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零售250強:沃爾瑪蟬聯榜首 中國16家上榜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吳小婉
近日,德勤(Deloitte)發布《2021全球零售力量》報告。該報告基于2019財年(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財政年度)的公開數據進行排名,數據統計出全球250強零售榜單。
報告顯示,全球零售250強2019財年共計創收4.85萬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4.4%。2019財年,全球零售10強于250強創收總額的占比再度提升,由去年的32.2%上升至今年的32.7%,而收入增長率則下跌1.9個百份點至4.4%。
全球零售250強的收入門坎為40億美元,較2018財年的39億美元有所提升,而平均規模則達194億美元。
據報告解讀可知,全球零售250強中,快消品企業數量占比最多,有135家。2019財年,快消品企業零售收入占收入總額的66%。快消品子行業的公司有著最高的平均收入,達237億美元,但其凈收入利潤率屬最低水平。
2019財年上榜的歐洲企業數量最多,共有87家。北美企業占250強的收入總額近半,平均收入規模也最大,達286億美元,遠高于全球250強194億美元的平均規模。其中,10強中有七家以美國為總部,整體上依然以美國企業為主導。
數據來源/德勤2021全球零售力量
對比去年的榜單發現,十強榜單中無新上榜企業,總部位于美國的企業繼續占領主導地位,沃爾瑪作為全球最大零售商以5240億美元傲視群雄,亞馬遜以1584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十強業內的銷售占比持續增加,占250強總零售收入32.7% 。
此外,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前三名仍然為沃爾瑪,亞馬遜和Costco,但因亞馬遜銷售提高,因此Costco由去年的第2名降為第3位。
十強比250強更加國際化,2019年,十強零售業務平均覆蓋13個國家,而250強平均覆蓋11.1個國家。
作為排名第一的企業,沃爾瑪在過去一年也是動作頻頻,有媒體報道稱,在2020年9月份,沃爾瑪表示初步同意收購Tik Tok全球業務7.5%的股份。沃爾瑪將為TikTok提供電子商務和支付服務,沃爾瑪首席執行官Mcmillon將是TikTok董事會的一員。此后,在當地時間12月17日,沃爾瑪表示,將與抖音國際版TikTok展開直播帶貨合作,向其用戶銷售沃爾瑪的時尚商品。
中國16家上榜,重慶百貨“掉隊”
在全球250強零售商地域分布上,亞太地區上榜企業占到總榜單的16.2%。
其中,中國(含香港、臺灣)共有16家企業上榜,京東、蘇寧和去年相比,仍舊排在第一第二位。在全球排名中分別位于13位和29位,相較去年都有所上升。
在其余的零售企業中,和去年相比,仍在榜單中的企業有屈臣氏(49)、唯品會(83)、阿里巴巴(86)、永輝超市(92)、牛奶國際(93)、華潤萬家(97)、國美零售(125)、統一超商(142)、周大福(148)、百聯股份(153)、物美(205)。今年新上榜的企業有三家:分別是老鳳祥、滔博運動以及臺灣地區的全聯實業股份。
作為去年新上榜的阿里巴巴排名上升明顯,由去年的179位提升到了今年的86位,此外,內地的企業中,和去年相比,重慶百貨成為了唯一落榜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三家香港零售企業(屈臣氏、牛奶國際、周大福)今年仍然在榜單中出現,而今年的上榜企業中,也新加了一家臺灣地區的全聯實業股份,自此,中國企業中已有2家臺灣零售企業。
此外,在“十大增長最快的零售商”一榜中,從2014至2019財年復合年均增長率來看,中國企業中,去年入榜的京東和唯品會今年仍然在榜單中。京東和唯品會分別以36.3%和28.1%的復合年均增長率排名第5位和第8位。
線上消費提速,數字化轉型成“關鍵”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上消費提速。有報告顯示,以中國市場為例,對比疫情前后也可看出,用戶對線上消費的使用明顯增加,相對減少了到店購物的頻次。用戶增量最高的生鮮水果與食品飲料品類,疫情后用戶線上消費比疫情前增長了27.6%與17.3%。
德勤全球零售、批發和分銷行業主管合伙人Evan Sheehan稱:“整體而言,電子商貿和折扣商店帶動了高銷售收入增長。增速最高的10強中有五家是網上零售商。”
德勤亞太消費品與零售行業主管合伙人張天兵也表示:“本地網上零售龍頭增長強勁,帶動中國零售商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1.7%,為各主要國家中最高。”
他還表示:“隨著疫情推動消費進一步向線上轉移,零售商必須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以免錯失增長機遇。”可見,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零售商增加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掃碼關注聯商網微信可獲取完整版報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