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戈平:2011連鎖行業的分析與展望
圖為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
4月28日,首屆社區商業發展論壇暨第七屆全國中小連鎖商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天津拉開帷幕!本次大會以“開拓社區商業新模式——服務為本疊加功能 復合增長”為主題,并以天津津工超市為樣本,全面解讀津工超市成功的秘密,并在此基礎上探討社區商業新模式。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上臺發表演講。
社區商業的發展
政府對社區便利超市發展提出一個生活圈,通過規劃會強力地推動社區商業的發展。通過津工超市最新版的模式來看,重在一個什么樣的商業模式。
走政府的路和正確的走路,第一是走正確的路,這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這么多年以來有很大的變化,什么時候什么樣的商業模式,外資企業為什么在中國市場上發展得比較快、比較好?首先是它采取的商業模式是大賣場的商業模式。大賣場商業模式一個是順應了市場的需求,一個是適應了這些企業的發展特點。為什么外資企業在小店上發展不是特別順利?要結合到地緣物流的支持。大賣場恰恰是它的銷售額能夠快速集聚,但是對物流的支持是最低的、最容易擴張跨區域發展,所以大賣場基本的物流支持是挺弱的,基本上靠著廠家的物流。
講到日本、臺灣的便利店,包括美國的便利店,現在都是便利店學習的方式,看津工超市,便利店的模式也做了很大的一個改變,更大地適合了中國消費者、特別是天津消費者的特點,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對一個企業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
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在商業模式的基礎上有三個要點:一個是便利性,第二是服務型,第三是網絡性。
品牌專賣店
中國是個出口大國,在出口傳內銷的過程中更多品牌的專賣店是一個快速的發展趨勢。生活中很多專賣店在改變傳統代理的模式,從而改變為連鎖的模式去建立它們的分銷體系。
專業店
作為生活方案的提供者,它對商品有一個重新的組合,形成一種新的業態,有很多企業是專業店發展的一個核心的元素。除了百貨店、超市,還有各式各樣的餐飲企業,還有品牌專賣店之外,專業店就構成購物中心一個核心的要素。
過去的便利店基本上沒有生鮮,在中國,生鮮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鮮的經營在超市、便利店、大賣場的比例是增加的,而且速度非常快。
農超對接
農超對接比重不斷增加,也是將來政府要強力推動的。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現在很多零售企業也都建立了農超對接的基地,很多企業也提出“幾個百”工程,比如華潤萬家有“三個百”工程,其中一個“百”就是建立一百個農超對接的項目。現在“五個百”的工程里面,其中有百家農超對接的示范基地,還有百家社區商業示范項目,也是國家主推的項目之一。
物流建設
企業特別關注的是物流的發展,物流發展對企業有什么意義呢?那便利社區性的商業,物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支撐,如果沒有很好的物流,網點的營運很難談到。物流的技術在不斷地更新發展。
零售技術
先走正確的路,再正確地走路。談到要有怎樣的能力來提供營運效應來降低成本,多網點的營運模式下對效率的要求就會更高,對整個管理營運技術的要求也是更高、更復雜。
成本的增加給零售企業帶來新的難題。特別是租金的增加,房租的上漲50%以上的比比皆是,成本的增加完全占有了利潤。一個商業企業改如何去經營?
企業的制度建設
多年來,如今的機制仍需要建立和完善。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企業,每個員工的心態決定了他們為顧客服務的程度。國內企業、區域企業有一定優勢,有良好的顧客關系,員工跟企業有很好的關系,這是一個很好的機制來凝結整個的團隊。
零售企業最需要的特點,除了基因、制度上的建設之外,讓每個企業員工感受到他是企業的一分子,不光需要文化,還需要制度的建設和保障。
網絡的建設
網絡的建設是方興未艾,如今便利店和網絡密切相關,如果一個社區商業便利店不能很好地去理解現代互聯網,便不能夠適應時代潮流的發展。一定要具備現代意識,現代的互聯網發展是非常迅猛。網絡的銷售這些預計的數字,像蘇寧去年的網絡銷售額是20億,今年計劃要達到100億。
但是電子商務再怎么發展取代不了實體商業,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體驗和服務,不單單是商品的銷售,網絡是不可能解決體驗和服務問題,但是網絡可以解決售賣問題。除了商品售賣之外沒有優勢,那有一天你可能就會被取代。大家都認為我們傳統的零售業,特別是以網絡為主、以極強大的網絡在市場中致勝的企業在未來市場競爭中還是有非常大的優勢。我也希望大家關注到這一點。
互聯網具有互動性和開放性,比如津工超市擁有一個開放的平臺,來容納更多的服務功能,誰搶先占住了這個商機,誰就占了一個致勝點。如家政的功能、各種服務的功能,還有菜店的功能等等。社區商業完善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七件事,搭建一個社區服務平臺至關重要。
日本的7-11,服務類的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比重很高,服務功能是很強的。如今社會提供了更多的服務,給了很多在這個平臺上服務的機會,關鍵要以怎樣的胸懷來擁抱網絡時代。網絡對整個零售業的發展起到的作用。在現在租金居高不下情況下,會加快網絡的發展。
食品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做的都是良心事業。便利超市中的廚房,包括早餐工程,直接經營的食品,不光是包裝食品。唯一可以打倒企業的是食品安全,如果食品安全做不好的話,企業就會倒閉。
連鎖企業是大企業、小店鋪的模式。這樣支撐一個連鎖的餐飲企業發展的模式,而不應把單體的酒樓越做越高檔、越做規模越大,應該要做一個連鎖性的、跨區域發展的;要選擇有巨大網絡支撐的模式。同時多品牌的餐飲企業發展,比如百勝等大的餐飲企業,不單單只是一個品牌。
(聯商網 章莉 現場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