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德龍在華發力 零售業三巨頭錯位競爭
來源:
聯商網
2005-03-23 09:41
麥德龍年銷售額560億歐元,在世界500強中排名41位。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由麥德龍現購自運國際公司與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1995年合資創建,并于1996年在上海普陀開設了第一家商場,2004年銷售額超過60億人民幣。
刻意保持的差異
“不需要再問我們是否和沃爾瑪、家樂福存在競爭這種問題,我們屬于不同的業態模式�!倍耪芩急硎尽6@種“差異性”一直以來成為麥德龍強調的重點。
一年前麥德龍曾召集2000多家供應商,占用了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四層樓面,以舉辦其全球史無前例的供應商大會。這項聲勢浩大的活動被眾多供應商戲稱為向家樂福、沃爾瑪的宣戰和挑釁。而當時的麥德龍已經表現出了不愿與其相提并論,甚至有意向供應商劃清與這兩位巨頭界限的意圖,麥德龍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柯博涵介紹麥德龍在中國的業務時,就著力地強調麥德龍的“現購自運”模式與一般的大賣場不同,“我們針對的是專業客戶,例如餐飲業、酒店業的企業以及政府采購等,我們不像一般大賣場那樣針對普通消費者�!�
事實上,麥德龍集團旗下擁有包括百貨、大賣場等6種不同的零售業態,但是其在中國堅持只以“現購自運”這一單一業態進行擴張�!艾F購自運”的經營方式最早是1968年在德國出現。至于“現購自運”這個目前麥德龍特有的名詞也是在2002年才開始在中國使用的,麥德龍對外宣稱“填補了中國在倉儲業態上的空白”,它的一些鮮明特征如沒有會員卡不讓進商場、不開“手寫發票”、購物袋要收錢、1.2米以下兒童不允許進入商場曾在中國引起了很多爭議。麥德龍“現購自運”占整個集團銷售收入的50%�,F購自運針對商業和專業顧客,其它部分則針對零售銷售和最終顧客。
與之相比,家樂福在中國的主要業態為大賣場和折扣店,沃爾瑪則是購物廣場、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店。盡管家樂福與沃爾瑪都有大賣場業態,但是,在它們真正交鋒的時候,它們各有選擇:沃爾瑪在北京沒有選擇一般的大賣場業態,而是選擇了開設山姆會員店,這一選擇顯然避開了與家樂福的正面競爭。
雖然國內的商業競爭環境已經愈加殘酷,但三者之間的錯位性戰略使其都還沒有開始正面的交鋒。
什么導致了擴張加速?
麥德龍是第一家獲得中國政府批準在中國多個主要城市建立連鎖商場的合資企業。多年來一直保持低調的麥德龍在2004年一口氣開了5家商場。
杜哲思指出今年的目標是8家商場,杜哲思表示:“外商投資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加之每年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也加速了外國投資者的在華投資。與過去集中在沿海這一片投資熱土相比,今天的發展可以延伸到二、三級城市。60%到70%的新開門店將分布在二線城市,長三角的眾多二線城市已經在選址洽談之中�!�
此前麥德龍集團剛剛投入了1.5億歐元到中國的合資公司中,持股比例為60%。麥德龍內部人士透露,此次擴股,中方合作伙伴上海錦江集團放棄增資。新開設的連鎖店將以購買土地使用權、自建商場的方式進行,擁有商場的全部產權。
“中國經濟發展得非常好,開發更多的商場是完全必要的。家樂福計劃在中國擁有60家商場,但這個數字比較起中國巨大的市場不算什么,就像麥德龍在中國的24家商場也完全不夠一樣�!�
與家樂福相比,麥德龍在中國的擴張可以說非常謹慎,在2004年之前的8年里,麥德龍在中國只是建立了分布于中國二線城市的16家商場,所以不難理解麥德龍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急于追趕的高調局面。杜哲思還透露,麥德龍的商場將分布到中國各地大江南北,還將開發西北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市場。
眾所周知,在國內零售業全面向外資開放之前,三大跨國巨頭的爭分奪秒意義重大:誰先在將要開放但尚未開放的地區開店,誰就有可能占據先入優勢和主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