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維往事:昔日“豆奶大王”失去的20年
陪著90后一起長大的維維豆奶,如今迎來了重大變革。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了解到,7月12日晚,ST維維(股票代碼:600300)發布公告顯示,新盛集團將通過協議轉讓取得維維集團持有的公司2.16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2.9%。
轉讓完成后,新盛集團將成為維維股份的控股股東,徐州市國資委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可以說,「豆奶」這個行業,基本是維維培育起來的。1997年維維的銷售額就做到了13億元,稱得上當年數一數二的消費品牌。
然而從2000年上市后,維維集團開始在房地產、白酒、煤炭、礦業、醫藥、金融等領域進行布局,不過跨界幾乎都以失敗告終。
伴隨一代人成長的“豆奶大王”維維曾一度占據著國內80%的市場份額,而如今主業豆奶的天花板被“捅破”了,跨界的副業進一步拖累了自身品牌。
結局令人唏噓,維維豆奶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01
9億,昔日豆奶大王易主
賣地賣酒之后,維維集團把自己也賣了。
根據協議,新盛集團將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取得維維集團持有的ST維維2.15688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2.9%,轉讓價格為4.26元/股,合計約9.188億元。
本次股份轉讓前,維維集團持有上市公司約2.66億股股份,占總股本15.91%。本次轉讓后,維維集團將持有上市公司5026萬股股份,占總股本3.01%。
而新盛集團此前已持有維維股份2.84億股股份,本次轉讓后,新盛集團將持有近5億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9.9%。
目前,本次交易已經獲得徐州市國資委于7月8日下發的《關于協議收購維維股份12.90%股權并取得控制權的批復》同意。
維維表示,本次交易意在為上市公司引入具備國有背景的控股股東,優化上市公司股東結構,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利益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維維就曾向新盛集團轉股求生。公告顯示,2019年8月7日,維維集團向新盛集團轉讓其所持有的公司2.84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7%。
此次股份轉讓前,ST維維無控股股東,亦無實控人。本次轉讓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為新盛集團,實控人將變成新盛集團的全資股東徐州市國資委。
上市21年來,維維股份一直表現平平。去年凈利潤4.4億,還主要歸功于出售一公司股權產生投資收益和子公司濟南農牧、六朝松、寧夏東方被當地政府征收土地產生資產處置收益。
更雪上加霜的是,維維股份曾被維維集團連續3年占用資金。
2021年3月,維維股份發布公告稱,經江蘇監管局查明,2017-2019 年期間,維維股份或其子公司維維六朝松面粉產業有限公司、維維糧倉糧食儲運有限公司通過支付貨款的方式將資金劃轉至6家中間方,再通過中間方將資金劃轉至維維股份當時的控股股東維維集團。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維維集團占用維維股份的資金依次為7.02 億元、8.96 億元、11.53 億元。
沒能讓維維股份擺脫退市命運,維維集團只能選擇轉讓給國資。
雖然提起維維,消費者第一印象是維維豆奶,但事實上,維維集團早就進行了一系列布局。2018年,維維股份營收占比最大的業務就是糧食初加工。從營收構成上來講,糧食產業已經成為維維集團的主要業務板塊。
目前,維維股份發展戰略為“生態農業、大糧食、大食品”。業界也普遍認為,引入國資背景的大股東,有利于維維集團增強企業的融投資能力,加速推進糧食板塊資源的整合。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主營業務不振、多元化業務失敗導致維維股份業績增長接連受挫。隨著消費不斷升級,豆奶出現了不少的可代替品,即便國資入股,維維股份想要重回巔峰也并非易事。”
02
多元跨界“迷失”
自1992年開始,維維連續15年把豆奶廣告打到了中央電視臺及各級衛視最黃金的時段。“維維豆奶,歡樂開懷”,這句廣告語曾響徹了大江南北。
昔日招股書中的維維股份,也曾風光無限——“目前本公司總占地面積281.771畝,具備年產17.8萬噸豆奶粉的能力,是國內知名的‘豆奶大王’。”
然而“心高”的維維從來沒有把自己局限在「豆奶」里,很早就開始跨界拓展商業版圖。
觀潮新消費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維維集團先后曾在房地產、白酒、煤炭、礦業、醫藥、金融、糧食業等領域進行布局。
維維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2000年上市。一直走多元化發展之路的它,上市兩年后就試圖從豆奶粉延伸到液態奶,并通過最快的投資并購等方式在兩三年間,將全國近40家乳業公司納入自己的版圖中。
除了一連串的投資并購外,維維還推出了自己的牛奶品牌“天山雪”,并進行過大規模的推廣。但彼時牛奶行業已經被伊利、蒙牛、光明三分天下,天山雪也沒能復制豆奶的火熱成為維維的另一張王牌。
隨后維維的多元化發展就更讓人看不出路數,進入了和主營業務完全沒有任何關系的礦業。
2003年,西部礦業與維維集團等9家機構投資者簽訂定向增資擴股協議,維維集團以每股3元的價格入股西部礦業,以9615萬元的代價持有西部礦業10%的股權。次年,又受讓塔城邊貿商城持有的3%股份。至此,維維成為西部礦業第三大股東。
但在2006年,股份又被全數轉給上海安尚實業有限公司。投資礦業沒有止步。2009年,維維發布公告稱,子公司西安維維資源有限公司擬以現金出資1.96億元收購烏海市正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51.001%股權。
2011年,維維股份宣布,旗下子公司內蒙古烏海市正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以3.9億元的價格,收購烏海市中榮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西部煤化100%股權。
礦產進行火熱的同時,維維還“醉心”于白酒,并重點發力多年。2006年,維維股份受讓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38.27%股份,成為雙溝酒業第一大股東;2008年,維維茗酒坊成立;2009年,維維股份以51%的股份控股枝江酒業,維維全資白酒品牌維維川王酒問世;2012年,維維耗資3.58億元收購貴州醇55%股權。
2012年-2017年,維維股份白酒板塊營收從18.6億元下降到6.57億元,并呈逐年下滑態勢。據維維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其白酒業務為僅次于固體飲料的第二大主營業務,但其營業收入同比減少超過30%。雖然多年發展不盡人意,但維維至今都沒放棄白酒業務。
其他跨界也是如此,從2007年開始,維維就在倒騰房產,一直到2013年還不死心再度進軍,可終沒成氣候;2011年,維維收購了一家煤化公司,次年該公司虧損2000萬元;2013年,維維涉足茶類業務,以7650萬元收購了湖南省怡清源茶葉有限公司51%的股權,但在2014年后,維維股份的茶類收入開始持續下降。
幾年折騰下來,跨界頻頻“失足”,維維也發現了問題。直到2016年,維維股份開始剝離其他業務,后聚焦“糧食、食品”主業。然而昔日豆奶大王輝煌不再,市場也換了天地。
03
維維往事
1992年,崔桂亮迎來了自己的而立之年。在碾米廠干了11年的他,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做到了廠長。但崔桂亮突然厭倦了這種日子,想去干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
崔桂亮學的是糧食專業,一直有想對糧食深加工的念頭。很快,一種新型食品——維維豆奶粉問世了。
上世紀90年代初,一部曾創造了收視神話的電視劇《渴望》登陸徐州熒屏。敏銳度極高的崔桂亮揣著企業全部家底10萬元來到徐州電視臺,買斷了特約播映權。一個月后,當《渴望》橫掃千家萬戶熒屏時,維維豆奶隨之名聲鵲起,銷量也是持續上升,1994年就達到了5億。
嘗到廣告甜頭的崔桂亮一鼓作氣,1994年,在持續進行10多個小時的投標會上,1億元拿下了央視1995年黃金時段廣告。當時,中央電視臺第一個億元標王就是維維創造的。
到了1997年,維維豆奶的銷售額達13億元,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70%,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豆奶大王”。并且,在此后連續十多年占據市場第一。
崔桂亮把一粒豆做成了大生意。2000年維維股份成功上市,市值達到66億,它是當時食品飲料行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一時風光無限。
坐上豆奶行業的頭把交椅,維維豆奶“飄了”。也是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維維開始把目光看向和主營業務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但多元化跨界和延伸消耗了維維大量資金,且大多布局都是在資產高負債率的情況下實施的,主營業務不斷被弱化。
在維維股份“不務正業”的幾年里,豆奶及其所屬的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的發展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先是露露,1998年,露露的總營收為5.5億,只有維維的一半。然而始終專注于植物蛋白,2015年露露的銷售總額已達27億元,凈利潤4.63億元;更不要說,從瀕臨破產到營收達百億的六個核桃;市值破2000億的伊利等。
而維維,2000年扣非凈利潤達到了1.12億元后,除了2002年,其主業利潤再也沒有超過1億。
雖然傳統植物蛋白企業一度陷入產品創新疲軟的困境,但在近年來植物基概念火熱下,新的品牌正在崛起。伊利、統一、娃哈哈、農夫山泉、維維、黑牛、北大荒等巨頭也相繼入局植物蛋白飲品市場。
這些新入局的品牌顏值更高、營銷理念與策略更入時、適用場景更寬泛,也自然更受消費市場和資本的喜愛。
維維集團也曾努力過,2015年,在意識到新的市場需求后,維維豆奶升級換代推出戰略新品液態豆奶;2017年,推出了一款“逗”系列罐裝豆奶;2019年,還請來了高圓圓擔任維維豆奶的形象代言人等等。然而,對已經掉隊的老大哥來說,這些遠遠不夠。
還值得注意的是,維維股份近年來也經歷了多次股權變更。2014年至2018年間,崔桂亮幾退幾進,雖有少許股權但已不是維維的實際控制人。出現資金風波后,維維再度發生股權變動,已無實際控制人,直到這次徹底易主。
維維豆奶曾是一代人的童年美好回憶,可停滯20年后已不再“開懷”。
04
結語
從豆奶市場情況來看,維維豆奶市占率大幅下跌。《2019-2025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維維豆奶的市場占有率僅有0.51%。
維維2020年年報中表示,上市公司已持續精耕豆奶領域逾30年,“維維”品牌深入人心,“維維”產品廣受青睞,維維豆奶更是行業內標志性產品,多年來,始終保持行業領頭羊地位,產銷量連續多年名列行業第一。大豆作為“植物蛋白之王”,維維作為“豆奶大王”,市場前景廣闊。
現在的維維已不再是“豆奶大王”,老牌同行縱橫壁壘加深,植物蛋白大潮下,新秀也不斷崛起。維維不管是在產品上還是營銷上,都沒有太多創新和記憶點。
21年間,維維把豆奶、牛奶、白酒、煤炭、地產、茶、糧食等都折騰了一遍,最后發現“最厲害”的核心競爭力還是豆奶。
2000年6月,維維股份以每股10.28元上市,市值達到66億元。而今截至發稿,維維股份總市值67.88億元。
兜兜繞繞又回到了起點,但可能維維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到底錯失了什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