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全國新開69個商業項目,創全年單月開業量新高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陳寧輝
圖片/聯商圖庫
借助國慶、中秋的“雙節”的東風,全國商業地產市場在9月“火”了一把,集中體現在新開商業項目的大放量上。
根據國家商務部監測,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
全國消費市場整體呈現平穩較快恢復,各個商家都看準了“國家法定假日”這個消費助推節點,對一些即將入市的新的商業體而言,選擇在節假日期間開業,一來有利于人氣的聚攏,二來有助于商場策展豐富多樣的營銷活動。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9月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69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筑面積≥2萬方),相比8月新增49個開業量,在疫后恢復期,供應市場也在逐漸回暖。新增GFA商業建筑面積642.05萬方,平均單體建筑面積9.31萬方。
此次統計不含1.3萬方的連云港歐樂時尚廣場、紅星美凱龍拉薩頓珠商場、紅星·歐麗洛雅淄博商場、6000㎡的佛山嶺南天地·新里、上海港城廣場一期商業配套等項目。
9月開業量同比增加5%
9月新開了69個商業項目的數量,雖然不及2016和2017年,卻維持了近三年的基本水平,70個左右的開業量整體趨勢穩定。而且在今年特殊情況下,同比5%的漲幅已實屬難得。
從近5年(2016年至2020年)九月數量及同比變化上看,從開業數量上看,2016年開業量最多至91個,從開業數量同比變化上看,2017年和2018年均下跌,且2018年跌幅最大,從2019年開始上漲。
七個地區均有項目開業
9月是今年以來單月開業數量最多的一個月份,也保證了全國七個地區都有項目開業。
從地區分布上看,華東仍然霸居首位,且28個開業量遠遠高于其他地區,華南緊跟其后排第二,西南保持了前三位置,與去年9月的格局一致。華中、東北、華北和西北位列四至七位。可以看見,雖然各個區域的開業數量不一,且其他區域與華東差距明顯,但各個區域在9月均有新的項目開業。
從城市分布上看,成都逆轉四大一線城市,成為當月開業數量最多的城市,融創文旅城、龍湖成都上城天街、龍湖成都時代天街2期、成都新都蘇寧易購廣場、成都晶融匯購物中心不少是當月比較知名的項目;緊隨成都之后的是上海,開出了4個項目,重點關注森蘭花園城和上海廣場。其他廣州也有3個項目開業,開業數量達2個的城市較多,如深圳、佛山、東莞、南京、蘇州、濟南、廈門、長沙、長春等等。
新開項目多以中大體量為主
從商業體量上看,9月新開的商業項目中,多以中大體量為主,規模在5至10萬方(含10萬方,不含15萬方)占比約35%;10至15萬方(含5萬方,不含10萬方)占比約32%;2至5萬方(含2萬方,不含5萬方)占比約22%;15萬方以上的商業項目同樣占比約11%。
從體量規模分布情況上看,5-10萬方的一站式商業中心是目前常見的模式,這些項目融合了購物、吃喝玩樂等基本消費需求,也引入了劇院、娛樂會所、電影院、動物館等體驗性業態,又有足夠的空間可供活動營銷,往往受到很多開發商青睞。
10-15萬方的中大型購物中心也是9月較為常見的體量類型,10萬方左右的購物中心在拿地成本、開發成本等壓力上相比二三十萬方的大體量項目有限。
15萬方以上的大型購物中心9月有8個開業,分別是龍湖南京江北天街、江陰八佰伴南門店、嘉興八佰伴華府店、廣州悅匯城、邵陽步步高新天地、信陽萬達廣場、融創文旅城(融創茂)、長春北湖吾悅廣場。
可以看見,這些大型購物中心均出自萬達集團、新城控股、越秀地產、龍湖集團、融創集團、華地集團、步步高集團等全國知名商業地產開發及運營企業,在成本抗壓及運營功底上實力突出。
全國性開發企業逐漸放量
整體上看,9月新開的這些商業項目開發或運營企業背景相對平衡,國內知名連鎖企業和當地中小型開發商并重。
但與前幾個月相比,9月知名開發商打造的商業項目數量明顯增多,諸如萬達集團、新城控股、蘇寧置業、越秀地產、龍湖集團、招商蛇口、砂之船集團、杉杉集團、銀泰商業集團、愛琴海商業集團、保利商業、王府井、融創集團、華地集團、步步高、天虹、友阿股份、華僑城等企業均有項目入市,整個市場呈現標桿項目扎堆的現象。
且諸如新城控股單月就有8座吾悅廣場開業,萬達投運了5座萬達廣場,而蘇寧置業也在同日開了三座蘇寧易購廣場。
附全國9月新開商業項目統計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