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孫雄先生專訪
來源:
聯商網
2004-09-29 18:33
記者(以下簡稱記):前段時間,國家有關部門在徹查MALL,您如何看待這件事?
孫雄(以下簡稱孫):目前國內不同渠道反映出來的購物中心問題都不同,包括數量上、銀行資金占用上,有關部門是應該查,但沒有查徹底,有點“虎頭蛇尾”。購物中心開發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土地的無序開發,購物中心的新建門檻太低,就是取得土地的手續和條件,還有土地開發的資金取得太容易。這個和市場機制和體制有關,應該在資源配置上起更好的規劃。
記:各種渠道反映出來購物中心的數量不統一,你認為數量上該怎么看,相對于廣州而言目前購物中心的發展勢頭是否合理?
孫:我覺得現在的商業物業談多或少還為期過早,我剛才說了美國大大小小4萬多個mall,美國2億多人,平均2—3萬人就一個mall,所以從整體上我們不能說多,不過我們在某個局部是多了,例如廣東一些地區確實多了,主要是結構不合理問題。例如吉之島老總讓我找個地方,要求一萬平米和一千個停車位5,6米高度地方,這個去哪里找呢?現在廣州土地都很難找。
記:廣州為什么會出現選址特別難這樣的問題?
孫:跟前期的規劃有關,這個其實是大環境的問題,1、土地取得太容易,2、規劃不科學,3、地產商的投資開發和商家的需求不統一,很多原因促成的。
記:開發商開發的商業地產和商業企業之間需求不統一,他們的矛盾該怎么解決?
孫:象美國的那些大的零售商,百貨公司,電器專賣店還有其他的品牌專賣店已經很成熟了。而我們這邊還在發展起步階段,商業企業經營是一個過程,國內還沒有形成一些大的品牌零售商。因為吸引力不夠,所以商業企業和地產商沒有結成戰略聯盟,不象外國商業地產開發商開發的時候已經說好了,你在哪個位置建,我就在哪個位置開,一搞完就開業了。
記:正佳廣場、華潤萬象城、華南mall你最看好哪個?
孫:這個很難評價,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的話是很難感受到他們的壓力,作為外人去評價我們不能籠統的說哪個好哪個不好。不過目前有些購物中心周邊的環境影響他們發展,制約他們的影響力,這些環境包括交通,周圍的人群,房子等等。
我們目前造的一些mall造價成本比較高,和美國的不一樣,所以我們這塊投資商的經營壓力比外國大。
記:那是否是因為存在這方面的壓力,所以目前很多商業地產項目都采取了賣商鋪的方式?
孫:賣商鋪是我們當前商業地產開發商和商業物業投資者不可逾越的溝,因為他們的集資和融資沒有象國外市場化的情況下來的透明,公開化。我們只靠銀行,作為企業肯定要考慮回報率問題。而外國大多數企業靠產業基金發展,象商業,社保,保險基金。
現在國內有些企業已經采取只銷售商鋪產權的方式,這比單純賣鋪的方式好。
記:目前沃爾瑪加緊進駐二級城市,作為本土企業應該如何面對?
孫:我想大家各有各的優勢,各做各的,沒必要害怕。不過他們一些技術和管理,營銷手段模式等等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打個比方,你曾經在沃爾瑪工作過,換個地方不一定能干出沃爾瑪的味道,沃爾瑪成功就成功在企業文化的成功,而不是靠一個人造就沃爾瑪。而我們的企業,核心的人一離開企業就完了,那肯定是有問題的。(聯商網 諸振家 王躍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