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周三又有原創了?
這是一篇聯商網的約稿,但由此論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你知道嗎,家樂福要進軍’便利店市場‘了,Ta的便利店品牌叫’Easy Carrefour‘。
‘危’與‘機’總是相伴的。
文/吳明毅
先說點閑話。說實話,若不是本期約稿,我真不知道家樂福要‘轉戰便利店’戰場了,突然有種《桃花源記》中‘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感覺,在感到汗顏的同時,更伴有一聲嘆息,因為,這個決策也許正式敲響了大賣場的‘喪鐘’,暗示著我們:曾經風云一時的‘超級市場’已進入倒計時,但這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
曾經輝煌一時的家樂福已逐漸落寞
在開題之前,我想先給大家看幾張圖片。是這樣的,我有個習慣,每次要在寫約稿之前,我都先將論題拍下來分享到朋友圈,然后看看大眾都是怎么看的,因為我一直都是這樣認為所謂‘大數據’的—‘每個人都可以代表一類人,Ta的觀點也可以代表一類人的觀點。’所以,一個研究千萬人的大課題實際研究幾十人就夠了,因為在宏觀上講,我們都是‘獨而不孤’的。
而且,所謂業內人士的意見未必重要,因為他們‘身在此山中’,都被框住了。所謂經驗與專業,實質是‘枷鎖’,桎梏著他們探索的步伐,而群眾的眼睛卻一直是雪亮的,所以,聽聽他們的意見——It is very important。
消費者群體
跨界人士
業內人士
供應商代表
資深前輩
專家點評
這是我認為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幾種意見了,他們分屬各個行業,但意見卻是客觀的,由此,我們可以推算出這樣一個結論:80%以上的人對此都是不看好的。那么我也說一下我自己的觀點吧:我支持紅方,我認為前景可期。
我并非為了‘特立獨行’而做此選擇,有這兩方面的原因促使我選擇加入紅方陣營:
1、因為我對于便利店這種模式真的不了解,所以為此我是做了一番功課的,在查閱了各種資料之后,我發現家樂福選擇轉戰便利店這條路是沒問題的,而且對Ta而言,是有優勢與未來的;
2、我的預感告訴我:這個選擇是正確的,也是會成功的.不知是不是《星際穿越》給我帶來了太多的沖擊,我真的覺得‘也許感覺并不是空穴來風的,而是更高維度的暗示’.更何況,歷史無數次向我們證明‘大眾不看好的,反而會獲得極大成功’。
首先,我想先說明一下我作此判斷的依據吧,如果看完這一段你認為我的依據不成立,那么就不必往下看了,因為如果方向錯了,結果只會漸行漸遠。
我認為家樂福做出這一決策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
1、目前,我國便利店商品銷售額占當年全部連鎖零售企業總銷售額(約3.5萬億)的比重僅為6.5‰,占當年社零總額比重僅為1.2‰,而日本卻占到了6.6%、美國占到了5%,所以,便利店業態在我國擁有十分廣闊的成長空間;
2、便利店與大賣場比起來,看似只有巴掌大點的面積,但其實則是大賣場模式的提升,是超市發展到相對較為成熟的階段后,升華出來的一種模式,其對商品掌控、陳列、銷售方式、經營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的要求更高,看似門檻很低,實則門檻極高,而這些對于家樂福而言,反而不是門檻,而是優勢;
3、正如上圖中一位業內人士所言‘房租、競爭對手林立、差異化經驗、成本優勢’等因素,是便利店發展的主要壁壘,而這些對于家樂福這種巨頭而言,更是最大的機會,因為他們可以憑借其強大的資金優勢,以迅速占領市場作為‘前期戰略性虧損’的擋箭牌,迅速洗牌便利店市場,重新定義市場格局。其實,若以競爭而論,那么便利店市場可謂是‘風平浪靜’的一方凈土了,他們過得實在是有點太滋潤了,也需要一個巨頭進來攪攪局了。
所以,我認為家樂福的這一招棋是極正確與高明的,若能全力以赴、萬眾一心,那么離其‘第二春’的到來也就不遠了。
家樂福便利店品牌‘Easy Carrefour'
但機遇總是與挑戰相生相伴的。雖說家樂福在‘便利店’這塊凈土上可謂毫無障礙可言,但其最大的障礙反而在其‘自身’上。
1、古諺有云:‘船大難掉頭。’此類‘掉頭難’有時不只是因為‘船大’,更是因為‘船上的人員想不想掉頭。’家樂福是巨頭級的企業,而此類企業的管理層與員工也往往習慣了被其‘巨頭光環’籠罩的感覺,而當‘超級市場’變成了‘小小便利店’,這種落差是巨大的,而其影響不僅是在‘心理層面’上,更在其‘生理層面’上,就好比從一省長落魄成一村長,掌握的資源那可是天壤之別,當光環不在時,如何保持動力,這才是決策層該想的最大問題,即便強壓改革,但若人心不附,其結果也往往不會太成功。
2、品牌定位。家樂福在中國消費者的印象中的‘Supermarket’定位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這一定位與‘老舊’掛上了鉤,而便利店在消費者心目中卻是‘潮流與時尚’的象征,所以,如何扭轉品牌定位是成功與否的重中之重,這就要借助營銷的力量去造勢,而習慣了‘降價思維’的家樂福營銷者是否能做好‘增加附加值’營銷呢,這可真拿不準,若頭炮沒打響,再加上7-11、迷你島等潮流便利店的對比,那么,前途可就真堪憂了。
3、模式方面。便利店實質是傳統大賣場模式的升華,但其性質卻完全不同,大賣場講究‘大而全’,而便利店卻講究‘小而美’,就像業界專家所言‘便利店模式看好,關鍵是看細枝末節的差異化。’而我認為,此差異化即為‘核心競爭力’,而家樂福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我認為也許是其采購的強勢與資金的優勢,而這些卻都不能成為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而且其多年積累的大賣場運營經驗對于便利店卻并無太大幫助,所以,如何實現差異化,這應該成為決策層的主要課題。
說了這么多,也該收個尾了。我認為家樂福此舉無論結果如何,都可以說是成功的,因為這是大勢所趨,即便嘗試失敗了,對于像Ta這樣的巨頭而言,也不會有致命性影響,萬一成功了,也就皆大歡喜了。就像馬云說的那樣:‘夢想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夢想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這輯就到這吧,感謝您的觀看,咱下期接著吳話不談。
版權聲明
“吳話不談”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所有。感謝分享!如欲轉載,請事先聯系(微信號:mingyi-best)
本文首發聯商網 聯商博客,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email protected] 該帖于 2014-12-1 10:13:00 被修改過
吳話不談
(微信號:wuhuabt)
更新時間:
每周六 08:45
感謝您的支持!
我一直認為:愛好不能影響工作,因為你要對得起工資與良心。這是我的心里話,不是說的漂亮話。
最后,還是那句:
沒有你的關注,這個號連P都不是,你說是不是?!所以,衷心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