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談中國化妝品
現在是歲末年初,而且是深夜兩點,正是我思如泉涌天馬行空的時候,所以說起話來會忽東忽西,沒有邏輯。我且老不正經的神馬神馬,大家也可半信半疑的聽。這篇文章是沒有主題和小標題的,如果有了,那也是雜志社出于善良,便于大家閱讀而精心加工的。
先來說說護膚品。這個玩意兒居功至偉貢獻巨大,從品類的角度來講,她是推動中國化妝品專營店渠道黃金十年的核心和關鍵。終于到了品牌集中的時候了,自然堂珀萊雅丸美之流越做越大,其它的小品牌新品牌日子就難熬了。不做吧,這個市場容量還很大,分一小杯羹就能活得很滋潤;往下撐吧,道路很漫長日子很艱辛。最近兩年,有個新東西出來了,叫做內服美容產品,躥得最快的是膠原蛋白。僅僅是屈臣氏,四個品牌就能瓜分幾個億的份額。具體多少,我也不方便講,因為我也是屈臣氏的供應商,跟他們簽了保密協議。只能告訴你,“據說”在日本,內服和外抹的護膚品各占50%的市場。在香港和臺灣,美容口服飲也是市場滲透率相當高的一個東西。美容口服飲,你值得關注!
再說說彩妝。這個品類“傷害”了太多人。一方面無彩不成妝,另一方面操作麻煩、量卻不大,以至于在許多店老板的心目中淪落成了“雞肋”。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彩妝在近幾年的成長速度三倍于護膚品,前途不可限量!卡姿蘭自不待言,瑪麗黛佳的成長也是可圈可點,上海霞飛和廣州美益添這種低價的開架式彩妝同樣被市場看好。更為重要的意義還在于:彩妝的崛起讓中國的化妝品終于跟時尚搭上了邊!這也將導致專營店渠道將會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和多樣化。推動專營店渠道未來十年的核心品類,一定是彩妝!不信?咱們走著瞧!
香水、男士、身體護理都在快速增長,無奈底子薄勢未到,做盤小菜很可口,當做主菜暫時還吃不飽。在此就不費筆墨了。
說完產品說渠道。先談屈臣氏,這個話題最近被炒得很熱很燙手,因為它的鍋底也就是專營店渠道已經很燙手。上周,我一個行業媒體的朋友心情異常沉重的告訴我,他的一個開店的朋友原來單店月銷過百萬,結果屈臣氏在他旁邊開了一個分店,那個店的業績立馬下滑到月銷不到20萬。第二天,我問白云虎:“你是不是接受了屈臣氏的什么好處啊?不然怎么四處以屈臣氏為例子傳經布道號召大家學習呢?你這樣會害死多少店家啊?屈臣氏一來他們就會關門的!”白先生答復:“我最擔心屈臣氏還沒來,他們就已經關門了”。一場調侃讓我想起吳志剛兩年前就對業界開店的朋友發問:屈臣氏開到你的旁邊,你該怎么辦?!
十年前,我做丁家宜,到成都出差,當時的成都市區密密麻麻的分布著很多“小店”(專營店的媽),里面賣的都是些諸如玉蘭油、丁家宜、雅倩之類的品牌。第二年常駐成都,發現成片成片的小店消失了!因為,家樂福來了、伊藤洋華堂來了、好又多開分店了。當時想:大賣場真是有威力啊!2002年調到深圳做KA,發現了一家“沒死的”小店——千色店,當時的千色店清一色的開在諸如沃爾瑪、百佳、家樂福等大賣場旁邊,經營的有聲有色。細細一看,哦,很聰明,里面賣的產品都是賣場沒有的,而且價格檔次會比賣場更高一些。
再想想我們的一些行業“專家”指出的光明大道吧:“未來的專營店一定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專業化、連鎖化、正規化、規模化”!神馬神馬狗屁道理嘛!差異化個性化才是王道!試想,美容院或者前店后院開在屈臣氏旁邊有問題嗎?絲芙蘭或者千色店開在屈臣氏旁邊有問題嗎?服裝店飾品店開在屈臣氏旁邊有問題嗎?當然沒問題!你賣產品我賣服務,你賣低檔我賣高檔……面對著規模上實力上數倍于你的強大對手,有了差異化和自己獨特的個性,才有持久生存的可能。所以,再次提醒一下屈臣氏的“學生們”,尤其是在二級城市的學生們,屈臣氏馬上就要來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說到大賣場,只有幾句話:你們可以去看看解勇的LOTION SPA都開在哪里?順便到大賣場去看看相宜本草、美即的表現吧!羨慕嫉妒恨!原來大賣場的風景也挺好。
網銷最近很火,好像一夜之間不做網銷的就OUT了,甚至是沒學問沒前途的代名詞。但是我對網銷一直提不起勁:不就是個渠道嗎?非本質、不核心!不可不關注,不可太關注,僅此而已。
雜交的力量很強大!
袁隆平教授靠一手雜交水稻的絕活兒填飽了一大批人的肚子;混血兒據說要么特別漂亮要么特聰明;大伙兒開店先搞懂化妝品再研究零售最后開連鎖,田千里先開連鎖再加強零售管理最后研究化妝品,發展得很快很野蠻。鄭春影把專業線的優勢融合根植于日化線,伽藍因此很牛很強大。張兵武曾經寫過一篇《融合之美》,我同意!建議同仁們偶爾也去關注一下健康食品、保健品、服裝行業等等的成功者,你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跨界往往造就創新,雜交的力量是強大的!
2011年,又是一個新的起點,中國化妝品行業將會越來越有意思,越來越好看!百花齊放春滿園,讓我們把事業也干得像花一樣“漂亮”!
(作者:大山(張武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