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我在聯(lián)商網上首發(fā)【一個電商操盤手的揭秘:2016年實體店崛起】,在實體零售圈轟動比較大,在電商圈也小有傳播,很多被改頭換面了。
我是希望實體零售人能找到方法,并且開始行動;可惜的是,真正深入研究“全渠道”的極少,敢往線上進攻的屈指可數(shù)。
我是沒想到,阿里這么快發(fā)聲了,承認全渠道有可能讓他們的商業(yè)模式慢慢退出舞臺,而且開始安排對策了。2016年電商對線下實體開始第二波進攻了,搶占實體店!
這篇文章,不僅僅是寫給電商圈的,也是寫給實體零售圈的,特別是中高層管理干部都需要看。危機與機會并存,時間窗很重要。
本文也是拋磚引玉,歡迎大家一起探索全渠道。
現(xiàn)在進入正文!
最近幾天,我在埋頭寫2016年的零售指南:電商對實體零售的影響,一直沒有顧顧及外界的消息。
昨天一哥們說阿里CEO公布2016年戰(zhàn)略打法了,讓我分析一下走勢。我們都是電商操盤手,對阿里的戰(zhàn)略舉動特別關心,因為高段位運營得看大勢!包括做淘寶天貓操盤的也一樣。
曾經做過天貓的友商,研究競爭對手的將帥是一個習慣,而且很重要。
馬云關于業(yè)務的講話,我們是聽一半,不聽一半,全信的話會被跳進坑里。
老陸很厲害,內功深,頂級高手,但很少對外發(fā)表業(yè)務方面的講話。
張勇像文官,但帶兵打戰(zhàn)很高明,雙11是典型案例;做了阿里CEO,是我們研究的第一對象,他的講話內容信息量大,而且是干貨,能感受到坦誠。
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創(chuàng)變未來”內部會的講話,原文我仔細看了一篇;與此同時,淘寶首頁公告欄也發(fā)表了【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2016年電商四大趨勢】。
我第一感覺,張勇商業(yè)嗅覺很靈,感受到緊張。因為他知道,阿里存在大危機,而且是商業(yè)模式上的。
張勇原話: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一個現(xiàn)狀。我們?yōu)槭裁匆獎?chuàng)變未來?外面這個世界變化得太快了。這樣一個電子商務的思維和技術,全面擁抱實體商業(yè)以后,帶來的一個最大的變化是,僅僅依靠解決信息對稱問題,而帶來用戶價值的商業(yè)模式,其實會慢慢開始退出歷史的舞臺。
精簡一下,全面擁抱實體商業(yè)以后,依靠解決信息對稱問題的商業(yè)模式,會逐步退出舞臺。
白話一下,全面線上與線下融合以后,淘寶天貓目前的商業(yè)模式,很有可能會被逐步淘汰。
實施O2O全渠道,淘寶天貓GMV可能會下降很多,沒搞好的話,天貓都可能被顛覆。
各位看官,這里的奧秘,其實真沒幾個人明白,包括天貓O2O負責人天機。
做為務實者,只說實在話,有一說一,若有得罪多包涵。
要說清楚這個危機,就必須從O2O的定義開始。
一、O2O的定義是什么?
這個定義不要小看了,很多人是沒搞明白的。
2016年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2016年電商四大趨勢】文章中,張勇說“我們始終認為O2O是一個偽命題,本質就是‘線上線下融合’,線上走到線下或者線下走到線上,”
現(xiàn)在百科對O2O的定義,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lián)網結合,讓互聯(lián)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平臺。
難怪馬云和張勇都說O2O是偽命題啦!定義都出問題了。
O2O的準確定義,就是線上與線下的融合。一個O是線上,一個O是線下,中間那個2是兩者的融合,這是非常完美的定義。
順便吐槽一下,這個準確的定義其實我在2012年就看到了,好像也是百科,不知為什么現(xiàn)在就變了。
二、全渠道的定義是什么?
實物類商品與服務類商品的O2O,大家都混著說。住宿餐飲業(yè)、生活服務業(yè)、商務服務業(yè)說自己是O2O,零售業(yè)的為了區(qū)分,就把實物類商品的O2O,叫做全渠道。
實物類商品O2O(也叫全渠道)定義,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的融合。這個定語就是渠道,我習慣用更精準的定語,即終端。
全渠道定義:線上終端與線下終端的融合。
是不是很平常呢?!其實背后很深奧!這個定義能方便理解實庫與虛庫,平銷與促銷等核心運營的邏輯關系。今天重點不在此,簡單略過!
稍微擴展一下思維,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全渠道對實體零售的意義重大。
1、能提高實體門店坪效,想想能解決坪效問題, 這是多么重大的事。
2、能降低門店選址難度,想想還能抗衡商業(yè)地產,這是多么重大的事。
3、能提高導購員效率,想想還能提高生產力,這是多么重大的事。
全渠道的實施,本質上就是對實體零售進行一場大變革。雖然對實體零售利好,但也是一場淘汰賽。
我苦口婆心的講定義,就是建立一種溝通頻道,不然雞同鴨講;大道雖然至簡,但理解程度是有層級的。
三、阿里為什么會感受危機?
阿里是渠道商,要站在消費者和品牌商的角度看問題,就會更清晰。
理論上,品牌商希望消費者,在任何一個終端(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能購買到所有的商品,而且同款同價。
道理就不講了,先記住一點:線上線下,同款同價。
我們做渠道電商的,最喜歡品牌商提供特價款,專供款,這樣就有比較優(yōu)勢。怎么打敗實體店,怎么打敗競爭對手,這一招是殺手锏之一。
反之,品牌商如果做同款同價,網上就沒有價格優(yōu)勢了,實體渠道銷量就會增多,網上渠道銷量自然會減少。
我一個月前,寫過一篇【云陽子:2016年實體店崛起】,里面談到一些品牌商,做全渠道嘗到了甜頭;有了樣板,中國人跟風一向很快,2016年實施同款同價的商家會大幅增加。
這對網購老大阿里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2016年鞋服包類目的GMV是最受影響的,今年GMV能持平就不錯了,如果沒有其它增量補充的話。
簡單而言,品牌商對全渠道理解越深,就越會堅定同款同價;而且?guī)缀跛蓄惸慷伎梢蚤_展同款同價。
用邏輯歸納一下,全渠道對阿里的危機影響有3個層面:
1、速度。品牌商實施同款同價,根本無需技術手段,只需品牌規(guī)劃手段。只要規(guī)劃想清楚,實施速度可以很快。
2、廣度。幾乎所有類目(包括家具建材)都可以開展同款同價,這對阿里的零售GMV影響比較大。當然很多類目的品牌商對終端控貨能力沒那么強,同款同價短時間做不到的。
3、深度。這個影響最大,和連接有關,線下門店如果不連接天貓旗艦店(移動端),天貓的整個商業(yè)模式就有可能被摧毀,影響之深,真不可想象。騰訊早已經布好局了,連接器是微信,可連接口袋購物微店、任意APP,當然也包括手機淘寶。老陸當年拼命推來往,不知和這個有沒有關系。
就是這幾點,讓張勇感到危機重重,盛世之下能嗅到危機,都是大才。
我仔細看了張勇談到的2016年三大戰(zhàn)役,四大趨勢和四個方向,危機的應對基本合理,唯一不足的是連接器還不夠強大。啟動中臺戰(zhàn)略,讓張建峰領軍,這絕對是點睛之作。
四、全渠道帶來哪些機會?
談這個,真是屁股決定腦袋,各個行業(yè)關注點不同。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全渠道會帶來很多機會,可能重塑零售行業(yè)新格局。大象有可能倒下,小蝦米有可能躍龍門。
我只談趨勢,不談細節(jié)。
1、做淘寶天貓的,一定要了解2016年也是阿里轉型之年。同款同價這個問題,很可能會導致淘寶2016年在聚劃算等促銷活動提高權重,這是基本面,但有可能會進行商家分級管理。另外,不要忘記張勇是很重視平銷問題的。
2、垂直電商的機會。連鎖專業(yè)店可以大力發(fā)展網上商城,做全渠道讓垂直電商有機會和綜合電商抗衡。目前還沒有一家做的好的,機會非常非常多。
3、百貨店的機會。可以看看銀泰CEO陳曉東2016年的心得,還不錯;連鎖百貨的全渠道實施,最佳時間窗口就是這幾年,將來會走兼并聯(lián)合的道路。
4、品牌商的機會。可以參考男裝女裝的一些品牌,全渠道開展的比較早,有成功案例參考。
5、個體戶的機會。加盟政策比以前好很多,盈利能力會提高;無店鋪分銷也會盛行,如:微商,合伙人等。對就業(yè)非常有好處。
還有很多很多。。。。。。大家自己打開腦洞想吧!
全渠道,不僅僅是對實體零售的變革,也是對電商的變革。說的更高大上一點,就是“消費側改革”;“消費側改革”可以帶動“供給側改革”,這是一味治療中國經濟困境的良藥。
全渠道的發(fā)展,由于各種原因,其實晚了2年,我們零售業(yè)的人要奮起直追。
讓中國零售業(yè)有全球競爭力!
讓中國品牌有全球競爭力!
讓中國制造有全球競爭力!
這是我們70、80年代生人,不可推卸的使命。
云陽子- 該帖于 2016/1/12 17:0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