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生長遭遇專利鉗制 魅族高通專利糾紛升級
高通和魅族的專利糾紛可謂過去一周最受關注的商業事件之一。美國高通公司在6月24日正式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對魅族科技的訴訟,案由是魅族正在使用高通基本專利,包括3G及4G無線通信標準的相關專利,但拒絕向高通支付專利費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于6月24日正式受理此案。
隨后,更多細節逐漸顯露。6月28日,魅族科技副總裁李楠對外表達三點意見:一是“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在生產通訊設備的時候不會用到他人專利”;二是與高通的談判不是公平、合理、非歧視的,“高通給你一個黑盒子,要求你一定要接受”;三是魅族不是不想交錢,而是對方要價太貴了。
近日,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趙斌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的專利許可,與是否使用高通芯片沒有關系,不管用了誰家的芯片,只要是3G/4G智能終端,一定會用到高通的專利技術并需獲得專利許可”;“按照國家發改委2015年初形成的整改方案,凡涉及費用是否應該收取、費率應該是多少、到底是整機收費還是芯片收費,都經過發改委的審核”。
另據路透社消息,高通6月30日又向上海知識產權產法院遞交了17項最新指控。至此,雙方的糾紛開始全面升級。
交鋒
這是高通第一次在中國發起專利訴訟。高通請求判令魅族賠償損失5.2億元人民幣。
目前,有一點可以確認,就是魅族智能終端用到了高通的專利。李楠在回答相關提問時承認,“3G核心技術是繞不開高通的。”趙斌也強調,“只要是3G/4G智能終端,一定會用到高通的專利技術并需獲得專利許可。”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解釋何謂“標準必要專利”時稱,“就是說人家的專利是構成3G/4G通信標準的零部件之一,只要手機支持3G/4G通信標準,不管什么品牌都不可能繞過這些標準必要專利。”
雙方爭執的首要焦點是是否“公平、合理、非歧視”的問題。
魅族的疑問是,“國家發改委網站上寫的支持高通收取合理的費用,但何為合理的費用?沒有定義,這不是中國的法律法規。第二,你可以去問任何一個已知的跟高通簽訂了條款的手機品牌,問他們交了多少錢,如果有任何人可以回答你,你再來告訴我。”言外之意,是魅族質疑高通的收費不夠公開、透明、平等。
趙斌的說法是,“高通從2013年年底開始,包括整個2014年,都在接受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其中,調查涉及的幾個重要方面,就包括了價格(費率應該是多少)、授權模式(整機還是芯片)等。國家發改委用了一年多時間調查了高通授權模式的方方面面,2015年年初達成了最終的解決方案。換句話說,我們現在與合作伙伴簽的許可協議的主要內容、主要條款甚至主要細節都是經過國家發改委認可的,如果國家發改委不同意高通這樣做,高通也不可能在2015年初與國家發改委達成最終解決方案。”
另外,趙斌還向外界澄清,“高通的專利組合包括標準必要專利和非標準必要專利,覆蓋整個手機(終端),絕不僅僅局限于芯片。換句話說,高通的芯片銷售和專利許可,實際上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方面。”
另外一個問題是關于是否有“誠意”。
魅族的說法是,“從2009年開始與高通一直進行溝通和談判,2015年發改委處罰高通作出整改之后,我們開始實質性的談判,有數次深入的會議。”李楠稱。
趙斌則表示,“高通公司已經在一年多的時間內盡了最大的努力,通過各種渠道,試圖與魅族達成善意的結果,但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他們的言論和行動,不得不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他們沒有誠意真正與我們達成協議,而是采取拖延方式,希望能無限期拖延下去,這樣他們可以無償使用我們的專利。”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有445家手機廠商,2015年剩下309家。而高通宣稱國家發改委給出最終解決方案以后,已與100多家廠商重簽授權協議。這也就意味著,事實上還有100多家廠商未簽協議,那么,高通為何獨獨告了魅族?對此,趙斌回應,“我們確實跟一些廠家還在談判之中,但我們認為這些企業是有誠意的,跟這些企業的談判是處于正常的商業談判過程中。”
李楠在6月28日表達了繼續溝通、談判的意愿,只是認為高通的要價“太貴了”。那么,下一步高通和魅族有沒有可能達成妥協或和解?趙斌則強調,價格涉及對所有廠商的公平問題,高通不可能一個廠商一個價格。
“不會撕破臉”
事實上,這雖然是高通第一次在中國發起專利訴訟,但并不是外國公司在專利問題上第一次起訴中國公司——此前,愛立信在印度起訴小米侵權,理由也是,“任何涉及GSM、UMTS/WCDMA或LTE標準的產品,都需獲得愛立信的核心專利授權”。愛立信的意思也是,該公司擁有2G/3G/4G標準必要專利,小米必須取得專利授權。
前段時間,在蘋果和華為的專利交叉授權中,蘋果向華為支付高額專利費也曾引起業界關注,原因也在于,華為在4G上擁有標準必要專利。
為什么擁有“標準必要專利”的廠家如此牛氣?因為沒有他們的專利,就沒有所謂的2G時代、3G時代、4G時代,人類也許還處于程控電話時代。
這也意味,所有的手機廠商都是在愛立信、高通、華為等廠商的“標準必要專利”中受益,才獲得今天的發展成就的。
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ICInsights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魅族以500萬臺的出貨量在國產智能手機中排名第八。2015年,魅族實現銷量2000萬臺,同比大增350%。
但是李楠6月28日表示,“魅族可能是唯一一個完全不依賴高通做大做強的手機品牌,只有魅族才有那么一點點資本去要求一個公平、合理、互相尊重談判。”
“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因為魅族還是無法繞開高通的3G標準必要專利。”高通方面表示。
另外,不用高通芯片魅族真的可以做大做強嗎?受訪業內人士大多數持懷疑態度。
互聯網分析師于斌認為,因為魅族在2015年獲得了阿里巴巴5.9億美元的戰略投資,背靠阿里,除了給魅族帶來業績提升動力之外,也給了魅族與高通叫板的底氣。“但是如果不用高通的產品,未來魅族可能就沒有了,因為高通的專利在手機方面覆蓋得太多了。”
另一位通訊行業分析師曾韜認為,如今魅族已經擴大到一定規模,而且獲得了阿里巴巴投資,今后要想繼續追求規模效應,恐怕不太可能放棄中國電信CDMA市場;而且魅族的當務之急就是向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滲透,高通的芯片恰好又占據著高端市場,所以長期來看,魅族的產品和規模要想繼續往上走,可能還是離不開高通。
曾韜預測,魅族對于高通來說是一個大的潛在客戶;當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是一片“血海”,走高端路線并開拓海外市場將是魅族的必然選擇,未來魅族可能還是會需要高通,因此,“雙方應該都不會撕破臉”。
李俊慧認為,魅族既然已經進入智能手機市場,就得遵守游戲規則,“如果你很強,就去參與相關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那樣才有談判條件。如果覺得這個市場門檻太高,也可以尋找其他更擅長的領域。一旦走入海外第三方市場,魅族面臨的競爭將更加慘烈。”
(中國經營報 李正豪、向炎濤)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