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鵬飲料,“拐點”將至?
小李最愛的飲料莫過于東鵬特飲,可以說是從不離手,“在我們廣東,不管是高檔商超,還是鄉鎮市場的小店,都能買到東鵬特飲�!贝┤俗滞洗蠖萄澥峙跻槐偟臇|鵬特飲是廣東人夏天最愛干的事。
而家住東北三省的小陳卻連聽也沒聽過,“我們向來只喝紅牛,感覺別的都是冒牌的�!奔幢銇淼搅艘痪城市工作,面對琳瑯滿目的功能性飲料,還是會習慣性地選擇紅牛。
那么,到底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東鵬飲料千億市值的背后,藏著怎樣的隱憂?東鵬飲料又該如何破局呢?
01
從“千年老二”逆襲千億市值,
東鵬飲料是如何做到的?
東鵬飲料1994年創立于深圳,2003年被林木勤接手,但此時東鵬飲料已經瀕臨困境,為了“謀取生路”,林木勤拍板,東鵬飲料開始了“復制”紅牛之路。
在創業之初,東鵬特飲在原料采購、技術開發、產品生產、渠道銷售等所有環節上“模仿”紅牛。在包裝、功能定位、關鍵配料等方面也與紅牛異常相似——在包裝上,都是250ML的矮壯粗型金罐,而廣告營銷上,紅牛是“困了累了喝紅�!�,而東鵬飲料則是“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
圖/東鵬飲料官微
但東鵬飲料也并非完全復制紅牛,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東鵬飲料選擇了差異化發展戰略。
在產品設計上,東鵬飲料利用帶有防塵蓋的PET瓶裝取代中國紅牛的金屬罐身,不僅減輕成本還免去了消費者擦拭的環節,在銷售區域上,東鵬飲料避開了紅牛的“大本營“北方區域和一部分重點城市,選擇以廣東省為主要根據地和地級市、縣鄉鎮等下沉市場。
在下沉市場的銷售渠道建立之后,東鵬飲料又采取了相應的低價策略占據用戶心智。以其定價來看,東鵬特飲不同規格的售價分別為2元/盒(250ml 金磚)、3元/瓶(250ml 金瓶)、4元/罐(250ml金罐)和 5元/瓶(500ml),還經常有買一送一的營銷活動。
據東方證券研報,相較于行業內其他主要品牌,東鵬功能飲料產品終端定價較低,噸價約為紅牛的 1/2,魔爪、戰馬的 2/3。
憑借著差異化發展路線,東鵬飲料的市占率一路攀升。根據歐睿國際2019年12月發布的《Energy Drinks in China》,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的占有率排名第二。
與此同時,東鵬飲料也開始突破“高仿紅牛”的稱號,迎來了它的上市之路。那么,東鵬飲料到底有多猛呢?
5月27日,東鵬飲料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時,其發行價為46.27元/股,總市值為266.53億元。
在半個多月內的時間里,公司股價累計漲幅超過460%,經歷了15個漲停,市值從百億漲超千億,成功逆襲“功能飲料第一股”。東鵬飲料接連發布4次公告提示股票交易異常波動,但仍然阻止不了資本市場的“買入”和“看好”。
圖/網絡
但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千億市值”的耀眼光環下,資本市場也對東鵬飲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東鵬飲料真的能夠“滿足”資本的預期嗎?
02
產品結構單一,研發投入不足,
東鵬飲料該如何穩住千億市值?
能量飲料行業近幾年來進入高速增長期。根據歐睿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功能飲料的市場規模已達到450億元,近五年的復合增長率達15%,是軟飲料市場增長最快的子品類之一。
在「黃金賽道」的加持下,東鵬飲料成功坐上了“功能飲料第一股”的寶座,但其千億市值的背后,依然有諸多隱患。
(1)“重營銷、輕研發”。東鵬飲料核心競爭力建設還存在欠缺。根據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2020年6月,東鵬飲料的宣傳推廣費用為4.37億元、5.43億元、4.3億元、1.59億元,分別占當期總營收的52.92%、56%、43.74%、35.2%。
而同期,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22億元、0.22億元、0.28億元、0.15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0.76%、0.72%、0.67%、0.62%。在東鵬飲料59項已獲得授權的專利中,有57項為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而涉及到發明類的只有2項。
圖/網絡
“輕研發”直接導致了各家功能飲料的味道都差不多,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東鵬特飲并非無可替代。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存“功能飲料”相關企業共1.4萬家。其中不乏知名玩家,更有諸多“跨界玩家”下場,如統一的“夠燃”、伊利的“煥醒源”、安利的“XS”等,東鵬特飲的地位堪憂。
(2)產品單一、銷售區域單一、銷售模式單一。這三個單一也是東鵬特飲未來發展的極大阻礙。在公司產品上,東鵬飲料也以東鵬特飲為核心,東鵬特飲的營收占比常年占據90%以上。
根據招股書顯示,能量飲料作為東鵬飲料的主導產品2018-2020年分別貢獻收入28.85億元、40.03億元及46.55億元,占東鵬飲料總收入的94.99%、95.11%及93.88%。
在銷售區域上,東鵬飲料的主戰場還是局限于廣東省。根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廣東地區產生銷售額18.46億元、25.2億元、27.51億元,收入占比分別為61.1%、60.12%、55.74%。
在銷售模式上,作為老牌飲料企業,東鵬飲料的銷售主要依賴經銷商模式,忽視直營渠道。根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公司經銷收入的占比分別為97.57%、97.30%和97.38%,而直營收入占比分別為0.35%、1.16%和0.97%。
盡管隱患重重,但東鵬飲料已經率先來到了資本市場,為了穩住千億市值,東鵬飲料該做什么呢?
「潮汐商業評論」認為或許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研發投入,爭取在口感、產品成分、產品功能、外觀設計等方面得到突破,形成專利“護城河“。
二是引進“互聯網營銷”,建立品牌形象,縮短消費者距離,拉攏年輕人。例如網紅品牌元氣森林、三頓半等都是利用互聯網營銷實現快速發展。
三是橫向擴充品類和銷售地域。目前,東鵬飲料僅憑著一款“東鵬飲料”打天下,在短期內確實有利于提升效率、精準投放資源、有效控制成本,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是不利的,現在消費升級,“無糖風”盛行,公司也應該跟上時代潮流,創新產品線。另外,公司也要加速鋪設北方市場銷售渠道,改變北方的消費者只知有“紅�!倍恢小皷|鵬特飲”的情況。
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里,包括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天風證券等13家分析機構對東鵬飲料的股票給出了“增持”或者“買入”的評級。
吃過午飯回公司的小陳,慣性地從超市貨架上拿了瓶紅牛,他笑說“習慣了”。
商業就是如此。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