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中的機會
服務業“互聯網化”的價值匯聚,即將開始。
在6月中旬,《商業價值》與極客公園組織的“移動電子商務新機會”會議上,來自京東商城、大眾點評網、招商銀行、去哪兒網等眾多移動電子商務的實踐者,談到了一個令移動電商企業都感到最頭疼的問題,那就是目前整個社會商業體系的信息化水平還是太低。這讓不少走在模式創新前面的企業倍感艱難。
目前很多移動電商企業都在準備通過LBS的方式,結合在線支付,把消費者的需求與服務企業的資源完美匹配,實現目前流行的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比如,讓住在附近的人去優惠體驗SPA或者去看限時優惠的電影;給在晚飯時間距離某家餐館1公里內的消費者提供優惠的價格,填補餐館這段時間的空臺。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目前最大的困擾是大部分的餐飲和生活服務業企業還沒有完成信息數字化,無法真正鏈接到互聯網上,于是也就不能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實時地匹配消費者的需求,并形成交易。
從大方向來看,O2O模式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大方向。首先,O2O模式不同于之前B2C的線上商品購買,而是把比制造業規模更大、在中國發展潛力更快的服務業,實現了與互聯網世界的對接。同時,通過移動終端的能力,可以把用戶從人群中完成“個體化”,將會讓資源和其需求之間的信息流動速率加快,并能夠大幅度提升其匹配的效率。這足以引發電子商務在中國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實際上,團購可以看作是O2O模式的初級模板。但是,如同團購企業今天越做越艱難的問題一樣,由于中國社會的服務業信息化水平比制造業還要低下,想要成規模的推動O2O模式,幾乎是互聯網企業自身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比如,作為團購行業最主要的產品來源,知名連鎖餐飲企業已經成了團購企業爭奪的焦點。據說,目前能夠有機會深入接觸到一個優質連鎖餐飲企業的決策者,團購企業愿意掏出的引薦成本已經高達6000-10000元。由此可見爭奪之激烈,資源之短缺。而問題是,現在越是有價值的服務企業,對于團購的價值越開始質疑。因為目前的團購并不是很好的把其自身空閑資源與用戶的需求做匹配,而僅僅是用低價方式來撬動流量而已。而這并不是線下服務企業真正想要的東西。
顯然,O2O模式不可能只靠個別優質服務企業形成大氣候。只有傳統服務業更廣泛的信息數字化,并構建好與電商的互聯互通接口,才能成為激活O2O模式的關鍵。
在商業社會中,一直有個“盆地效應”的存在。那就是當周邊地形快速成長的時候,受到各種束縛而發展速度相對較慢的盆地地帶,反而會在一定時期內,因為迫切的市場需求而匯聚大量的價值。
在過去的電子商務歷史上,支付、物流、倉儲等都經歷過“盆地效應”的過程。那么,當O2O模式和移動互聯網進一步拉動服務業,進入電子商務時代的時候,又一個盆地中的機會顯然也已經出現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