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半年報:增長強勁 引領行業迎全面復蘇
聯商網消息:近日,白酒企業半年報陸續發布,業績增長成為主流趨勢。8月26日晚間,業內龍頭貴州茅臺亦發布了自己的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1.73億元,同比增長15.18%;實現凈利潤88.03億元,同比增長11.59%,重新回到兩位數增長。
從谷底到復蘇,白酒行業深度發力
眾所周知,2014年中國酒業經歷了谷底期,雖然2015年有所恢復,但直到2016年白酒行業才呈現出強勁的復蘇跡象。之所以能夠觸底反彈,源于業內優勢企業在產業調整期內迅速調整、深度發力,最終實現彎道超車。
作為白酒行業龍頭企業,貴州茅臺半年報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今年上半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181.73億元,同比增長15.18%;實現凈利潤88.03億元,同比增長11.59%。
值得注意的是茅臺國外業務營收,上半年營收達到了7.25億元,同比增長69.46%。其實,早在十年前,茅臺就開始布局海外市場,聯手法國卡幕集團打通國際免稅市場渠道。如今,茅臺酒海外市場的銷售目前已覆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有稅市場及重要口岸的免稅市場。并且已經在海外6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了85家經銷商,其出口份額占據了中國白酒出口的半壁江山。
渠道布局之外,茅臺還在海外品牌宣傳方面發力。貴州茅臺不但充分利用各類主題進行事件營銷,而且更樂于抓住互聯網社交化的契機,使用以Facebook為主,Linkedin和茅臺進出口公司微信公眾號為輔的海外社交平臺,增加茅臺文化在網絡中的傳播。2015年,茅臺酒還舉辦了一系列海外慶典活動。從中國香港地區到莫斯科,從米蘭到舊金山,在每一站慶典中茅臺酒邀請當地知名調酒師調制風格迥異的茅臺雞尾,可以看作是茅臺文化與海外酒文化的主動對接。
茅臺酒在海外市場的積極發力帶來的成果,在今年上半年年報中盡顯無疑。而業內普遍認為,茅臺將繼續深耕海外市場。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也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力爭在「十三五」末,使茅臺酒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占到總銷量的10%以上。
此外,在貴州茅臺半年財報中,系列酒表現也十分搶眼,營收6.91億元,同比增長55.76%。系列酒作為醬香酒(子公司)中低端產品,一直被茅臺寄予厚望,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茅臺持續加大對系列酒的投入。在去年年報中,系列酒營業成本便增長了30.40%。今年上半年系列酒的營業成本更是大增77.54%。
早在今年4月,兼任茅臺系列酒銷售運作和茅臺醬香酒公司總經理一職的李明燦,便提出了系列酒2016年沖擊25億的任務。而在6月份,貴州茅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李保芳更直言將針對系列酒做6個億投入,且可以3年不盈利。在集團大力投入和支持下,系列酒營收的高速增長也便有跡可循,且有望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行業持續調整,格局分化成趨勢
目前,其他白酒上市企業也已經陸續發布上半年年報。五糧液半年報顯示半年營收132.56億元,同比增長18.19%;汾酒實現營收24.23億元,同比增長7.9%;沱牌舍得實現營收7.79億元,同比增加24.34%;今世緣酒實現營收15.38億元,增長6.65%。
不過,也有白酒企業上半年業績未能實現增長。如酒鬼酒上半年業績和利潤便雙雙下降,營業收入2.91億元,同比下降5.06%,凈利潤3874.77萬元,同比下降1.89%。此外,新三板掛牌的白酒公司九華山,上半年營收1587.74萬元,同比下降26.66%。
可見,盡管今年白酒行業迎來復蘇,但真正能夠實現業績大幅增長的仍然是在品牌、產品和渠道端具備優勢的企業。未來,缺乏競爭力的企業不但無法享受行業復蘇的紅利,甚至將面臨被淘汰的危機。而對于業內龍頭企業,勢必會繼續深度發力,提升自身競爭力。比如已然迎來業績快速增長的貴州茅臺便仍在蓄勢待發,在今年上半年茅臺集團發布了“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茅臺集團的白酒產量將達到12萬噸,龍頭產品茅臺酒的產量達5萬噸,集團整體收入將達到千億元級,綜合效益穩居行業第一;在集團內部培育2至3個上市公司,把茅臺打造成為多元化投資控股集團。
很快,就將迎來中秋、國慶、春節,而這些節慶日一向是白酒的銷售旺季,也將成為白酒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目前,市場中仍存在不少觀望情緒,一旦在下半年銷售旺季白酒行業還能繼續漲上去,更多業內人士將會期待明年白酒行業迎來更大幅度的業績增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