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陷入困局,黃光裕“真快樂”嗎?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老刀
一方面,蘇寧易購引入戰投,張近東終于在創業31年之后,離開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而另一方面,老對手黃光裕在出獄之后,動作頻繁,并且聲稱要在18個月之后,重回電器零售行業老大的位置。
似乎,此消彼長,國美的機會來了。
甚至有人這樣戲謔地說,黃光裕在獄中12年,出來之后至少還有一個現金流充沛的國美。可張近東辛辛苦苦這么多年,最后還得把蘇寧拱手讓人。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01
黃光裕出獄概念結束
國美股價跌到九毛
2020年7月,國美長期衰退之下,股價已經跌到1.32港幣左右,黃光裕終于結束了12年的牢獄生涯,王者歸來重新掌權,一時間山呼海嘯,花團錦簇。
網上寫的文章,造成了一種假象:大家紛紛希望,這個中國家電零售業曾經的弄潮兒能再創輝煌。實際上,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的Z世代們,對于黃首富的故事知道多少,值得打個問號?
但這并不妨礙國美迎接希望高潮的到來。這種情緒的頂點,是2021年2月,黃光裕出現在元宵節的團拜會上,首次公開講話“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企業恢復原有市場地位”。在豪言壯語之下,國美股價一度沖到2.34港幣,市值達到513億港元。
如今,黃光裕的豪言壯語已經過去5個月,國美恢復市場地位的任務,完成了多少呢?市場給出的反應是,截至7月8日收盤,國美零售股價0.9港元,相比去年同期跌幅達32%,截至目前,國美市值達226.41億港元,與前不久的高峰相比,跌去了一半多。
網上曾經流傳一個段子,說國美最終變成了黃光裕出獄概念股。現在,牢獄生涯結束了,國美還有什么概念?走過34年的國美,正面臨一個巨大的疑問:王者歸來的黃光裕,能否托起一個江河日下的國美?
02
打價格戰,
國美已經有心無力
4月下旬,黃光裕發布親筆信宣稱以“真低價”取勝;5月1日起,國美率先發起“價格戰”,以五一放“價”和520“價”給你等,作為征戰618的預熱。
國美不久前公布的戰報稱,新國美為代表的“真快樂APP”全網DAU(日活躍用戶數量)同比上一年增長189.11%;全網新增訪客量總占比達78.83%,同比上一年增長114.3%。不過,國美即便率先以“低價”入局,戰報看似可圈可點,但其仍未在電商平臺中搶占有利競爭的用戶流量。
根據星圖數據檢測可知,6月1日至6月18日,全網的GMV為5784.8億元,同比增長26.5%,其中,淘寶、京東及拼多多如同往年分列排名前三,期間京東的GMV超過30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國美的GMV為1126.3億元。
618期間“淘京拼”的DAU最高值分別為39508萬、15380萬及約3000萬(未公布詳細數據),國美CFO方巍在6月30日的媒體采訪中表示,“‘真快樂’的DAU現已突破百萬,達到200-300萬水平。”但是這個數字距離頭部電商平臺相差甚遠,甚至僅為最近陷入窘境的蘇寧易購618期間的790萬日活的1/4。
分析人士認為,國美戰報的增速高并非代表其銷量也高,因為沒有基數的增速都是沒有價值的數據,甚至其真實性存疑。
國美公布的618“戰報”若是同比自身看著亮眼,但問題在于國美僅告知日活(DAU)及訪客(UV)占比,并未公布具體的營業額。
國美在國內零售及電商市場的體量太小,不僅遠遠落后于京東、天貓及拼多多,更落后于不被市場看好的老對手蘇寧易購。要是國美在國內的電商市場里增加了1%的份額,那么其營業額也會增長不少,所以比起別的小目標,想盡辦法增加市場份額才是國美亟待提升的重點。
筆者以為,當下的國美已經打不起價格戰,原因至少有兩點:
第一,國美的體量規模、市場占有率已經很小,沒錢燒。從國美的股價到國美市值可以看出,國美不及蘇寧易購的一半,更加比不上京東。國美雖然沒有遇上像蘇寧那樣資金鏈斷裂的重大事故,但是“國美并不富裕”,這是肯定的。
第二,如果國美一旦挑起價格戰,必然會遭到京東,拼多多甚至是蘇寧的狙擊。打價格戰,國美必然不是電商的對手。要知道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已經持續搞了一年多。
所以,黃光裕出獄之后,面對的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國美,跟十多年前財大氣粗的國美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03
向海龍閑掛
“真快樂”玩了個寂寞
去年8月,原百度副總裁向海龍進入國美操盤電商業務,第一個動作就是將原本的國美商城改名為“真快樂”。
據國美介紹,“真”是指真選,嚴選商家和真選商品;“快”則是指準時達、快送;“樂”是指打通線上線下,構建一個消費者、商家“娛樂買、娛樂賣、分享樂”的平臺生態。
這樣的解釋很顯然有些語焉不詳,云里霧里,誰都知道要娛樂化,要社交化,但是具體怎么做,做什么,模式是什么,好像國美對此次雷聲大雨點小的線上化進程并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
當時,向海龍解釋,“國美這個名字仍存在,但更多是專注賦能零售。不是‘去國美化’,而是更強化平臺功能。在‘真快樂’平臺上,不但能提供給消費者電器類產品,還能提供更多其他品類商品,滿足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
有人說,真快樂可能是國美想模仿拼多多,從社交的角度切入零售,但拼多多依托的是微信的流量入口,真快樂吸引用戶的賣點在哪里?
一些消費者表示,改名后的國美App顯得不知所云,無法讓人將其與購物平臺聯系起來,甚至有國美商城老用戶表示,都不好意思把改名后的“真快樂”放在桌面上。
到目前來看,國美的“真快樂”似乎并沒有具體的戰略方向和實施策略。到底是以社交為切入,還是打造與工廠深度捆綁的專屬電器零售平臺,國美現在有點騎虎難下,真快樂成了個四不像,半年時間,似乎玩了個寂寞。
另外,據媒體報道,去年8月份高調引進,擔任國美零售副總裁、國美在線公司CEO的向海龍,目前已處于“脫離工作”的“掛職”狀態,僅保留了年報中高管介紹和內部審批流,或已經事實上從集團離職。
向海龍在近期接受媒體專訪時,也均以前百度高管與投資人身份露面,不再提及“國美”相關內容。
04
國美應該怎么辦?
互聯網時代跟傳統媒體時代最大不同之處在于:互聯網幾乎具有永恒的記憶。你曾經說過的每一句話被記錄下來,N年后,依然能夠被所有人翻出來。
黃光裕在今年3月份說過的18個月目標,被網絡媒體鋪天蓋地的記錄了下來。18個月之后,國美到底怎么樣,成為檢閱這位曾經的零售狂人,是否還一如當初那般強悍最重要最有說服力的試金石。
筆者以為,當下的國美,需要恢復元氣,第一步的目標并不是奪回老大的位置,而是要如何迅速回歸到主流戰場:
第一,線上端沒必要玩概念。如果沒有清晰的可實施的新戰略和新戰術,就完全沒必要搞什么虛頭巴腦的社交玩法,沒有意義且浪費資源。如果線上端沒有更好的思路,那就維持現狀,一方面做好服務(及時的應答、及時的發貨及配送),一方面做好產品運營(有競爭力的產品價格,有選擇性的爆款產品吸引人氣)
第二,深耕線下,提升每一個門店的盈利能力。線下一定是當下國美的主戰場,門店也是它的優勢資源。優化店面的資源配置,線下店面與線上平臺盡快同步。盡可能減少不盈利的門店占比,同時提升門店的營銷能力和盈利能力。
第三,在營銷策略上,不要發動全面的價格戰,并且要避開主流的促銷時間節點(比如618、雙十一),避免與電商正面競爭。
在非主流的促銷時段,聚焦某一到兩個品類,比如說電視,或者空調,跟該品類當中的主流品牌工廠形成排他性的獨家戰略合作,整合工廠端的資源,聯手以獨家定制式的爆款產品,作為撬動市場的“鋒利小刀”。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