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生鮮自營商品的價格制定
制定售價是超市經營管理成效的關鍵,定價并不是獲得利潤的手段,而最有效的手段是運用定價策略來賺取最大的利潤。若單純以毛利率的多寡來擬定價格高低,是采購經營管理者最不可原諒的錯誤。高明的手段是靈活運用定價策略,"制定合理售價,賺取最大利潤"。
對于生鮮商品,定價策略的核心是用低毛利來刺激銷量,生鮮是以量取勝,量大才能維持產品的鮮度及周轉率,而不是采取高毛利、低銷量的策略。消費者對商品的敏感度決定價格的變化、毛利率的高低。較不敏感品項價格、毛利偏高;較敏感品項價格、毛利偏低。略低于競爭對手的價格水平,調低敏感商品價格等方式,在消費者頭腦中建立整體低價的印象。并周期性不斷強化,刺激購買欲,提高銷售量,同時也帶動高毛利品項銷售,賺得利潤。降價不等于毛利損失,生鮮的定價核心是以量賺取利潤。超市生鮮經營者在制定銷售價格的過程中,絕不能僅僅把批發市場的采購價格作為唯一的參照系,要認真研究商品價格成本的構成,以及市場價格波動變化的規律,并認真應對。
(一)消費者數字喜好心理:促銷定價時,數字0、3、5、6、8、9較常出現,而1、4、7較不受歡迎。運用"四舍五入"法,如:¥2.00 可改為 ¥1.98,或 ¥9.90改為 ¥9.88。這是利用人們的忽略心理,淡化注意焦點,給予低平印象。
(二)商品損耗率大小:在收貨、售賣過程中,生鮮商品都會產生自然或人為損耗。在定價時也要計算平均損耗率,
(三)生鮮商品變價時機
1、店內促銷:店內促銷品項應與相關采購溝通,并請采購配合與供應商談判。
2、當天天氣影響銷售造成積壓;訂貨過多。
3、鮮度下降時:開始變價促銷,叫賣、出清,減少損耗。
4、促銷變價應注意前期高價成本商品庫存,因為此時商品成本=(庫存商品*當期進價+促銷進貨數量*促銷進價)/(庫存商品+促銷進貨數量),會高于現在的促銷成本。如果是直配商品應要求供應商補庫存差價:供應商應補商品數量=[前期庫存總數*(前期進價-促銷進價)] /促銷進價
5、任何人不得擅自直接用電子秤、磅稱變價,必須填寫變價單,經批準后,方可變價。
(四)毛利率計算方法
銷售價格=進貨原價÷(1-植入率)(植入率:對該品種的要求毛利率)
植入率=(銷售價格-進貨原價)/銷售價格
(五)毛利又受何種因素來影響呢?
•進價(成本);
•售價(顧客需求);
•競爭:周邊市場競爭對手價格變化;
•損耗值。
•降低耗材的使用,控制成本費用的支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