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接待聯合國同事 共談阿里環保、公益和教育
聯商網消息:4月9日馬云在阿里巴巴園區接待和他一同擔任“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的挪威女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
據悉,2016年,索爾貝格首相和馬云等17名知名人士一起被選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今天,索爾貝格以聯合國官員身份來訪,專程了解阿里巴巴在環保、公益、教育等可持續發展問題上的探索。
挪威擁有全球最強的環境競爭力、最引以為傲的性別平等成就,索爾貝格說,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需要商界、政府、聯合國組織、NGO一起合作。變化的力量不但在于政治和組織,而且在于商業如何運行,這就是阿里巴巴的工作尤為重要的原因。面對馬云索爾貝格說,“我相信你描繪的前景將來會真正成為現實,因為你有不一樣的平臺,你有很多與別人不一樣的達成事情的能力,只要你將保護自然、加強教育、減少貧窮這些工作,跟創造就業、幫助小企業結合在一起。”
面對公益,馬云表示,是14年前的達沃斯之行改變了自己。“14年前我去達沃斯,那個時候我們完全沒有錢。我去那兒是學習如何賺錢,因為我知道那里有很多的企業,但當天他們討論了社會責任,全球化,我學到了很多。如果你想要做生意,你就必須更能負責任。你必須學會分享、做許多別人不能做的事情。”
從達沃斯回來后,馬云作出一個決定,商業模式應當承擔社會責任,技術革命應當改變社會問題。“人們提起阿里巴巴,一般都是說阿里巴巴有多大,成長有多快。但是在我心目中,值得驕傲的從來不是阿里巴巴的業務有多好、盈利有多高,而是我們對于國家,對于世界的未來能夠做到多少轉變,這才是我們真正值得驕傲的地方。”
談鄉村教育
馬云重點向索爾貝格介紹了阿里巴巴正在改變的三個領域:教育、環保和健康。這三項也是馬云為退休后的自己設定的事業,被他稱為后半生最重要的事。
在邀請索爾貝格觀看鄉村課堂的短片后,馬云談起了設立馬云鄉村教師計劃的初衷,“中國有6000萬兒童生活在貧困鄉村,如果不能接受好的教育,未來這些孩子將更難有所成就。我們發起鄉村教師計劃,就是為了聚焦300萬鄉村教師,給他們頒獎,給他們資金,給他們教育和培訓體系,希望通過他們去幫助和影響更多的孩子。”
據介紹,目前馬云鄉村教師獎已經舉辦兩屆頒獎典禮,為200名優秀教師頒獎,這些老師回去以后影響的鄉村兒童超過34000名,今后這個項目還將拓展到非洲和印度。
談環保,螞蟻森林和綠色行動
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部分,環境保護也是索爾貝格此行的關注重點。在阿里巴巴眾多環保行動中,索爾貝格尤為感興趣的是螞蟻金服的“螞蟻森林”和菜鳥網絡的“綠色行動”。
據悉,“螞蟻森林”鼓勵用戶選擇綠色生活方式,上線5個月,已有超過2億用戶通過“螞蟻森林”在手機上種樹,每天節省碳排超過2500噸,目前已在阿拉善種成真樹超過111萬棵。菜鳥綠色行動則是為了應對越來越嚴重的快遞污染,到2020年,菜鳥綠色行動預計將減少總體碳排放量362萬噸,并把阿里巴巴平臺一半的快遞包裝替換為100%生物降解綠色包材,相當于多種植3600萬棵樹。
索爾貝格當場點贊阿里巴巴的環保努力,“你們的工作將成為其他企業的典范,你們正在努力應對環境挑戰,讓我印象深刻,期待你們未來的發展。”
索爾貝格認為,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中國公司在環保方面的工作極其重要,因為中國有龐大的商業區,且有龐大的人口將在商業區工作,這些公司需要去確保消費方式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在環境問題上,全世界是一體的,必須共同面對挑戰。
據介紹,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成立五年來,一直聚焦環境保護領域。截至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在環境領域共計投入2.2億元,資助環保類項目127個,已攜手80家各地環保組織,在中國14個省市開展和推動水環境保護協同治理工作。
談性別平等
眾所周知,性別平等是挪威最引以為傲的社會成就之一。在現場,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代表阿里女員工向索爾貝格“大秀幸福”,“18年前,阿里巴巴有18位創始人,其中6位是女性。18年后,阿里巴巴有36位合伙人,12位是女性。三分之一的管理層為女性,47%的員工為女性,今天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的頂尖互聯網科技公司,這個比例都非常之高。”
彭蕾說,育齡女性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就業限制,但阿里巴巴從第一天就沒有設置這樣的門檻。“我們反其道而行之,我們鼓勵女員工生孩子。給大家舉個例子,阿里有一位女性合伙人,是在產假期間接到的晉升通知!為了鼓勵女同胞生孩子,阿里巴巴園區設置了超過100個哺乳室和孕婦休息室。”
這些讓女員工暖心的細節,也打動了索爾貝格。她在隨后的致辭中表示,全球商業領導者都應向阿里巴巴學習,女性占據全球人口的51%,她們是對于未來極為重要的人才;應當提升女性的領導力,支持她們做到更高的職位。
支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這次走訪讓索爾貝格真切感受到,在支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這件事上,馬云和阿里巴巴已經在行動。比如,在消除貧困和饑餓上,阿里巴巴的農村淘寶戰略,不僅幫助農民增收節支,還改變其生產和生活方式,幫助農民實現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雙雙脫貧。在提供充分、體面的就業機會上,阿里巴巴經濟體為全社會創造了超過3000萬就業機會,超過30萬殘疾人通過阿里巴巴打開網絡創業就業之門。
“我原來是一名教師。在過去17年,我理解自己是阿里巴巴的首席教育官。這是我最為驕傲的事情……我們所想的從來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如何利用好這些錢,去改變世界。我們相信運用科技賦能人,來共同對抗同貧窮、疾病和環境污染的戰爭,而不是人類之間互相斗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功。”馬云最后說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