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芳齋沖刺“粽子第一股”,年輕化或撐起“市夢率”
來源/鯨商(ID:bizwhale)
作者/張偉偉
今年端午與往年略有不同。
始于1921年,被網友評為“最會玩的老字號”,全國最高產的“粽子大戶”五芳齋,在節日來臨的前幾天,披露了擬于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消息,似在為自己百周歲送上一份慶生大禮。
盡管招股書中表明“發行申請尚未得到中國證監會核準,僅供預先披露之用”,但并不妨礙市場各方對其沖擊“粽子第一股”的各種發聲。
“一百歲正年輕”,是五芳齋的一句新口號,也在昭示著這個品牌緊跟時代浪潮謀求轉型的態度和決心。
百年老店積極擁抱“年輕”
但凡與食品搭界的品牌,這個端午都沒閑著。
6月正值高考季,五芳齋與元氣森林聯名推出寓意“高中”的“滿分高粽”禮盒,在端午前先刷了一波存在感。百年酒家點都德也有所行動,別出心裁的是,高粽禮盒里的粽子居然是用西米+餡料做的。
招股書顯示,近年來市場上粽子的消費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特征,種類日益豐富,除了傳統的鮮肉粽、豆沙粽、紅棗粽、蛋黃粽外,以菌菇、海鮮、燕窩、粗糧、堅果、西米、果脯、巧克力醬、茶湯等為餡料的花式粽陸續推向市場。
在口味創新上,五芳齋一直跟著潮流走,迎合當下年輕消費需求,翻出了不少新花樣。
2020年聚劃算歡聚日五芳齋曾以主打“可以蘸醬吃”的粽子,收獲一堆年輕消費群體關注與熱評。今年又一次捕捉到了年輕人的心聲,FANG粽系列激情上演三重“臭”:榴蓮粽、臭豆腐粽、香辣螺螄粉粽,讓“臭味相投”的粉絲們直呼:過癮!
在品牌引領和節令帶動下,各路品牌競爭對手也在創新口味上與其爭奇斗艷。
與五芳齋合作的生鮮品牌盒馬,今年推出一款自創口味芝士紫薯芋泥粽子,諧音“知識只屬于你”,滿滿的能量感。星巴克跨界推出星冰粽、元祖推出冰淇淋粽和多款高端食材粽,以及李子柒、喜茶等,也都在傳統口味與新奇口味融合中突出自己的品牌特征。
做為全國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五芳齋是粽子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和行業標準制定者,眼下卻不得不在節令期間投身于這場江湖混戰。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端午節粽子品牌排行榜,報告期內,公司連續三年榮登端午節粽子品牌排行榜 TOP10 榜首。只有五芳齋人自己知道,公司多想在粽子以外的領域拓開一片新天地。
據其招股書顯示,目前已形成以粽子為主導,集月餅、湯圓、糕點、蛋制品、其他米制品等食品為一體的產品群,擁有嘉興、成都兩大生產基地,并建立起覆蓋全國的商貿、連鎖門店、電商的全渠道營銷網絡。
公司的產品主要通過直營和經銷兩種模式對外銷售。直營模式主要包括零售、電商、商超等方式。2020直營占比65.18%,經銷占比34.82%。
招股書顯示,芳齋集團直接持有公司 40.36%的股份,并通過其全資子公司遠洋裝飾間接持有公司 9.70%的股份,合計持有公司 50.06%的 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厲建平任公司董事長、五芳齋集團董事長,持有五芳齋集團 20%的股份;厲昊嘉任公司董事兼總審計師,持有五芳齋集團 20%的股份。
厲建平與厲昊嘉系父子關系,合計持有五芳齋集團40%的股份,二人對五芳齋集團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投票表決能夠產生重大影響,為五芳齋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厲建平與厲昊嘉通過五芳齋集團間接控制發行人 50.06%的股份,為發行人的實際控制人。
本次發行后,雖然厲建平、厲昊嘉間接的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仍能對公司的發展戰略、生產經營、利潤分配決策 等實施重大影響。
區域品牌的瓶頸突破
從粽子市場當前大的競爭格局來看,一方面是以五芳齋、廣州酒家為代表的傳統老字號企業,另一方面三全、思念為代表的全國性食品巨頭企業,兩大陣營博弈,傳統老字號略占上風。
線下商超渠道仍是粽子銷售的主要渠道之一。根據全國連鎖店超市信息網數據,2019 年端午節期間,五芳齋以30.2%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全國性品牌三全、思念分別以21.4%和16.5%落后第二和第三位。
經過多年的經營和發展,公司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營銷網絡,線下銷售、線上銷售協調發展,直營、經銷等銷售模式相互補充。
線下銷售方面,公司通過商場、超市、便利店及各區域經銷商進行銷售,營銷網絡已覆蓋全國;通過直營店、合作經營店直接銷售,通過加盟店進行經銷,門店是消費者直接接觸并采購公司產品的重要窗口之一。
線上銷售方面,電商渠道已成為粽子銷售的重要渠道之一。五芳齋一方面在天貓、京東開設“五芳齋”直營店進行直接銷售;另一方面,通過線上經銷商、電子商務平臺的自營平臺進行銷售。
目前,已覆蓋了天貓、京東、抖音等各大電商平臺。2020年,五芳齋實業電商渠道銷售金額為6.71億元,在直營收入的占比達到28.89%。
渠道優勢為公司在市場中贏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招股書顯示,2020年,粽子系列實現營業收入16.44億元,占總收入的70.77%。2020年公司綜合毛利率達到44.57%,相較于可比公司平均38.78%的毛利率高出約5.79%。
傳統節令食品日常化帶來增長新機遇。在借助傳統節日文化復蘇而煥發生機的同時,粽子已從端午節的標志性節令食品演變為日常方便食品,淡旺季的界限日益減弱,隨著新時代年輕群體逐漸成為主流消費群體,尤其是在浙江、江蘇、上海等華東地區,粽子已成為主要的早餐及主食食品之一。
目前, “五芳齋”門店已登陸嘉興、杭州、上海、武漢等華東、華中地區的主要城市,提供標準化中式快餐服務。并深入大型超市商圈、商業綜合體、交通樞紐等主要商圈。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通過直營、合作經營、加盟、經銷等方式共建立了474家門店。未來三年,公司將繼續發展以直營為主的餐飲業務推廣模式,擬新設直營店51家。
不同于其他中式快餐店,公司門店銷售飯品、湯面、小吃等中式快餐外,還銷售“五芳齋”品牌的粽子、月餅、蛋制品、糕點、速凍中式點心等系列產品,在中式快餐消費者群體中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和知名度。人均消費在 20 元-40 元之間上下浮動。
這些門店主要設立于城市商業綜合體、中高端社區、醫院,以及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高速服務區等交通樞紐內,服務于追求用餐速度、價格實惠的消費者。
營銷葆青春,產品尋創新
在營銷層面,近年來五芳齋以其清奇的畫風、深入人心的文案火爆全網。
被網友稱之為“最會玩的老字號”,五芳齋一直致力于不斷刷新年輕人對五芳齋的品牌認知。除了之前陸續推出的微電影、廣告片,今年五芳齋端午期間再放新招,跨界國民手游王者榮耀,推出端午概念的“峽谷”禮盒,與年輕玩家擦出火花。
在端午期間,還與瀘州老窖、小罐茶、王老吉、西麥、盒馬等品牌聯名,與抖音、騰訊等平臺合作推出超品日等,加強鞏固創新型品牌地位和優勢。
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五芳齋將進一步開拓品牌陣地,還將與中央新聞大型電視記錄紀實類節目《非凡匠人》展開合作,逐步提升老字號的品牌影響力。
經過多年的發展,五芳齋已建立了從采購到生產到銷售的食品全產業鏈。在品牌、技術、供應鏈及渠道方面都具備明顯優勢。
然而,僅靠粽子堅守的護城河還能穩固多久?
在招股書中,五芳齋也強調,自成立以來,公司主營業務和主要產品均未發生重大變化。
2020年端午節粽子品牌排行榜上,排名緊隨其后的北京稻香村、真真老老、知味觀等知名品牌,與五芳齋的金榜指數十分接近。在商超渠道與三全、思念等速凍食品巨頭的競爭壓力一直都在。
網絡銷售上,李子柒等網紅新銳品牌在傳統口味粽子方面也對其構成潛在威脅。五芳齋“粽子第一”的寶座其實坐的并不算穩當。
公司的競爭劣勢也不可逃避。首先是季節性明顯導致產能瓶頸,在銷售旺季,產能已達飽和,無法完全滿足市場對公司產品的需求。
為保持并擴大公司的行業領先地位,公司急需增加資本性投入以擴大產能。在2020年經營收入中,也有過關于因節前人力不足,招工不夠,而導致的產能問題。以致于2020年委外加工占到了25.01%。
其次是門店布局地域性明顯,公司的門店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等經濟發達地區,需要增加投入,進一步布局全國市場。
因此,招股書中提到,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518.575萬股,擬募資額10.56億元。五芳齋表示所募資金將用于四個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智能食品車間和數字產業智慧園兩項建設項目將占去擬募資金約80%。
對于投資者而言,則不能不考慮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具體包括:
市場方面,主營產品粽子、月餅等傳統節令食品存在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公司因市場預測失誤而導致的備貨不足或產能過剩,都會產生季節性風險;主營產品原材料產品供應及價格波動,都會對經營業績構成不利影響。此外,公司在產能分配、員工招聘、市場營銷等方面也將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風險。
經營方面,食品制造業生產鏈條長、管理環節多,且傳統點心手工制作工序較多,公司可能存在因管理疏忽或不可預見原因導致產品質量問題發生,進而可能影響到公司聲譽、經營收入和凈利潤下滑。
財務方面,未來若由于行業競爭加劇、下游市場波動等原因,導致公司主要產品供需發生不利變化,可能對公司業務開展產生影響,并可能導致公司經營業績發生下滑;受產品售價、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公司主要產品毛利率發生不利變動,可能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進而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業績表現等等。
五芳齋上市招股目的明確,主要是為了引進資金,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生態供應鏈、和完成智能化、數字化工廠、倉儲物流的升級改造,以提升自身產能優勢,擺脫對OEM的產能依賴。
據悉,智能食品車間項目達產后,公司可實現新增年產 1億只高端粽子系列產品、4,350萬只烘焙類食品(月餅、綠豆糕、蛋黃酥)、1,304 萬袋速凍類食品(湯圓、燒賣、 餛飩)等的生產能力。
其所建設數字產業智慧園,將滿足公司倉儲物流配套需求,通過自建倉儲物流體系降低場地租賃成本,提升自動化管理水平。
近年來,隨著《舌尖上的中國》、《味道》、《風味人間》等飲食文化類節目的熱播,國內掀起了飲食文化、尤其是傳統食品文化的熱浪。
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振興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政策措施正在加速推進,國潮興起帶動民族自豪感攀升,加深本土文化認同。
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印象也在持續好轉,尤其是 95 后新生代消費者的崛起,催生市場機會,激勵國貨創新,老字號迎來前所未有的創新發展良機。去年6月,300年的德州扒雞與國泰君安證券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在國潮帶動下,老字號食品企業正煥發第二春。
未來,在推進“健康中國”的關鍵時期,兼具“營養、安全、快捷、標準化” 的方便食品仍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只有具有卓越的品牌力、產品力,才能在時代的細浪淘沙之中留存,不因歲月老去,不被迭代淹沒。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