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的工廠革命,剛剛開始
作為阿里的一個“元老級”業務板塊,一直沉浸在制造端的1688相對于淘寶、天貓等一系列toC產品,顯得更像一個幕后工作者。
直至今年疫情期間,順應外貿企業轉內銷的需求,推出全套“外轉內”解決方案、成功盤活一大批產業帶后,1688開始從幕后逐漸走向臺前。
2018年云棲大會上,馬云曾拋出“以數據聯動制造業與服務業”的戰略,為新制造業的數智化定調。2019年,ONE商業大會上,阿里再次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大數據驅動”的概念,希望構建大協同的“一個商業操作系統”。蘇打
在阿里實現C端與B端整體大協同的過程中,1688開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1688這次“踏對了節點”
31年前,阿里集團成立了第一家公司阿里巴巴,主要耕耘ToB業務。2010年,阿里巴巴正式推出1688.com,專門負責批發和采購業務,對接和服務產業帶工廠。
2019年12月2日,淘寶天貓總裁蔣凡發布內部郵件宣布淘寶組織升級:其中淘寶事業群成立C2M事業部,1688和淘寶特價版、聚劃算等皆被劃歸其中。
兩年間,1688在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巴巴內貿事業部總經理汪海的帶領下,于2018和2019年度相繼獲得阿里內部績效考核高分,并逐漸成為驅動阿里實現“大協同”夢想的重要關節。
作為“阿里巴巴文化的起源地”,一直站在淘系產品“幕后”的1688今年再次進入公眾視野。由于突發的疫情導致大量外貿產業帶工廠出現嚴重貨品積壓,為了幫助外貿企業轉內銷,1688抓住機會,推出全套“外轉內”解決方案,助推外向型企業轉型。
這套方案中,“不管商家有沒有電商能力,從商家入駐到商品運營到營銷渠道,1688均將進行全體系覆蓋”。
4月23日是個重要節點。1688宣布上線數字化“外貿專區”,對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展開新一輪扶持,計劃年內幫助50萬外貿企業實現2000億內貿線上批發交易。這也是4月7日重啟的阿里巴巴“春雷計劃”中的重要一環。

“1688這次的確是踏對了節點。疫情發生之后,國內制造業開始了從出口到內需為主的轉勢,經濟內循環與數字經濟被提上議程。而就阿里本身而言,ToB業務是起源地,阿里一直有著打通C端和B端的夢想。只要抓對了機會,配合不斷成熟的基礎因素比如產業帶轉型、移動端成熟之后,很容易起勢。”一位長期觀察阿里的評論員對財經涂鴉表示。
另外一個原因是,過去一段時間,批發行業也已經站在了轉型的路口上。根據國家統計局在今年2月3日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995.5億元,比上年下降3.3%。其中,制造業總利潤51904億元,下降5.2%。
數字指標的變化表明,利潤正在離開產業帶。傳統批發市場存在信息流斷裂、數據反饋滯后的難題。品牌商長期依賴各級代理商和經銷商,嚴重影響到產業帶工廠制定出精準的生產策略。
一系列可預測和不可預測的變化,為1688積攢起實現突破的必要條件。
風口上的“起勢”
1688也的確不負眾望。
早在今年年初,1688就曾推出“推城出新”計劃:建立“新批發城市聯盟”,全年打造14個新批發之城,實現在線銷售額5000億,全年打造萬款銷售額破千萬的爆單廠貨,幫助百萬產業帶外貿工廠實現數字化。
疫情引發的產業連鎖反應加重后,阿里于4月7日重啟時隔11年的“春雷計劃”。
緊接著,4月23日“外貿專區”上線后,1688又宣布將通過“助力外貿轉內銷”、“推動產業帶數字化”、“提供金融支持及運營服務”三大舉措,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促進新貿易。
其中“助力外貿轉內銷”板塊中的“專區扶持”措施顯示,將設置外貿專區,專區中舉辦本地外貿企業專場、產地外貿精品館、各分銷渠道主題活動等,每周為合作的外貿企業投放固定清外貿庫存活動,為外貿企業搭建國內市場銷售渠道。
僅這一項措施,1688就預計“可為外貿企業帶來過億精準流量”,幫助外貿企業解決現有庫存。
據了解,自去年國際貿易環境發生變化開始,國內至少已有20多個核心源頭產地正在和1688開展深度合作,至少32萬家外向型出口企業正在1688謀求轉型內貿。
據一位1688員工透露,疫情期間,僅廣東一省便有超30萬家企業通過1688拓展內貿市場,廣州女裝、汕頭內衣、中山照明、東莞小家電等132個產業帶借助線上批發市場快速恢復,1688平臺廣東產地企業3月比2月交易規模增長250%。
商務部最新發布的《產業帶數字化轉型報告》顯示,截至目前,阿里1688平臺覆蓋了172個一級產業帶,約占全國一級產業帶數量的70%,已經成為產業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主通路。大量的產業帶“在線”,成為1688平臺的獨有特色。
這種直接將工廠拉到消費者面前的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模式,也在C端產生了巨大的化反效應。相關數據顯示,今年6·18年中狂歡節的第一天,淘寶特價版上超120萬個產業帶商家取得的訂單數,較去年同期上漲668%。
在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方面,其出品的商家數字平臺通過客戶管理系統,智能接單系統,以及對商業信息和行業信息的推送,對商家的日常經營形成正向的強推動。據入駐1688并使用該平臺的浙江旺季服飾公司負責人透露,該公司的女士加絨雪地襪新品,買家轉化效能比同行高368倍。
馬云定調“新制造業”
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巴巴內貿事業部總經理汪海曾表示:“產銷協同優質供給,供給是數據,協同最關鍵的也是數據。”
2019年阿里巴巴第二屆ONE商業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提出企業發展的“數智力”公式并強調:“數智力是對消費者資產、產品力、組織力的賦能和放大,激活的是企業增長要素的倍增效應,帶來指數化的增長。”
實際上,早在2018年云棲大會中,馬云提出“數據驅動,聯動服務業”的新制造概念時,便已經為阿里的ToB業務指明了方向。他曾在演講中表示,“驅動未來制造業的是數據,大數據是生產資料。新制造是服務制造業,未來沒有純的制造業,也沒有純的服務業。不好好用好這些新技術的企業都會失敗。”
消費互聯網的發展,讓消費者可以自由表達他的喜好,而喜好又可以被分析、被聚合,分析聚合后的數據會成為驅動企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但一直以來,產業帶工廠、工廠對互聯網和數字化的理解是目前數字化向供應鏈上游滲透的難點。
“這也是阿里從2008年開始一直面臨的C2M和C2B模式困境,”一位阿里巴巴前管理層在評述該問題時表示,“阿里發展至今,無論在B端和C端都已經具備了相當大的勢能,但在阿里內部,這兩套系統此前的互動度并不高,或者說,并沒有達到能產生整體協同作戰的能力。外部原因主要是產業帶的基礎設施不夠成熟,移動端前些年也不夠給力等。內部一個重要原因是阿里在兩套體系中某些板塊的中心化能力過于強悍,導致開放性不夠,很大程度影響了各個板塊長期發展的活力,比如B端系統中針對產業帶的開放度不夠高;而某些板塊又缺乏中心化能力,比如此前并沒有針對產業帶建立完整的產地數字供應鏈服務體系,大多數商家還是自發找貨賣貨為主,物流方面也沒有將菜鳥整合進來等。”
而1688近兩年的表現讓這種“打通”和“整體協同”開始有了清晰的路徑。在“將消費者的需求和真正制造端的生產形成匹配”這件事上,1688好可以利用新批發強大的中臺能力,幫助產業帶工廠解決數字化理解的問題。
比如,在后端,平臺通過大數據聚合買家個性化需求,并通過具象化“爆款需求單”的形式提供給源頭工廠,指導工廠選擇性發布商品或優化生產線;在前端,平臺通過“拼團”、“拿樣試單”、“預售”等場景集單,去掉中間商讓次終端直面源頭工廠,同時確定性的訂單,幫助工廠以量定產去庫存,確定性的利潤(控庫存、控價格)幫助工廠提升生產效率和積極性。
能否緩解阿里增長焦慮?
C2M模式由來已久,比如傳統家電行業中,賣場會不定期向工廠定制一些“學生款”、“新年款”產品,但大多類似“團購”模式,并未大規模應用到產業中。
“顯然,C2M打通后可以倒逼產業鏈上游進行整合和變革,一系列的數字化滲透將對產業帶整體轉型升級形成基礎性提升。”前述觀察員認為。目前,包括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甚至美團等在內的企業都開始發力C2M的協同與打通。
2019年京東618大數據顯示,通過C2M反向定制,京東平臺獨家銷售的一加7Pro開售25秒銷量便突破1萬臺;手機狂歡日當天,其獨家的游戲手機銷量同比增長300%,紅魔3獲得游戲手機品類銷量和成交額雙冠軍。
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表示,“未來三年,京東反向定制(C2M)商品及獨家新品在京東平臺的累計成交額將達到10000億元規模。”
而拼多多從創立之初便是最接近C2M的企業,通過“直連廠商拿貨”的方式,成功俘獲了下沉市場用戶的心。尤其在農產品領域,其“產地直供直銷”的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
甚至有阿里內部人員向財經涂鴉透露,經過測試,拼多多的用戶數可能將于今年年底等量于淘寶,甚至反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