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停了,“豬王”也摔下來了
站上了風口,豬都會飛。風停了呢?豬就會摔下來,哪怕它是“豬王”。
牧原股份自今年2月22日沖高至131元的歷史高位后,一路下跌,在5月24日,更是罕見盤中跌停。
生豬產能恢復,豬肉價格比年初的高點已經腰斬,“紅燒肉自由”不遠了。
超級豬周期漸入尾聲,豬企的利潤已大不如前,冬天真的要來了?
市值蒸發1500億
“豬茅”牧原股份(002714.SZ)的股價已很久沒有如此糾結。
昨日盤前,資金經過激烈的博弈,牧原股份以92元/股平開。開盤沒多久,股價快速墜至89.7元/股的低位,之后緩緩拉升,漲跌互相。昨日尾盤,股價一度出現一波強力反彈,摸到92.97元/股的當日高位,不過,很快就在92元/股的價位上形成橫盤。收盤前,多空之間再次形成拉鋸,在毫厘之間爭奪,最終以91.98元/股收盤,跌0.02%。
本周以來,牧原股份股價走勢讓投資者猝不及防。周一,公司股價高開低走,盤中一度觸及跌停,雖有資金奮力拉升,但已是翻身乏術,當天以暴跌8.58%收盤,振幅達10.26%,成交額高達53億元,資金凈流出2.05億元,出逃跡象明顯,市值一日蒸發320億元。
在這一波超級豬周期中,牧原股份以自繁自養的全鏈條模式,超越代養模式的發明者溫氏股份,成為新晉豬王,資金爭相追捧,將其抬上了“豬茅”的寶座上。
在A股市場上,牧原股份是當之無愧的大牛股,股價從2018年的低點一路上行,到今年2月的高點,股價已上漲超過10倍。
不過,最近三個月,公司股價持續下行,跌幅已超過30%,市值蒸發超過1500億元。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機構仍看多牧原股份的后續走勢,甚至將目標價設定為150元。機構說是一套,做則是另外一套。今年一季度末,共有135家機構持倉牧原股份,比2020年末減少了410家。
“豬王”在周一的大跌,也牽動了一眾同行,新希望、正邦科技、唐人神等公司,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在這一輪超級豬周期中,隨著肉價的上漲,各大豬企都賺翻了。業績上漲帶動股價飆升,豬企老板的身價暴增。看著不斷下跌的股價,各豬企坐不住了,紛紛出手護盤。
5月7日,新希望(000876.SZ)公告稱,包括執行董事長兼總裁張明貴在內的16名高管和核心骨干,擬通過成立契約型私募基金,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規模不低于2.5億元。
天邦股份15名高管和骨干照葫蘆畫瓢,以2億元-4億元,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票。
正邦科技則在20日緊急出臺股份回購方案,擬以不超過21.34元/股,以3-5億元總金額回購公司股份。
然而,這些穩定股價的方案沒有奏效。天邦科技僅在公告當日短暫刺激了股價,隨后,公司仍一路下行,到26日收盤已跌至13.11元/股。
豬價腰斬
導致這一輪豬肉股集體下跌的決定性因素,就是豬肉價格的持續下跌。
就在5月24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全國流通領域重要價格監測數據,生豬(外三元)最新價格為18.5元/公斤,環比下降8.0%,已創下近22個月以來的新低,也是自2019年8月以來,首次跌至20元/公斤以下。
這一輪超級豬周期始于2018年8月。非洲豬瘟肆虐,導致全國生豬產能損失過半,引爆豬肉價格暴漲。隨后,新冠疫情推波助瀾,推動這輪豬周期不斷拉長。
隨著外部不利環境的不斷減弱,業內外資本在政策的鼓勵之下,開展了一場生豬產能擴充競賽,國內生豬產能得以迅速恢復。
當市場供給得到滿足之時,產品價格就隨之下降,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規律。
機構數據顯示,當前,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與1月初36.7元/公斤的階段性高點相比,已跌去超過50%。
在近期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也明確表示,未來,豬肉價格可能會有季節性反彈,但總體的下降趨勢已經明確,預計在2022年或2023年見底。
肉價下降,養豬最重要的支出飼料價格卻在不斷攀升。去年四季度至今,玉米期貨、豆粕期貨分別上漲70%、15%以上,兩大因素疊加,導致生豬養殖利潤被不斷壓縮。
今年一季度,大多數豬企業績已大幅下跌。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業績下滑幅度均超過70%,新希望的降幅更是超過90%,給了市場一個強烈的暗示。
豬茅就是豬茅。當大多同行業績一片黯淡之時,牧原股份依舊高歌猛進,一季度仍實現了超過60%的業績增幅。201.5億元的營收和69.63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已超過和接近2019年全年。
通過相關公告可以看到,牧原股份維持業績增長,主要是通過加大出欄量,以平抑價格下跌帶來的業績影響。
數據顯示,今年1-4月,牧原股份累計銷售生豬1086.5萬頭,已達到去年全年出欄量的6成。生豬銷售價格則從去年12月的30.15元/公斤,降至4月的21.11元/公斤。公司預計今年全年生豬出欄量將達到3600萬頭-4500萬頭。
業績一枝獨秀的同時,外界也看到,牧原股份的毛利率已從上年同期的64.53%降至45.88%。
質疑無法消解
為什么在這個強周期行業里,牧原股份比同行跑得更快、更能賺錢?類似的疑慮始終沒有從豬王頭頂徹底消除。
本輪股價下跌之際,就有投資者在股吧舊事重提,提醒散戶對受質疑的股票要謹慎。
今年3月13日,雪球大V“天地俠影”突然發表《牧原會是驚雷嗎》,從財務數據、上市公司利潤被大股東旗下公司獲取、商業模式等方面,對牧原股份提出強烈質疑。
之后,公司雖然通過詳細的說明,解釋了多項異常數據的合理性,但在農林牧漁等行業出現過太多的“黑天鵝”,小散們已噤若寒蟬。
公司暫時沒有出現實質性問題,但公司董事長、實控人秦英林,仍因在發行可轉債相關材料中,沒有如實載明這一影響發行上市和影響投資者判斷的的重大事項,而被證監會采取監管談話措施。
24日,天地俠影在雪球上應景地再談牧原股份:如果說自己是在做價值投資,那么今天理應淡定、甚至欣喜地加倉。如果心慌,或者不敢加倉,那么則應該靜下心來,重新認真思考一下牧原。其實,價值投資,是一種非常嚴格而又危險的投資策略,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徹底規避任何可能的投資陷阱,不然,盲目自信,越跌越買,最后可能粉身碎骨。
這段話中的“價值投資”,被他的擁躉們理解為“反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