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高層論壇:中國品牌如何引領國際潮流

圖為第一組小組討論——上海百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定先生、麥肯錫公司零售業務負責人陳有剛先生、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張志勇先生共同參與,Retail Doctor集團總經理Brian Walker先生主持討論。
2011年6月9日,2011年全球百貨業高層論壇(WDSF)在上海外灘中心威斯汀酒店成功舉行,這是繼上海成功舉辦世博會之后的又一盛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有關領導出席本次論壇并講話。此次論壇由百聯集團、世界百貨業聯合會(IGDS)共同舉辦,百聯集團作為世界百貨業聯合會在中國的唯一成員,為推動此次論壇及中國百貨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來自世界各地區的300余名零售巨頭企業、品牌商、地產商、服務商代表在為期2天的論壇上,共同探討中國百貨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論壇第一個討論小組:
由Retail Doctor集團總經理Brian Walker先生(澳大利亞)擔任本屆論壇小組討論的主持人。
參加此次論壇小組討論的嘉賓有:
麥肯錫公司上海辦事處負責人陳有剛先生;
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志勇先生;
上海百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定先生。
Brian Walker:電子商務與實體店,在未來五年中,兩者的成長會不會改變目前的商業模式?
答: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現狀是非常糾結的,網絡的沖擊,受制于線下零售商的壓力,根據消費者的體驗,在電子商務上開發專業技術,
第一個,例如在網上賣馬拉松釘鞋,配送到普通的零售店,成本相對而言較低。通過電子商務,小的細分市場就會被大分化。
第二個,通過線下與線上零售業的整合,通過網上購物的IP地址,線下的零售商的利益通過品牌溝通,地區與訂單相結合的模式。利益鏈通過整合來完成。
最后一個,在中國有電子商務市場,在美國和歐洲,需要進過傳統的零售方式,其實完全可以通過國際的電子商務來整合、完成。
Brian Walker:關于消費者的滿意度問題。
答:以消費者為中心,百貨商店的選址不一,需要采取不同的經營策略。
Brian Walker:中國品牌如何引領國際潮流。
答:從60年代開始,到80年代,大量品牌開始出現,消費者洞察的角度去看,是有著必然的聯系。經濟快速增長,消費者的需求變大,顧客有足夠的資金回去購買大量的商品。之后在思考連接性的問題時,此時才會進行選擇性的購物。中國消費者加入本土的因素。國際產品一定要抓住本地消費者的連接度,將來,在經濟發展10幾年之后,中國品牌在關鍵的時刻,會真正開始發展,走上國際軌道。
�。�聯商網 章莉/整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