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只是噱頭 國美的電商思路該升級了
電商總是不能消停,也造出很多網購節日,淘寶搞出來的雙11,京東搞出來的618,蘇寧又造了個818。而今年的8月18日,國美也參與了這場電商大戰,并宣布“價格全面低于京東”,但是《北京商報》記者隨機選取20款主流商品對比發現,截至本月18日20時,國美在線僅有8款商品價格低于京東,3件商品價格比京東高,9件商品的價格二者相同,而且多個商品差價都在1元內。
那么,國美、蘇寧這些傳統家電連鎖企業進軍線上的時候,有沒有實力發起價格戰?國美、蘇寧與京東之間的競爭到底何去何從?
為何說國美沒有實力挑起價格戰?
事實上,不僅國美,蘇寧也曾宣布線上線下同價的方式向京東宣戰。價格戰一直都是電商難以避免的競爭手段。京東的崛起初期也是依靠價格戰讓國美、蘇寧措手不及,然后靠價格優勢迅速搶占了大量市場份額。但是自從2011年開始,具備了銷售規模和活躍用戶的京東反而不再打價格戰了,我認為這是京東成熟的表現。
國美和蘇寧這些傳統家電連鎖在價格戰中不具有優勢原因有二:
首先,無論如何都難以解決的線上線下左右手互搏。在發展初期,京東為何可以打起價格戰?因為作為一個創業公司,屬于“輕公司”模式,沒有線下渠道,只靠線上銷售,這直接導致京東的成本比國美、蘇寧低至少15%。8月12日的第三屆中國家電網購高峰論壇上,京東電商負責人閆小兵稱,在大家電方面,線上渠道的費用率比線下渠道低15%~20%。
顯然線下連鎖巨頭的倉儲、人員、店面、柜臺、促銷、渠道等各類費用都比線上高,如果采取線上線下一個價,并發起價格戰,會導致這些高昂的費用無法攤銷,自然帶來利潤下降和嚴重虧損。這是其沒能力挑起價格戰的原因之一。
其次,2014年的電商已經不再是5年前。曾經,國美收購庫巴網進軍電商想與京東一決高下,但是最后發現這會導致利潤虧損,所以收縮電商戰線,然后2014年第一季度國美終于實現了盈利。而蘇寧則堅決對戰京東,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嚴重虧損。國美敢繼續虧損么?黃光裕在監獄中允許國美如此冒進么?
而且家電企業已經變得十分理性,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價格被渠道所控制,所以堅持保證在各種渠道都幾乎相同的價格,特別是海爾、美的等強勢大品牌,這也讓電商平臺幾乎沒有價格戰的空間。因此,國美沒有能力打價格戰,而且也失去了打價格戰的時機。
價格戰只是電商最低級的戰爭方式
對于價格戰,劉強東在京東2014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中國電商發展到今天,對消費者來說,單純的價格戰已很難像五年前一樣有效并吸引人們的眼球。“京東在產品品質、產品豐富度、服務和價格等方面都具有競爭力,因此競爭對手發動單一的價格戰對我們影響已經很小。”
作為互聯網公司利用價格戰挑戰傳統連鎖巨頭,這是5年前十分有效的做法。而經過5年的發展,京東的銷售額和體量已經超越了國美、蘇寧,成為這個行業的領導者。其第二季度交易總額為630億元,凈營收為286億,而國美2014年第一季度總營收只有133.51億。
京東不僅營收超越國美蘇寧,而且已經從一家“輕公司”變為擁有62000人的“重公司”,完善了倉儲、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傳統企業才會做的投資布局,由“輕”變“重”意味著京東可以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服務,也更有能力抗擊價格戰。
按照劉強東的“甘蔗理論”,企業涉足整個產業鏈的環節越多就能獲得更多環節中的利潤,京東除了沒有線下的店鋪外,幾乎涉足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甚至比國美、蘇寧都要豐富,加之在線用戶數、品牌知名度、京東微信購物、京東手機QQ購物等優勢,這種形勢下京東真的沒必要打價格戰了。
互聯網公司由“輕”變“重”后將摧毀一切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國美挑起的價格戰更多只是噱頭,并無實際動作,也無實際價值。而且我認為,面對京東,國美已經完全錯過了與之競爭的機會,因為無論在物流、倉儲、配送等基礎設施建設,還是電商相關的技術積累方面,國美都沒有布局和投入,還仍然在玩“過氣”的價格戰,這充分證明了國美不懂電商,根本沒有參與競爭的資格。
任何傳統商業在線上都有對應的模式,京東成為線上的國美、蘇寧是非常合理的解釋,但是國美、蘇寧反過來想要成為京東是完全的戰略錯誤。互聯網公司在顛覆傳統產業的時候,靠的是“輕模式”,以及所帶來的高效率、價格屠刀等。但是打持久戰就要靠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
京東利用數年的瘋狂投資,不懼虧損構建了一個比國美、蘇寧更強大的適合電商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全國建成了97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為180萬平方米,并擁有1808個配送站和715個自提點和自提柜),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而這個時候的京東的體量已經不再那么“輕”,但是仍然具有互聯網公司的高效率,又無線下店鋪的左右手互博問題,這也讓京東變得難以被覺醒的傳統巨頭摧毀。
這給我們的啟發是,互聯網顛覆傳統產業的初期并不可怕,因為互聯網公司并未羽翼豐滿,巨頭只要快速覺醒并挺身而戰,完全可以將其消滅在搖籃里,但是一旦互聯網公司由“輕公司”變為“重公司”后,在互聯網的巨大動力下,其所具有的加速度和慣性都如同核彈一樣可以摧毀一切。
看看京東的增長率和國美、蘇寧的增長率就可以清晰地證明這一點。國美2014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國美上市公司部分實現全渠道銷售收入133.51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8.2%。京東2014年第二季度財報,交易總額達到630億元,同比增長了107%,凈收入為286億元,同比增長64%。
所以國美、蘇寧現在想要通過京東的模式干掉京東已經沒有機會,只能依靠獨辟蹊徑的其他方式。正如大家都認同的“干掉Google的不是另一個Google,反而是Facebook”,或許在O2O上尋求突破,并加快倉儲、物流、配送的建設,提高服務水平,資金周轉率、降低庫存周轉率和運營費率,或可將線下的店鋪負擔變為優勢,貌似吃了虧的蘇寧正在做類似的工作。
(文/磐石之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