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約稿的標題,我突然想起這句話,瘋一樣的看了麥克阿瑟在國會和西點的講話。
他講:責任—榮譽—國家。
他講:你所率領的是哪一類士兵?他可靠嗎?勇敢嗎?他有能力贏得勝利嗎?
他講:當我想到他在災難中的堅忍,在戰火里的勇氣。在勝利時的謙虛,我滿懷的贊美之情不禁油然而升。
他講:在數十次戰役中,在上百個戰場上,在成千堆營火旁,我親眼目睹他堅韌不拔的不朽精神,熱愛祖國的自我克制以及不可戰勝 的堅定決心,這些已經把他的形象銘刻在他的人民心中。
麥克阿瑟講的他,是美國士兵,又何其驚人的精準形容了我們零售人啊,又如此契合我們要探討的,曾經給與我們許多幸福感的大賣場啊。
我印象中的大賣場,是沈陽第一個家樂福,在沈陽北站的東南角。時年,沈陽北站附近改造正酣,如今的北站金融商貿開發區還沒有模樣,惠工廣場周邊一片低矮的棚戶區。北站家樂福曾經是多少人的夢想所在,明亮的賣場,滿目的商品,標準化的收銀線,這僅僅存在于電視中的場景,來到我們身邊,甚至很多人是懷著朝圣的心情去的,買回來的東西仿佛也帶有一絲大洋彼岸的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大賣場的春天植根于苦苦壓抑的消費熱情,大賣場進入中國的二十年,也是中國人消費力和消費欲蓬勃發展的二十年。大賣場帶給中國消費觀念的轉變是顯而易見的,從柜臺兩端的你買我賣,到偌大賣場的自由擇取,這是顛覆性的,這不是溫和的改良,而是狂野的革命。大賣場來了,帶著西方的規矩中的閑散,卻演繹出了中國式無序中的野蠻生長。
與其說今日大賣場模式遇到了困境,莫不如說大賣場的往昔太過舒坦。正所謂溫柔鄉是英雄冢,二十年間,各種業態競相登場,中國零售行業幾輪洗牌,百貨蛻變,購物中心橫生,社區商業蓬勃,便利店斜刺里殺出,而反觀大賣場,又在做什么?拿曾經的心頭好沈陽北站家樂福來說,這許多年,風雨淪落的不僅僅是你如今小的可憐的物業,還有你對顧客的真誠和商品的層次。
不要怪罪電商兇猛,大賣場的困境在規劃初期就是注定了的。購物中心龐大的體量和綜合能力,讓大賣場僅僅能作為一個主力店的存在就是很完滿的結局,更遑論獨體成店。消費需求的理性化、碎片化、隨意化更加讓大賣場這種一站購足變成了一個可笑的命題。當年引以為傲的大而全、棒產品、低價補差如今僅僅能夠吸引到的是白首老人。大賣場高企的超外租賃反哺超內毛利損失的模式在如今泛濫的商業地產大潮下,還能堅持多久?失去了高質量的洶涌人流后,還期望有多少堅定追隨者為超外寸金的寸土買單?當你頻繁變價,各種欺詐,臨期商品促銷卻不說明;當你為了降低損耗,以次充好,將過期肉品做成香腸;當你不顧媒體抗議,狂妄自大的把顧客合理索賠置之門外的那一刻起,你的悲劇劇本就已經寫好,這幕戲一直會演到謝幕,導演主演都是你,只是你尚不自知。
老兵大賣場,你輝煌過,自豪過;你被需要過,被贊嘆過。這紛繁的零售地,你來過,走過。此后一段時間,你依然還會在,不過主角已換人,你且守著那寸小的天地,漸漸老去,走向凋零……
請讓我們為后來者鼓掌,誰管它是購物中心、便利店亦或是社區商業020,走著瞧。
江山待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再見,大賣場。
likeshouyi- 該帖于 2014-10-28 15:0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