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洲沙示“揮春瓶”,看本土CNY營銷
在剛過去的農歷新年,廣東地區飲料市場被亞洲沙示徹底激活,一套共6款,主打潮語拜年主題的“揮春瓶”包裝強勢上市。每瓶600ml規格的沙示瓶身上,都添加了廣府粵語味十足的潮語拜年語句,“升職加薪、掂過碌蔗、旺到飛起、老公聽話、贏到開巷、有錢任性”每一句都非常“盞鬼”,引發眾多粵語地區消費者的關注和熱議,更開啟了持續的霸屏模式。
(一套六款的新年裝亞洲沙示)
尤其在廣州傳統迎春花市期間,亞洲沙示“旺到飛起”迎春花市主題攤位,更是成為眾多粉絲游客爭相拍照留念的熱門“圣地”,燃爆了整個朋友圈,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對于一個從廣州起步的經典品牌,以這樣一種傳統又超越傳統的方式,出招新年,確實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而在這個成功的營銷創意背后,有著很多值得同行關注和學習的地方。
消費升級,IP營銷思維
近幾年,消費市場不斷在升級,消費者對產品的消費更多地在消費產品附帶的意識價值,消費者希望通過產品消費,體現自身的“標簽”屬性,尋求社交共鳴和圈子,具備社交屬性和標簽化的“內容”,更容易被消費者接納。
此次亞洲沙示“揮春瓶”,在原有瓶身包裝的基礎上,融入了粵語揮春元素這一社交屬性強勁的“內容”,就是IP營銷思維的極致表現。消費者在消費的不單只是瓶子里面的沙示飲料,而是在消費亞洲沙示“揮春瓶”這個IP所帶來的潮語新年祝福,消費者開始有目的性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祝福語句,據數據統計,“旺到飛起”、“掂過碌蔗”兩款“揮春瓶”購買量明顯高于其他幾款。可以這么說,“揮春瓶”的面世,大膽地跳出傳統飲料銷售,只賣飲料的固化思維,將亞洲沙示從飲料品牌提升為一個自帶流量的營銷IP。
經典的亞洲沙示一直以“夠氣夠味”響譽省、港、澳。“夠氣”那是因為亞洲沙示中含有足夠的二氧化碳,喝起來更帶勁;“夠味”是因為配方中的梅葉冬青所帶來的,獨特的風油精口味。大部份廣東人的兒時記憶都充滿著,這股由亞洲沙示帶來的風油精口味。而此次“揮春瓶”的創意,正是基于這種獨有的本土情懷和品牌屬性,結合這兩年在粵語地區最流行的“粵語揮春”,最終實現兩者完美的結合。
(消費者拿在手都會忍不住拍一張發朋友圈)
“揮春瓶”就是一個社交自媒體
新年的祝福問候寄托著大家對新年美好的祝愿。亞洲沙示將每一瓶“揮春瓶”化身為表達祝福的載體,使一個簡單的瓶子擁有了值得拍照分享和傳遞的價值。然而,單純把“揮春瓶”包裝變成自媒體是遠遠未夠的,亞洲沙示在1月中旬開始針對意見領袖進行內容投放,利用KOL(意見領袖)在社會化網絡上的活躍度和影響力,引發普通消費者的好奇心。
大量的草根種子用戶進行產品分享,引發更多社交媒體活躍粉絲的跟進,而亞洲飲料的官方微信也同步進行了多層次的互動,消費者可以用手機掃描瓶身上的二維碼,或者直接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內,點擊參加潮語祝福搶紅包活動。
落地廣州迎春花市,點燃高潮
大部分成功的社交營銷活動,都需要有一個出色的落地支點,而此次亞洲沙示“揮春瓶”營銷活動亦不例外。
眾所周知,廣州迎春花市作為廣州人農歷新年的傳統項目,歷經時代變遷,至今仍然活力十足,在廣州人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而這正與亞洲沙示的本土情懷和“揮春瓶”的粵語屬性形成了天然的配對基因。最年味的迎春花市和最本土味的亞洲沙示,以最潮的“揮春瓶”為載體結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個情理之中,值得期待事情。
亞洲沙示在迎春花市主題攤位,從攤位設計,互動環節,銷售環節等,都滲透“揮春瓶”的元素,年輕活力的線下互動團隊與現場不斷循環播放的接地氣粵語新年金曲,將亞洲沙示年輕、活力的感覺帶給了每個消費者,為品牌帶來超高人氣的曝光。
亞洲沙示“揮春瓶”的啟示
“揮春瓶”的成功,本身是獨立而不可復制。但通過外包裝升級,而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方式,則已被眾多品牌證實可行可靠,對于更多本土的品牌來說,在“揮春瓶”的營銷案例里面,最值得借鑒的是:主動強化IP意識,從傳統的品牌觀升級到IP思維;善于結合自身特點,選擇抱團和高流量載體進行互動結合;使用合理的社交矩陣組合,借勢而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