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兩千六,收到一具尸體:6000億的寵物市場水有多深?
“如果有朝一日動保法完善了,我們都是那壘城墻的一塊磚,保護著往后余生 數以萬計的毛孩子們。”
——siri的媽媽亞瑞蒂奧
“我沒想到那一面竟然是最后一面,不然我死也不會讓人把它帶走。”7月12日,微博網友@亞瑞蒂奧因愛犬Siri在托運中意外死亡而發出數條微博,淚訴求助。
此前,大學畢業的亞瑞蒂奧為了將Siri從南京帶回貴陽,聯系了一家寵物托運服務商“廣州幫幫”。雙方協商,后者為其提供寵物航空托運服務,價格2600元,定金400元。
但到約定時間后,亞瑞蒂奧最終只等來了一具發臭的尸體。
據后來工商局工作人員確認,金毛Siri是被寵物托運機構弄去了大巴車的行李箱,然后被活活熱死的。
空運變陸運,還是高溫缺氧的行李艙,這一事件在微博引發熱議。加上托運公司前期拒不道歉,甚至揚言要對亞瑞蒂奧進行威脅,其惡劣囂張的態度點燃了眾多網友的怒火:
“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你”“為金毛Siri發聲”……
但鮮有人知的是,這些呼聲背后,其實只是整個寵物市場亂象頻生的一個縮影。
01
百倍價差之下的真假空運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寵物市場的發展肉眼可見。Euromonitor數據顯示,1999-2005年,中國寵物數量5年增長了21.6%。
也正是這一年,寵物托運行業開始興起。
行業發展初期,托運行業服務的大多是貓舍狗舍繁育出的純種寵物貓狗,托運價值較為昂貴。加上養寵家庭大多布局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武漢這五大寵物城市,寵物托運一般的方式就是空運。
但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養寵人群快速擴大,地域分布逐漸分散。而相應的航空路線各有限制,對托運寵物種類、重量要求不一,寵物專車、寵物巴士等陸運業務逐步出現。
空運與陸運之間的成本差,尤為巨大。金毛siri事件的幫幫寵物托運就在事后發布消息表示,空運一只寵物300公里需要2300元,但跟大巴車廂走幾乎零成本。
如果悄悄將空運訂單偷換為陸運,一趟10多只寵物的運輸,能夠純賺20多萬。
馬克思就談到,“當利潤達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于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時,他們敢于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以至于,假空運真陸運的經營方式,一直在寵物托運行業中悄悄存在。
筆者曾有過一次寵物托運經歷。當時,托運平臺告知,可以代辦動物檢疫證明、代辦寵物托運登機手續、包送上機、專人接送,甚至表示“你放心,我們在機場有關系的”。
為了做到對寵物實時監控,筆者最終強調不用空運,而是搭乘有監控直播的寵物專車。
一天之后,相關工作人員打來電話,原本在城區領取寵物的約定,最終更改成為了機場,并且強調需要繳納50元機場自提費。
不明所以的操作。
事后,一位業內人士猜測,這樣的行為可能就是假空運真陸運。也即是說,同一輛巴士運送到機場的寵物,他們的主人可能提交的是空運訂單。
這一操作,基本找不出漏洞。畢竟,托運方如果謊稱寵物已登機,之后的一切行程,主人便無從得知。
但金毛siri的假空運有一個明顯的bug。根據亞瑞蒂奧提供的信息,金毛Siri是提前一天被接走的。
這實則是黑心托運商陽奉陰違的把戲,為了讓先出發走陸路的寵物能跟坐飛機的主人同時達到目的地,從而制造寵物是通過空運來到主人身邊的假象。
▲托運商假借辦手續為名提前接走Siri
很不幸的是,即便是走了陸運,金毛Siri也沒能坐上基礎設備較好的寵物專車,而是被無情地塞進了大巴行李艙。
不知道這一趟的生離死別換來的400元定金,能讓廣州幫幫的員工分到多少年終獎。
02
痛點難消的寵物食品與醫療
iiMedia顯示,預計到2023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接近6000億元,但最顯著的領域還不是托運。《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從寵物消費結構看,寵物食品和寵物藥品的消費滲透率最高。
越有錢的地方,越有江湖。
作為寵物市場消費主力的90后鏟屎官們,對自家寵物們的口糧,無疑是舍得下金的。真正做到了“我?添加劑地溝油都無所謂。我的寶貝?純天然無添加呵護到位。”
2021年開始,精細化養寵的特征更是開始逐漸顯現。相比從前傳統的谷物及肉副制品作為原料出產的糧食,天然糧、有機糧受更鏟屎官們喜愛。
膨脹式增長的需求同時也催生了市面上魚龍混雜的產品,在尚未建立起統一標準體系的不成熟市場里,唯有流量變成了硬通貨。
實不相瞞,有幾個新手鏟屎官沒踩過流量的坑?筆者也買過一整箱的”瘋狂的小狗“。對,就是被上海315消保委拎出來點名的那個網紅狗糧品牌。
▲全網爆款”瘋狂的小狗“被檢測出玉米赤霉烯酮毒素,據悉來源多為霉變玉米
那時候還是新手鏟屎官的我,對狗糧毫無研究,買狗糧的過程僅僅只是——1.打開某寶 2.銷量從高到低。
哪家銷量最好,就買哪家的糧,跟著大部分人一起買,幾乎是每個鏟屎官都走過的路。
哪怕如今的我已經成了知識豐富的資深鏟屎官,也只能說不再是他們的受眾而已,因為永遠都會有割不完的新手韭菜們給流量主收割。
“現在的寵物食品市場崇尚風氣的不是做一款真正好的糧,而且做一款能讓大部分消費者看起來覺得好的糧。”資深寵物博主狗子哥說,”整個市場到現在為止唯一的營養指標只有一條美國AAFCO,而且合不合格都能賣。“
寵物食品質量問題,直接將寵物引導向了這個灰色產業鏈的下一環,寵物醫療。作為寵物消費滲透率第二的板塊,寵物醫療市場規模在2020年超過了2400億。
隨之激增的,還有與之相伴的寵物醫療糾紛。
不同于寵物商品的可復制性,寵物醫療服務的增長表現則是完全跟不上市場的醫療需求,寵醫業內行醫制度的不嚴謹與寵物醫療人才、技術的空缺,導致醫療糾紛頻頻出現。
比如株洲一只小狗絕育手術之后死亡,而主刀的寵物醫生被動監所驗證無證行醫。
▲主刀者無證行醫至狗死亡
“銷售藥品的提成,直接關系我們下個月能領多少錢”在寵物醫院工作的微博網友Sams說道“不乏有老板急著招人賺錢,讓實習生們一邊上臺一邊考從業資格證。”
“價格不透明”、“醫生資質不透明”和“醫療責任舉證認定難”是寵物醫療消費的三個痛點。
和人類醫療不同,由于寵物醫院不屬于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范圍,并不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純屬營利性質機構。
同時我國目前的寵物醫療行業并無專門的定價標準,行業自身的指導性政策亦尚未出臺,使得寵物醫院對其藥品、醫療服務幾乎等同擁有自主定價權。
此外,寵物在實際醫療過程中又并不像人類具有自主表達的能力,一切由寵物醫生給出判斷與治療方案。這客觀上為出現亂治療、亂收費的現象提供了滋生條件。
且《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提到,近年來,我國寵物醫院數量雖增加不少,但業內具有足夠的專業醫療水平,且為具有連鎖經營資質的寵物醫院數量占比尚不足10%,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寵物醫療行業的人才缺乏有關。
中金證券之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測算指出,當前,我國寵物行業整體人才需求量約為37萬。
2018年,全國有近10萬人取得執業獸醫資格,其中執業獸醫僅約7萬人。盡管國內執業獸醫的數量在逐年增加,但人才缺口短期內依舊難以補足。
本就資質不齊的市場內出現醫療糾紛時,更沒有針對寵物的驗傷鑒定機構,沒有相應的理賠權責認定標準。
鏟屎官們維權之路壁壘重重的情況之下,寵物醫療糾紛維權或成為社會新矛盾。
03
粗放式增長的寵物市場
需要一場重塑洗牌
根據近期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的《2021寵物行業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的獨居成年群體規模將接近1億人,而養寵(犬貓)人群數量則達6294萬人(超50%)。
同時,寵物主為愛寵花錢的意愿愈發強烈,隨著寵物家庭地位的攀升,寵物主們的單只養寵年消費已經占到了可支配收入的20%左右。
此趨勢下,寵物消費領域將迎來整體升級。
但這個行業發展過于快速。要知道,上世紀90年代,中國市場才開放養寵物,在此之前的養寵甚至要向周圍鄰里確認同意簽字。
但二三十年的發展,中國寵物消費達到6000億,貓狗數量也居于全球第一。
野蠻生長之下,寵物市場并沒有建立起正規、嚴格的市場監督和管理系統,更沒有明確市場標準。連目前寵物行業中的最高守則——新版《寵物飼料標簽規定》也僅僅是中國農業部2020年才出臺的新規。
這意味著,在此之前,寵物們每日所需主糧的原料組成,營養數據幾何,便都是憑著商人的良心去寫罷了。
無監管無責任,市場信息不透明,幾乎成為了整個寵物行業市場常態。
“我們在物質上富養它們,它們在精神上供養我們。”成為了大多數鏟屎官的共同認知。
但鏟屎官們急劇增長的需求在無甚監管的市場內早已遠超其基礎設施、技術人力、相關法規的發展速度。
整個行業市場勢必亟需重新洗牌,建立起一套良好的市場生態,促力市場的健康發展。
如何在行業內良心與利益斗爭所致的亂象之下保護好毛孩子們的安全,整個市場和鏟屎館們還任重道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