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星巴克在國內(nèi)不提供配送 這給了外賣O2O機會
注:對星巴克來說,配送需要額外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即便有配送費也帶不來多的利潤;而一些新興的外賣O2O企業(yè)依靠眾包模式解決配送問題,提高了運營效率同時給星巴克帶來訂單,這就是O2O模式下的機會。
不為生意發(fā)愁的星巴克卻被連咖啡、愛鮮度、百度外賣等請出了咖啡店。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星巴克似乎無意與他們合作,也并未上線相關外送服務。面對較大的市場需求,“高冷”的星巴克有新動作,將在美國部分地區(qū)嘗試咖啡外送。
外賣平臺找上門
對于很多忙碌的都市白領來說,每天早上或者下午茶時間去點一杯咖啡成為了生活常態(tài),咖啡配送在國內(nèi)有著很大的市場空間。連咖啡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王濤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咖啡消費用戶中的60%-70%都是咖啡配送的潛在用戶,北京每天的咖啡配送量達到幾萬杯,而且在快速增長。
專門的星巴克咖啡配送服務,讓星巴克“粉絲”在享受到咖啡的同時,節(jié)約了精力和時間成本,但北京商報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星巴克目前并未在中國推出外送服務,這一市場大多被連咖啡、愛鮮蜂、百度外賣等提供餐飲配送的電商企業(yè)所占據(jù)。
北京商報記者體驗發(fā)現(xiàn),通過連咖啡訂購一杯星巴克咖啡,價格與星巴克門店價格相同,從下單到收到咖啡,用時未超過40分鐘。在連咖啡平臺上訂購咖啡,1杯就可起送,額外支付配送服務費僅2元;愛鮮蜂的星巴克咖啡配送門檻相對前者較高,和其他零售商品的起送價格一樣,訂購星巴克咖啡需要30元起送,額外支付配送服務費10元。
官方配送條件苛刻
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多家星巴克咖啡廳后發(fā)現(xiàn),目前北京的星巴克門店中,僅有嘉里中心、北辰時代等少數(shù)門店承諾提供外送服務,且配送門檻很高。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星巴克嘉里中心店服務人員得知,如果是距離咖啡廳500米范圍內(nèi)的配送需求,且咖啡訂購數(shù)量在5杯以上,可以提供上門配送。星巴克北辰時代店服務人員也表示,只有在訂單量非常大且距離較近的時候,才會上門配送,配送服務主要來自周邊的寫字樓。
對于上述現(xiàn)象,星巴克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星巴克在國內(nèi)沒有開設外賣配送相關業(yè)務,個別門店提供的外送服務屬服務人員個人行為。另外,對于連咖啡等提供星巴克咖啡配送的電商平臺,該負責人表示,星巴克方面并未對其有過授權(quán),且不方便做出評論。愛鮮蜂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愛鮮蜂在上線之初就提供了星巴克咖啡配送服務,且一直在和星巴克方面進行溝通,但尚未建立正式的品牌合作關系,這與雙方的布局、戰(zhàn)略有關。
配送收益不足
對于提供咖啡配送的電商平臺來說,雖然咖啡配送有效地增加了用戶對平臺的黏性,但咖啡配送所帶來的利潤并不多。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如星巴克、Costa等咖啡品牌,商品價格具有很高的透明度,企業(yè)間如果沒有深度的合作關系,僅靠收取人力服務費,配送電商賺取利潤的空間不大。這一說法得到了有關企業(yè)的證實,愛鮮蜂方面表示,星巴克咖啡配送業(yè)務依靠免郵門檻以及配送費用,僅可以保持收支平衡的狀態(tài),其更大的作用是增加用戶黏性。王濤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連咖啡的初衷是讓更多用戶在不同場景下消費咖啡,目前連咖啡的工作重點是提高用戶體驗及運營效率。
連咖啡、愛鮮蜂等提供的咖啡外賣服務,其實更像是一種代購行為,其運作模式和美團外賣、餓了么等餐飲O2O企業(yè)的模式類似。一位連咖啡配送員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顧客下單后,配送人員按照顧客需求到就近的星巴克門店購買咖啡,然后送到顧客手中。王濤也表示,“消費者通過連咖啡購買咖啡時,可以把我們設想為咖啡代購,連咖啡在星巴克購買咖啡時并不享有任何便利條件,也沒有其他優(yōu)惠的折扣,我們也是一個普通的消費者”。
美國率先試水
星巴克咖啡外賣暢銷已經(jīng)引起了星巴克高層的關注。星巴克CEO霍華德·舒爾茨曾在去年10月的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星巴克將在部分市場開始外賣咖啡和食品,作為進軍電子商務行動的一部分,這項送貨計劃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目前,國外消費者已可以通過星巴克手機App在華盛頓、阿拉斯加、愛達荷州等地在線預訂咖啡。但無論是送貨計劃還是在線預訂,國內(nèi)的消費者距離享受到相關的服務還要等一段時間。
此外,不同于國外星巴克的經(jīng)營情況,國內(nèi)星巴克門店面對著客流量大、消費者駐店時間長問題,店內(nèi)服務人員工作量普遍較大。以星巴克新世界店為例,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時觀察到,該星巴克咖啡廳內(nèi)的服務人員在7-9人左右,其中負責下單、配餐的人員各三人,在北京商報記者觀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服務人員都十分忙碌。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星巴克若想在國內(nèi)提供外賣業(yè)務,在保證店內(nèi)服務的基礎上,勢必要加大各門店在人力成本上的投入。
(北京商報 記者 李鐸 陳克遠/文 CFP/圖)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