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創業:今年超市開店數目會達250家
華潤創業昨日公布了截至2009年業績,受飲料業務提振,實現凈利潤29.13億港元,比2008年同期的23.22億港元增長25.45%,每股盈利1.22港元,派發末期息每股0.35港元;期內營業額升12.08%至641.31億港元。
由于其業績高于市場預期的中位數24.6億港元,加上派息增加,華潤創業股價于午后逆市上升,急升5.28%至28.9港元收盤。
旱災對糧食價格影響不大
華潤創業表示,公司正處在轉型為一家專注于內地市場的消費品企業的過程中。2009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于2009年12底與母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完成資產互換,出售了非核心紡織及貨柜碼頭業務,同時收購了一項于內地的連鎖大型超市業務及山東省一家啤酒廠;隨后在去年12月簽訂協議,將其于時尚品牌產品經銷業務的股權出售予思捷環球。目前,華創專注于零售、飲料、食品加工及經銷三大核心業務。
華潤創業的業績報告顯示,三大核心業務中,飲料業務的營業額及盈利分別為205億港元及6.8億港元,分別上升17.6%及67.2%,其中啤酒業務盈利大升81.2%至5.4億港元,啤酒銷量增加15.3%至837萬千升;零售業務營業額為359億港元,同比升12%,但盈利為2.96億港元,同比下跌24.5%,其中超市及物流業務盈利跌20%至2.8億港元;食品加工及經銷的盈利則上升12.2%至3.5億港元。
華潤創業董事總經理陳朗在業績記者會上表示,雖然內地旱情嚴重,但發生旱災的地區并非供應糧食的主要地區,因此對糧食及豬肉價格暫時沒有影響。他還指出,母公司的零售業務資產已全放到華創之內,華創也一直就并購之事在做探討。
今年資本開支不少于80億
展望未來,華創表示,內地仍是實現業務增長的重點市場,將進一步在區域中心城市打造并復制中國城市“菜籃子”工程,致力成為集食品研發、生產加工、倉儲物流、批發零售和國際貿易于一體的優秀安全食品供貨商,并計劃通過收購活動發展及壯大內地的業務。
陳朗表示,去年資本開支達60億港元,加上與母公司資產互換的開支則約達80億港元,估計今年資本開支不會低于80億港元,其中大部分將用于啤酒及超市業務,分別占35億及25億港元,而投放于食品業務的開支則占15億至20億港元。
華創首席財務官黎汝雄于業績記者會表示,去年超市業務開店280家,今年開店的數目則會達250家,會根據情況增加開店的數目。他指出,雖然去年超市盈利有所下跌,去年開店數目較多,因此會承擔較多費用,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盈利仍有上升。
華創表示,啤酒業務已完成收購分別位于安徽省、遼寧省、浙江省、山東省及黑龍江省數家啤酒廠相關的資產。在2009年12底,在內地經營約70家啤酒廠。陳朗估計,華創在內地啤酒市場的市場份額仍有增長空間,而整體市場也有不俗的自然增長,華創將采取集中采購方式以降低采購成本。同時,華創計劃鞏固在成熟市場的領導地位,在尚未擁有強勢地位的市場提高盈利能力及競爭力。
(證券時報 記者 鐘恬)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