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瑪特中國區總裁樸鐘斗:5年開百家店
(圖為 韓國樂天瑪特中國區總裁樸鐘斗)
“去年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所以更加注重收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今年則會把成長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談到今年的工作,樂天瑪特中國區總裁樸鐘斗如是表示。
事實上,在接受采訪的前一天,樸鐘斗剛剛風塵仆仆地從山西太原返回北京,樂天瑪特擬在太原的小店區開設自己的山西首店;而下一周,他還要前往河北唐山,繼續為新店的選址和籌備而奔波。顯然,作為中國零售市場上的外資新軍,在短時間內實現規模快速擴張,已經成為樂天瑪特當前的頭等大事。
樸鐘斗其人
在大學期間學習法律專業的樸鐘斗,最初志向是當一名公務員。誤打誤撞沒有做成公務員,卻對流通業產生了濃厚興趣。到樂天集團應聘工作時,面對建筑、旅游、制果、酒店等眾多可選行業,他把三個志愿全都填寫了“流通”。
當時,樂天集團還沒有涉足超市行業,樸鐘斗隨即進入樂天百貨。他先在企劃部門工作了5年,后又進入運營部門工作。10年前,外資超市進入韓國,樂天集團也開始涉足超市經營,有著整體策劃和實際運營雙重經驗的樸鐘斗,自然而然就被派到超市從事創建工作。那時超市的名稱還不叫“樂天瑪特”,而是“Magnet”,意思是吸鐵石,希望靠價廉物美的商品把顧客牢牢吸引過去。這個名稱一直使用了4年。后來,在超市向二三線城市拓展的過程中,為了突出其與母公司樂天集團的關系,便于被公眾接受,才更名為“樂天瑪特”。
在樂天集團的工作過程中,樸鐘斗的推進力得到了集團上下的一致認可,這也是他被派往中國,開始又一次“拓荒”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樸鐘斗對中國文化的研究與熱愛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據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介紹,樸鐘斗對《三國志》等中國古典文學頗有研究,而為了能更好地跟中方人員溝通交流,他還專門聘請了中文老師。除了出差等特殊原因外,每天上午8點到9點半,是他雷打不動的學習中文時間。
集中化布局
10年內要開200-300家門店
商報:樂天瑪特去年開出了中國首店,今后一段時間,它在中國有著怎樣的發展戰略?
樸鐘斗:中國的地域非常廣闊,因此,樂天瑪特的門店擴張會采取一種集中化的方式。目前,樂天集團已經在北京、青島和沈陽成立了3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其中北京公司以京津為中心、華北為依托,向全國拓展,青島公司主要負責山東地區的拓展,沈陽公司則主要負責東北地區的拓展。我們的目標是,三個公司齊頭并進,5年內樂天瑪特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將發展到100家,10年內發展到200-300家。
今年,北京方面已經確定至少在學清路和城南大道 (論壇 相冊 戶型 樣板間)再開2家新店,另有5-6個場址在洽談中;天津、河北等地也有十幾個門店的場址在洽談中;此次進軍山西,也是希望以山西為切入點,進而向內蒙古、河南等地擴張。另外,位于青島城陽區寶龍城市廣場 (論壇)的樂天瑪特已定于今年3月26日盛大開業。
商報:開設新店主要采取哪種方式?
樸鐘斗:開店的合作方式是多樣化的。比如在北京和天津,我們是通過收購萬客隆進入北京和天津市場的,而山東的青島店就是我們以購買的方式新建的。其實只要達到我們的開店要求,合作方式可以非常靈活,租賃、購買,或是兼并、聯營,各種方式均可。不過,由于計劃開設的門店數量很多,一般來說,我們會傾向于通過租賃的方式開店以減輕成本壓力,不過購買也會占到一定的比例。
商報:在擴張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樸鐘斗:不少其他省市對樂天瑪特在當地發展都非常支持,但可能出于想把企業所得稅留在當地考慮,普遍希望能在當地設立子公司。其實,超市是一種標準化經營的業態,與一些生產型的公司不同,總部可以對所有的門店集中管理。如果每個店鋪都設立子公司,那么每個子公司都需要有獨立的全套的機構和管理人員,不僅增加管理成本,也會影響管理效率,而這些本是不需要的。
差異化經營
大宗客戶占到30%比例
商報:與其他超市相比,樂天瑪特在經營上有哪些特色呢?
樸鐘斗:我們的大宗客戶占的比例比較高,目前達到30%左右,這是樂天瑪特當前的一大特色,主要也與之前萬客隆經營倉儲式會員制超市所打下的基礎有關。接手萬客隆之后,我們將原來的倉儲式超市變身為大賣場,但也保留了少部分的高貨架。顧客在這里,可以買到其他超市很少能見到的大包裝商品,比如20升一桶的食用油、10升一桶的醬油等等,當然,主要服務對象還是一些餐館、學校食堂、機關團體等。由于大宗購買量較大,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樂天瑪特的采購總量,降低了整體采購成本,從而使商品價格保持低廉。
此外,樂天瑪特在服務上追求精細化。比如,顧客走進大門,就會有服務人員主動打招呼,讓顧客感覺親切溫暖;很多超市生鮮食品每天只進一次貨,不少生鮮食品到了下午就不新鮮了。而樂天瑪特則堅持生鮮食品每天兩次進貨,從而保證下午購買也同樣新鮮;我們還辟出專門的區域,把所有兒童商品集中擺放,以適應家長們的購物需求。
商報:最近樂天瑪特北京望京店的韓國商品在打折促銷,而且力度很大。作為一家韓資背景的大型零售企業,樂天瑪特經營的商品中,韓國商品是否會占有較大比例?
樸鐘斗:無論來自哪個國家的超市,由于其所服務的對象都是一致的,所以商品結構也不會有很大不同。從進口商品的陳列面積來說,我們與其他超市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在進口商品當中,韓國產品會相對多一些。最近我們在搞一個“韓國商品節”活動,很受顧客歡迎。最近韓幣貶值非常嚴重,人民幣兌韓幣的匯率,比一年前幾乎翻了一倍,所以現在購買韓國商品是最劃算的,促銷可操作的空間也比較大。
本土化管理
人才選拔以內部提升為主
商報:從萬客隆變身樂天瑪特,在管理上主要做了哪些變革呢?
樸鐘斗:我們對萬客隆的改造是在不間斷營業的情況下逐步完成的,目前原萬客隆的8家門店已經有5家換上了樂天瑪特的招牌。在這個過渡時期,我們注重的是組織的穩定性和適應性。主要工作是內部建章立制,制定工作細則。本土化是我們最重要的戰略之一,畢竟只有本地人才最了解本地人的需求。因此從總部開始,所有負責商品的全部為中國職員,韓國派過來的工作人員只在IT、設計等幾個專業部門。
對所有留任和新招員工,我們都會進行培訓。過去,有些樓層工作人員只熟悉自己工作的區域,而當顧客問起其他區域的商品時,就不能很好解答。現在,我們要求員工熟悉整個賣場內的所有商品布局。而且,我們對后臺工作人員也進行使用POS機等收銀培訓,這樣,一旦出現顧客過多時,后臺人員也能幫忙收銀。我們還制定了內部選拔人才的體系,為每名有潛力的員工配備了導師,并制定提升目標,定期進行考核,這樣每一名員工都能夠看到自己前進的目標。
(北京商報 記者徐慧/文并攝)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