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逆勢開店只為互聯網化 打造020布局大蘇寧
無論是互聯網實體店的打造,還是“雙線同價”策略的推出,都被認為是蘇寧布局“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新模式的重要兩步棋。
蘇寧近來頗有點摩拳擦掌的氣勢。繼5月入駐拉薩,收官全國連鎖布局,推廣互聯網化實體店后,6月8日,蘇寧又宣布推出線上線下同價策略。
“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斗志,雙線同價的實施,意味著蘇寧同時開辟兩個戰場、同時打響兩場戰役,面對復雜的環境、殘酷的競爭,蘇寧要以我為主、高舉高打,絕不能把同價戰略的實施混同于階段性的促銷,陷入無謂的價格戰、口水戰之中。”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在6月6日晚出戰前動員會上發表的這段話,頗具鼓動性。
而這先后兩次引發關注的舉動,也被認為是“蘇寧電器”自今年2月份更名“蘇寧云商”以來,布局“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新模式的重要兩步棋。現在的蘇寧,越來越有點像互聯網公司了。
逆勢開店只為互聯網化?
“到2020年,蘇寧要開設3500家實體店”,這是蘇寧在2011年的新十年規劃中提出的明確目標。在傳統零售商因銷售收入下滑、租金、人工等成本費用上升紛紛收縮實體店的背景下,蘇寧這一舉措頗為獨特。
不過,在蘇寧看來,他們的實體店擴張模式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簡單擴張,更多的是對其進行優化升級,打造互聯網化的門店。具體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門店的功能要從銷售職能更多地向展示、體驗、服務職能延伸。比如通過展示屏、二維碼等技術進行商品虛擬出樣,并將商品參數、顧客評價等內容展示給消費者;加大新品出樣、真機出樣、品牌專區布展等,增強門店體驗功能;門店承擔線上線下正逆向物流的功能,設立售后服務中心,設立虛擬產品、生活服務配套專區,提升服務能力。
另一方面,門店的運營方式要互聯網化。比如增加本地化的營銷、社交化的傳播。目前,蘇寧門店已經開始推動營業員利用微博、微信發展會員、開展營銷,真正擁抱互聯網。同時,對門店的考核不僅計算店面里發生的銷售,還包括門店周邊輻射區域里所有線上的銷售。
在此基礎上,實體店的具體形態也會發生變化。據介紹,未來蘇寧門店將以超級店、地區旗艦店兩種形態為主。在一、二線經濟發達城市調整門店區位,關閉低效的社區店、中心店等,開設超級店;在經濟發達的三、四級市場,加強市場縱深滲透,以地區旗艦店為這一市場的主要門店形態。
換言之,蘇寧正試圖通過將實體店互聯網化加快發展O2O融合零售模式。一方面把實體店給消費者提供的展示,體驗,服務等,與網上購物中間的隨時隨地的便利性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兩個平臺又共享同樣的庫存、商品、物流、服務。
“三年前,網上開發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60~70元,現在已經漲到200~300元”,在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微博]看來,線上線下的融合,也是優化成本核算的一個必然趨勢,“以前,店面人員很排斥網購,但是現在我們將網絡銷售等算入他們的個人考核之后,他們也開始擁抱互聯網,用微博、微信等手段發展用戶。所以說,這樣的融合不是簡單的雙渠道的融合,而是真正意義上一個公司的全渠道、全成本核算的融合”。
“雙線同價”解決方案何在?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蘇寧這樣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復合型零售企業,要想發展所謂的O2O融合零售模式,線上線下的價格差異是不可忽略的問題。也正是基于此,蘇寧提出了“雙線同價”的策略。用張近東的話說,這是“蘇寧轉型云商的根本性突破”。
“ 我們明確地承諾,在同一個地區遵循商品品類10 0%相同,商品價格100%趨同;如果出現階段性的 不一致,就低不就高。”孫為民強調。這里的“同一個地區”,是指同一個商品的庫存和物流輻射區域。也就是說,蘇寧的同價并非指全國線上線下一個價。
關于“因地制宜”的同價策略,孫為民的解釋是,蘇寧是以DC為中心來做到同價的。據他介紹,蘇寧的家電品類現在在全國擁有58個DC,百貨類則有4個DC,每一個DC里面覆蓋的品類都是同價的。
事實上,早在去年8?15的時候,蘇寧就曾將北京作為試點,在3C品類上進行“線上線下同價”的推廣。據蘇寧云商總裁金明透露,試點后,3C產品的總體業績增長是以往的4~5倍。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蘇寧當時的同價,其實并未進行實質性推廣,而是采用了一些討巧的方式,比如線上線下型號不同,并推出不同的配置組合。
時隔一年,蘇寧開始推廣全面同價的計劃。“這一體系是非常龐大的,關系到我們供應商的整合、系統的切換、物流體系的調整等,所以我們也花了近半年的時間做準備。”孫為民如是說。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蘇寧的同價策略實質上還是要與同行比低價。他說:“蘇寧這一策略的目的,是要通過線下低價吸引更多的客流。但電商行業基本都是實行庫存物流輻射區域定價,如果他的同價不在行業中具有價格競爭力,那就毫無意義。”孫為民的話無疑也證實了這一觀點。他表示,在90%以上的常規商品經營中間,蘇寧的價格一定要有競爭力。但他也強調,蘇寧不會去盲目跟進一些低價商品。
實際上,在最初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時,蘇寧就已經明確認識到,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的融合,最后的瓶頸實際上是同價問題。因此,蘇寧很早就開始和供應商進行深度的溝通,征求供應商的認可。
不過,即便如此,蘇寧“雙線同價”的做法,仍舊引來業界諸多非議。有觀點稱,電商的毛利率就是5%~7%,實體店的成本長期在14%左右,目前還沒有看到可行的解決途徑。也有人指出,線上線下同價其結果可能是線上價格高于同行,失去競爭力,或是同價商品無貨,失信消費者。
持有相同觀點的國美副總裁何陽青也發表言論,表示“線上線下同價”的承諾,現階段可以做到,但其結果是零售價格可能更高,做不到最低價,也會導致線上專業化服務的偏離。
何陽青進一步解釋說,中國目前零售商的經營并不是采取進銷差價的模式,而是商品銷售后收取供應商返利的模式。因此,許多商品的零售價格是由供應商掌控的。實行“線上線下同價”,當線上和線下價格對比后出現不同而又要兌現同價承諾時,如果將其中一個渠道的商品價格降到供應商的限價以下,即使是零售商自己貼錢都會受到供應商的抵制,甚至出現有價無貨的極端情況,想“線上線下同價”就只能采取“價格就高”原則。
不過,在蘇寧看來,以上質疑聲音顯然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在盈利方面,他們有著新的想法。
新盈利點就是答案?
“蘇寧是從理念到行動,到財務,再到投入產出,以及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方式,都進行了全新的轉變”,蘇寧云商高級副總裁任峻表示,只要了解了蘇寧的這一變革,就不會簡單用“門店賺不賺錢,互聯網賺不賺錢”這樣的指標去衡量了。
“對蘇寧來講,過去的連鎖模式,在互聯網的時代,受到電商模式的沖擊和影響,這是必然的。但是不代表傳統的連鎖模式就不存在,也不代表傳統的電商模式就是未來”,在他看來,蘇寧提出的O2O零售模式,才是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模式。
關于蘇寧未來新的盈利點,孫為民給出的解釋有以下三點:
平臺展示價值。蘇寧在過往的多年時間里,為供應商品牌提供展示平臺,都沒有形成自身的利潤,或者這個利潤是通過經銷差價實現的。未來,蘇寧會在平臺價值展示上面進行更多的探索。
物流價值。通過為供應商提供人力資源、倉儲運力、倉儲空間等方面的服務來獲取收益。
供應鏈價值。隨著開放平臺的建設,供應商數量會越來越多,那么對于供應商的金融服務本身就成為蘇寧的一個能力要求。“我們現在的供應商大部分都是國內和國際上占有優勢地位的供應商,我們與他們的合作全是預付款的形式。如果我們面向大量的中小供應商服務,供應鏈融資就可以成為我們的一個利潤來源。”孫為民說。
盡管這些新的盈利點還未看到切實的成效,但在孫為民看來,未來,蘇寧完全沒必要拘泥于傳統的方式來規避互聯網、錯位互聯網,而應該全面融入、最后打造新的平臺,開拓新的模式,這才是互聯網新的發展方式。
“大蘇寧”組織架構調整
針對O2O零售模式的打造,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組織架構的重新梳理和調整。
2013年2月,蘇寧在正式公布云商模式的同時,也公布了調整后的新組織架構。最大的變化是從矩陣式架構向事業部式轉變。
在總部管理層面設立了連鎖開發、市場營銷、服務物流、財務信息、行政人事五大管理總部,負責戰略規劃、標準制定、計劃管控,協調各經營事業群工作。
在總部經營層面,打造線上電子商務、線下連鎖平臺和商品經營三大經營總部,涵蓋了實體產品、內容產品、服務產品三大類28個事業部,形成“平臺共享+垂直協同”的經營組合,支撐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和全品類拓展。強化了專業細分,賦予各業務單元更多的經營自主權和靈活性。
在大區層面,扁平化垂直管理、本地化自主經營是蘇寧新組織的最大特點。2013年,蘇寧把“大區——子公司——營運部”三級縮減為“大區——城市終端”兩級管理,并大幅擴充大區和城市公司數量,增強區域化運營和本地化服務能力,提升運營效率。蘇寧海內外大區數量從44個增至60個,城市終端由100多個增加至200多個,通過數量擴充和組織下沉,蘇寧將增強全地域覆蓋和精細化運營能力。
事實上,早在2009年,蘇寧就已經開始啟動營銷變革,希望逐步實現商品品類、服務體驗的融合。自2012年年底以來,蘇寧圍繞云商模式,實施了組織變革、系統開發等一系列內部變革。
首先是全渠道的融合。蘇寧易購[微博]年初從獨立的電子商務公司和網購渠道,升級為蘇寧網購平臺。蘇寧易購原有的商品采購、定價、供應職能,劃歸到28個商品事業部。蘇寧易購既面對內部的28個事業部,也面對社會的供應商,提供引流服務和平臺運營。蘇寧28個商品事業部,同時面對線上線下兩個平臺,統一采購供應、統一銷售定價。
其次是全資源的共享。在商品資源共享的基礎上,蘇寧線上線下在客戶資源、物流資源、服務資源、數據資源等方面同步實現共享,確保內部資源在兩大平臺全面向供應商和消費者開放,實現內部資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實現O2O融合模式的規模疊加效應。
第三是全成本的核算。融合后的蘇寧店面和蘇寧易購,不是作為兩個割裂的成本效益中心獨立考核,而是從事業部商品和屬地化顧客兩個完全融合協同的維度,分別核算產品和地區的銷售、成本和效益。建立起多渠道融合的全成本核算機制。
簡言之,過去,蘇寧的線上和線下是兩個渠道、兩個組織、兩個品牌、兩個運營體系;而現在,蘇寧的線上和線下,則變成一個公司的兩個窗口、兩個平臺,二者可以共享后臺的存貨、物流、信息和服務等資源。
(《成功營銷》 劉曉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