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消費回流,中國中免上半年凈利潤暴增484%
7月5日晚,中國中免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報。
報告期內,中國中免實現營業總收入355.01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83.85%;實現營業利潤86.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6.7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4.12%。
對于各項財務數據的大增,中國中免表示,主要原于離島免稅業務的大幅增長,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同期基數較低。
中國中免的前身是中國國旅。
2009年,中國國旅在上交所上市。2019年至2020年,在大股東中國旅游集團的支持下,中國國旅將營收偏低的旅行服務業務剝離,轉而強化在旅行零售業務上的布局。
2020年5月,中國國旅收購中國旅游集團持有的海免公司51%股權。交易完成后,中國國旅牢牢占據了三亞和海口兩大離島免稅市場。同年的6月18日,中國國旅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國中免。而彼時的中國中免,已發展為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運營商,專注為境內外旅客提供免稅和有稅商品的銷售服務。
而在剛剛過去的6月底,中國中免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有消息指出,本次IPO,中國中免募資或達70億美元(折合約452億元人民幣),將成為港股史上第二大、年內第一大IPO。
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中國中免是中國境外旅游業發展的另一面。
同樣在今年6月,凱撒旅業與眾信旅游合并,伴隨全球疫情的持續,中國出境旅游業的代表企業眾信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如此重磅的合并,卻并未引起市場的太多關注。
但中國消費者一直都是境外高消費的代表。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測算,中國出境人均花費占人均國民收入的22.54%,這個比率幾乎是歐美國家的十倍。可以說,境外消費回流的趨勢與政策的利好,為中國免稅市場的發展帶來契機。
中國中免也表示,假設新冠疫情將于2022年初受控及國際旅游重啟,中國免稅品市場或將于2025年進一步攀升至1817億元。同時,中國免稅品市場占全球免稅品市場的規模也將在2025年增加至31.7%。
而在剛過去的2020年,由于中國疫情的成功控制,加上政府旨在發展免稅品市場、擴大國內消費的有利政策,中國旅游零售市場在去年達到614億元,僅較2019年下跌32.5%,而同期全球及亞洲分別下跌61.6%及40.3%。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一直是海南省的旅游淡季。
中信證券在一份報告中也表示,按以往的情況看,4-6月份為海南省的免稅收入占全年比重不超過20%,近期廣州疫情的反復也對入島游客造成影響。但從整個上半年來看,海南省離島免稅店銷售總額預計近300億元,且伴隨暑期旅游旺季的來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全年完成600億政府指引的概率較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