷量突破3.5萬支,取得天貓男士BB霜品類排名第一、天貓男士彩妝類目第一等好成績,這可以說是男士彩妝細分品類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C2B(從消費者到企業)反向創新的成功案例。
【in零售電商~貼身的消費信息!】
1、中國近8成的35歲以下年輕人使用分期服務、90后人均債務與收入的比例已經高達-1850%
花唄官方的《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全國將近1.7億的90后中有4500萬人開通了花唄,35歲以內使用分期服務的人群占比達到79.38%;匯豐銀行在2018年披露的數據則顯示,中國90后人均債務與收入的比例已經高達-1850%。
2、Moncler今年在亞太新開8家門店、在中國配合北京冬奧會開設大量快閃店
在數字傳播方面,計劃于今年9月在中國推出一個專門的網站,同時繼續運營微信小程序。實體門店方面,將把北京三里屯的一家門店改造為旗艦店,并計劃于2022年初在上海恒隆廣場(Plaza 66)開設新的門店。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展示 Moncler 品牌基因的絕佳機會,將從今年12月起至2022年初在中國的主要商場和重要位置開設大量快閃店。
3、成都或于年內開首家市內免稅店
據成都市錦江區商務局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錦江區正積極對接中國旅游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引入市內免稅店消費新模式。首家市內免稅店位于錦江區紅照壁國際城市會客廳核心區域,項目落地后將成為春熙路鹽市口商圈又一重要商業節點。目前,項目載體及周邊環境正在進行提升改造,后續待國家市內免稅店專項政策正式批準后,全力爭取2021年內呈現市內免稅店項目。
4、成都遠洋太古里73億元、成都IFS70億元兩者伯仲之間
據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發布的《2020成都主要商業項目經營業績》,成都遠洋太古里、成都IFS、成都時代奧特萊斯分別以73億元、70億元、29億元的銷售額位列全省前三。統計還顯示,2020年成都引入386家各類型首店,其中中國內地首店29家,西部首店9家,西南首店124家,成都首店224家, 數量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國第三。
日本迅銷正在開拓童裝市場。旗下的優衣庫將于3月在2021年春夏商品中推出與知名品牌聯合開發的商品。此外,GU也將在2月涉足嬰兒服裝。在服裝市場逐年萎縮的背景下,需要隨著孩子成長不斷購買的童裝顯示出了堅挺的需求趨勢。迅銷將從童裝到老人服裝,以豐富的產品線為優勢,挖掘“批量購買”需求。
【in中國要聞~關心的全國大小事!】
1、中國芯片市場16年穩居世界第一、產值增至1434億美元、但大陸公司產值僅占總量5.9%
IC Insights稱,中國自2005年成為世界最大的IC生產市場后,規模一直在穩步上漲。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產值增至1434億美元,較2019年1313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增長了9%,其中占60%的份額(約860億美元)的IC器件被用于出口海外,而其他40%份額(約574億美元)的IC器件則用于中國本土。
2、2月票房將突破100億大關
初九單日大盤環比下跌12%,全國票房失守5億關口,遺憾未能追平2018年春節檔連續九天破5億的紀錄。截至今天,牛年春節檔總票房已高達96.3億,成功超過2019年春節檔的近95億,創造春節檔(初一至十五)總票房新紀錄。同時,2月票房也于今天突破100億大關,不日也將改寫影史最高單月大盤紀錄。
3、小米汽車專利申請超800件、尚未深入整機結構設計
近日“小米造車”沖上微博熱搜,小米集團股價直線拉升,漲幅一度擴大至10%。2月19日收盤時小米股價漲6.42%,報30.65港元。截至發稿小米集團針對造車一事暫未發布說明公告,但記者發現,目前小米集團與汽車有關的專利已經達834件。
4、知情人士:確認吉利汽車將成立新電動車實體公司
知情人士稱,吉利汽車將成立新電動車實體公司的說法屬實。“組織架構及運營模式等方面,作為新公司都將是獨立的團隊。但具體方案目前仍在權衡中。”上述知情人士進一步透露道。吉利汽車被曝將單獨組建電動車業務實體,以區隔于傳統燃油車業務。對此,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吉利在總結過去的基礎上已經形成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方案,分別為:主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90%是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是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主攻純電動智能汽車,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5、全球超半數商用5G網絡由華為承建
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Ryan Ding)宣稱,迄今為止全球59個國家或地區的140張商用5G網絡中,華為承建了一半以上,盡管一些國家禁止使用其網絡設備。此外,2020年在中國售出的智能手機中,超過68%都兼容5G。
【in全球視野~即時的國際新視野!】
1、全球城市租金回報率排行、美國日本城市居首
全球城市租金回報率排行,日本三大都市圈的東京、大阪、名古屋都入榜,并且排名前十五!最低也能達到5.51%的平均毛租金回報率。而中國的四大一線城市,租金回報率全部低于2%。最低的深圳,只有1.16%。就連香港,全中國房價最貴的城市(沒有之一),租金回報率也高達2.35%,比北上廣深杭高得多。
2、Facebook將重新和澳政府談判
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表示,在Facebook禁止澳大利亞用戶分享新聞而導致的緊張局勢升級后,Facebook已經返回談判桌,重新與澳大利亞政府接觸。為表達對澳大利亞一項立法的不滿,Facebook從本周四開始禁止澳大利亞用戶分享新聞。這項立法將迫使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向澳大利亞出版商及新聞媒體支付新聞內容的費用。Facebook禁止用戶分享新聞的舉動直接影響了澳大利亞新聞網站的流量,與Facebook屏蔽行為發生的前一天相比,整體流量下降了大約13%
3、西甲豪門巴薩負債近12億歐元、猜測其或將走向破產
巴薩公布的2019-2020賽季官方財報數據顯示,俱樂部總負債額已經高達11.73億歐元,其中短期債務達7.3億歐元。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統計數據顯示,巴薩2020年收入達到了7.151億歐元,是去年全球收入最高的俱樂部,但凈負債仍然超過4個億。這引得多家外媒對巴薩的前景表示擔憂,甚至猜測其或將走向破產。
4、博世與微軟攜手開發軟件定義汽車平臺、實現車輛和云端無縫對接
博世宣布和微軟攜手開發軟件平臺,實現車輛與云端之間的無縫對接。雙方的目標是在車輛全生命周期內簡化和加速汽車軟件的開發和部署。基于微軟Azure的全新平臺,結合了博世的軟件模塊,可以支持軟件的開發,并實現控制單元和車載計算機的軟件下載。
5、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完成對SpaceX SN9墜毀調查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結束了對SpaceX于2月2日發射的SN9星際飛船試飛墜毀調查,并稱SpaceX可在獲得許可證的情況下進行下一次測試。本周二,SpaceX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博卡奇卡試射了其星際飛船原型SN9,成功地將其按計劃送到了大約10公里的高度,但SN9未能及時擺正姿態,在著陸時發生了爆炸。
【in金融資本~熱潮上的致富邏輯!】
1、可口可樂擬收購BodyArmor控股權、以彌補和百事旗下佳得樂的差距
可口可樂正試圖通過收購快速增長的運動飲料品牌BodyArmor的控股權,以彌合其Powerade之于百事旗下佳得樂的差距。2018年,可口可樂收購BodyArmor少數股權,其附屬裝瓶商處理該飲料的大部分分銷。這筆交易亦允許可口可樂取得BodyArmor控股權。可口可樂表示,本周已通知聯邦貿易委員會,計劃采取這一步驟。
2、元氣森林布局咖啡賽道、入股Never Coffee
資料顯示,咖啡品牌Never Coffee的關聯公司愛我卡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發生工商變更,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入股成為最大股東,持股比例51%,同時愛我卡飛注冊資本由100萬元變更為135.72萬元。從2020年的多個動作來看,元氣森林確實對咖啡品類充滿興趣,包括引入原瑞幸咖啡高管冉浩,推出咖啡拿鐵口味乳茶等。而入股Never Coffee,被認為是布局咖啡賽道。
3、蘇寧電器集團質押公司股份3300萬股、已質押蘇寧易購8.395億股股份
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公司股東股份質押的公告。公告顯示,蘇寧電器集團于2月10日補充質押部分公司股份,本次質押數量為3300萬股。截至公告披露日,蘇寧電器集團已質押蘇寧易購8.395億股股份。
4、傳I.T創辦人沈嘉偉尋求20億港元貸款進行私有化
據香港經濟日報消息,I.T 創辦人沈嘉偉及其家族,聯同私募基金CVC現正尋求一筆5年期的20億港元貸款以進行私有化,法巴和渣打為賬簿管理人。I.T早前宣布私有化計劃,沈嘉偉和私募基金CVC計劃向獨立股東以每股3港元私有化公司,較停牌前溢價超過5成,總計涉資約13.05億港元,由CVC以信貸資金或股權承擔支付。
5、IBM考慮出售人工智能醫療Watson Health業務
IBM正在考慮出售其Watson Health業務。該部門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醫院、保險公司和制藥商管理數據,年收入約10億美元,目前尚未實現盈利。這項交易是IBM CEO Arvind Krishna聚焦AI、云計算等更高利潤業務計劃的一部分。IBM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包括Watson Health在內的認知應用(cognitive applications)營收為15億美元,同比下降2%。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