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關注民生--讓企業行為符合民生需求導向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張經在演講中
民生問題是十七大提出來,是一大問題,我沒有水平來談這個問題,我想說一個,都講人企業要符合民生要求,我想保護好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利益,也是符合中央提出的民生的要求。
從哪些地方保護中小企業的利益?連兩年某個國家沒有XXX的時候,他們捏住了中國政府有兩個敏感地區,第一個是臺灣問題,第二個是達賴問題,于是他們就想傳出風去,要跟臺灣設立經濟關系、貿易關系,要跟達賴進行接觸,借以換對中國政府提出,你們給我開放六的市場,其中一個市場是糖業市場。我們國家主管部門跟他們談,談不下來,為什么?這個國家講,你是WTO成員國了,WTO的基本原則是市場開放原則,我們主管部門沒有辦法,就談到糖業的企業,當然不可能一個一個去找,找不過來,只好找到糖業行業的行業組織,中國糖業協會,講你們糖業企業都是中小企業,能否讓出廣東和廣西兩大糖業市場,到老少邊窮去經營,為什么?說外貿談判談判不下來,不同意。你不容易我們的主管部門就說,我都談不下來,你去談,好,中國糖業協會說,你談不下去,我去談,我就談得下來,結果一談,談下來了。
為什么?因為行業組織的代表,他們奉行一些基本準則,代表行業利益,不受WTO原則的限制,WTO規則只限制政府行為和法律成果,對非政府行為和非法律成果管不著。非政府行為是哪些?我們的行業組織。非法律成果是哪些?行規、行約,大家一致通過的制度,因此這個國家退卻了,因此這個行業組織保護了本行業的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利益。
我想這是民生的一個目標和任務。為什么才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在入市以后,我國的經濟形勢發生一些變化,有四句話,第一句話叫政府不能了,第二句話企業不行了,第三體制不全了,第四句話是市場不行了。第一句話我們黨委書記帶隊到香港去招商引資,不知道黨的領導來招商引資是干什么?這是越權,這是侵犯民事權利。
第二企業不行了,我們現在很多企業注重企業管理,請了專家學者,我們中國企業老受凌辱和欺負,要做大做強,這句話從感情上講不假,但是能否真正做到,對中國的中小企業,包括零售商業企業帶來一種什么導向?拼資本、拼規模、拼場地,能否拼過,我統計了一下,做過一個測算,王府井百貨12年的規模相當于一個沃爾瑪,在這個情況下拼什么都拼過過,怎么辦?仍然要做大做強,同時加上做專做穩做長,特別是要團結起來,如果我們的糖業企業和中小企業,沒有這樣一個行業組織作為自己的娘家、代表、發言人,他們連主管部門大門向哪邊開多不知道,更用說從哪里進去了。
第三體制不全了,這次從地震救災可以看到,中國各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在日益凸顯,現在的問題是杜絕用階級斗爭的觀點來我國的非政府組織,它是政府行政管理重要的同盟之一。而非政府組織在經濟領域主要代表就是行業協會、商會,像中國商業聯合會這樣的組織。剛才任興洲說了一下,購買力逐漸下降的情況下怎么辦?政府采購,政府采購有一個聯合國采購,現在我們在聯合國采購數量是1.5%,而這1.5%還大部分是轉口貿易,中國的零售商、供應商在這里面取得不了自己的地位,現在很多企業自己去搞聯合國采購,活動了半年,拿下了自己得益。現在我們的政府采購研究從三千億規模到四千億,在這里簽下10%就夠大家吃的了,但是這個靠各自的努力不行,一定要仰仗于我們的行業組織。
有人說,張司長你說的這些,有沒有依據?有。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在中央領導同志親自批示之下,關于加強行業協會發展的意見,中間有一句,畫龍點睛之筆,我們為什么要支持這么多行業協會、聯合會在于讓他們發揮積極組織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聯合行動。單個行動不要找行業組織,一起干。
比如我們行業組織在國內自律和規范市場問題上能否發揮自己的作用,能否不讓更多無序產生的僅僅是為滿足地方官員的政績所批準的新市場、新大賣場項目的設立我們作出自己的努力,要限制。當然剛才陳淮部長也提到了,政府要有所作為,我想在這些問題上,重要的思路在于轉變一下將很多政府那只閑不住的手伸到背后去,真正變成看不見的手,讓我們的行業組織站到臺前來,按照總書記提出的,我們希望廣大的商業零售企業能在我們龍頭中國商業聯合會和其他各專業委員會的組織、引導和參與之下,把自己行業做的更好,謝謝大家!
(聯商網現場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