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一天便利跨界餐飲和魏家涼皮跨界便利店看便利店+
便利店的大風從2016吹到2017年還沒有停下來。網點多,投資小,成本低,最接近消費者或許給便利店的經營帶了很多新玩法,也產生了很多“新物種”。
莊辰超投資的便利蜂便利店+共享單車、部分快遞網點+便利店、每一天便利店+餐飲、魏家涼皮+便利店······便利店雖小,可能容很多大超難容之事。
每一天便利跨界玩餐飲
西北便利店老大“每一天”近來動作頻繁,自從去年成立“每一天生活超市”項目以來,不斷求新,2017年5月4日,每一天旺座國際店正式開業,然而對于每天可能都有新店開業的每一天來說,這并不是什么大新聞,然而“便利店+火鍋麻辣燙”尚屬每一天首次嘗試“便利店+餐飲”的跨界經營。

每一天創始人:張培彥

西安每一天便利經過六年的發展,門店規模已達600余家,影響著成千上萬西安人的消費與生活。便利店的核心優勢在于“靈活“,它可以開在社區、學校、辦公樓任何一處。全天24小時開放的營業模式,商圈輻射半徑一般不會超過500米的距離優勢,可以打消消費者在時間上的顧慮,隨時隨地徒步到店購買所需物品,這使便利店獲得了社區居民、學生、白領工作者等消費主力軍的青睞。
魏家涼皮跨界玩便利店
無獨有偶,歷史的車輪總是驚人的相似,早在一年前,西北“中式快餐鼻祖”魏家涼皮跨界便利店,并于去年4月5日正式開業。距今已經過了自己的第一個生日。
魏家涼皮
無論是便利+餐飲,還是餐飲+便利,零售君認為,這都是一次成功的跨界經營。究竟有哪些優勢?
01客流共享
客流共享,眾所周知,零售連鎖,位置為王,客流為王,講求“位置位置再位置”,魏家涼皮和每一天便利店的跨界都達到了商業連鎖商的模式高度融合,有效的依托各自的吸客功能,共同繁榮成長。吃貨大部分是買買買的高手,而很多買買買的高手也是吃貨。
02管理互鑒
管理共鑒,雖然零售連鎖和餐飲連鎖業態不同,但經營核心卻基本相同,同屬商業連鎖的分支,在管理上有很多共融和共榮的地方。
人才:同為商業連鎖,都是勞動密集型服務行業,在人才招聘,人才培養,人才發展上可以互鑒,互助,共享。
拓展:同為特許連鎖經營,加盟模式上可以共享,加盟渠道可以共拓,加盟資源可以共用。加盟優勢凸顯。
03風險共擔
便利店和快餐的結合無疑給這個“超級物種”經營節約了很多成本,降低了很多風險。現在商業中,“一托二”的社區商業結構讓“便利店+餐飲”成為完美組合。很多物業是一二層同租,這就是使得單獨的便利店和單獨的餐飲都有點為難。然而一層便利店二層餐飲,一層輔助餐飲點餐將有力解決了這一問題。再房租成本,人員成本上將有不少的節約。
04品牌共筑
每一天便利店和魏家涼皮分別是西北“便利店”和“中式快餐”的的鼻祖,也是領頭羊,品牌效應已經很強了。新業態,新分支,新嘗試都會帶著“每一天”和“魏家”的品牌光環,如果體驗和服務能跟的上,在品牌培養上則省了不少功夫。
后記:便利店+,還可以加什么?
便利店作為零售的新業態,網點多,投資小,接近消費者使得便利店在+的道路上不斷有“新物種”。
據零售君了解,便利店+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網絡熱炒的便利蜂+共享單車,便利店+快遞,快遞站點+便利店等等。
(作者:零售圈 宋九亮)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