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制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后果自負!)
回顧剛剛走過的2012年,零售業一路坎坷,各實體零售巨頭更是苦不堪言。家樂福關閉6家在華門店、人人樂關閉在華8家門店、李寧匹克關閉超過1000多家門店。2012年下半年至今,沃爾瑪關閉4家門店。今年1月,卜蜂蓮花北京草橋店宣布關閉。近日,國美宣布全面退出香港市場等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縱觀國內外零售業發展的歷史可知,消費者是引領零售業發展的最關鍵因素。零售業每一次新業態的出現、更迭、渠道的開拓,都伴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改變。以美國為例,伴隨著GDP的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百貨、購物中心、超市、專業連鎖、便利店、折扣店、會員店、電子商務等零售業態相繼出現。
我國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GDP總量有了大幅的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進一步提高,東部沿海地區人均收入甚至超過了1萬美元。居民消費從對產品“量”的需求轉變到“質”的需求,并逐漸向“服務、體驗”的需求轉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呈現出個性化、特色化、服務性、多樣化的特征。
伴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改變,我國零售業行業細分將成為必然的趨勢,特色化、高端化、服務性將成為零售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因此,特色百貨、高端百貨、高端超市、一體化購物體驗的購物中心必然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轉型過程中,國內零售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優勢,細分市場,精準市場定位,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改變。
與此同時,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城鄉二元化結構,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的狀況突出,這為我國零售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三四線城市居民收入逐漸提升,市場需求開始釋放,這將成為我國零售業藍海地區。加速渠道下沉,布局三四線城市,在避免一二線城市激烈競爭和高企經營成本的同時,零售企業可以快速占領三四線市場,分享三四線城市需求釋放下的市場蛋糕。
前瞻網指出,除了特色化、渠道下沉外,電子商務也是傳統零售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電子商務以全新的業態,突破地域、時間的限制,打破了傳統營銷渠道、價格體系,通過低廉的成本以及持續的價格促銷,實現規模的快速提升。未來,實體零售店“觸電”將成為發展的趨勢。
前瞻網發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熱點行業追蹤分析報告》指出,收入水平的提升、科技的發展、零售經營管理方式的創新是引領零售業發展的三個主要因素�?梢灶A計,2013年我國零售業將迎來變革的關鍵時期,零售業價格體系、營銷體系、經營管理模式在居民消費習慣出現明顯改變、行業競爭日漸激烈、經營成本不斷提升的基礎上出現改變。
資料來源:前瞻網《2013-2017年 中國零售行業業態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百度報告名稱可看報告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