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2021年計劃新開573個購物中心 50%或延期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陳寧輝
頭圖/上海北外灘來福士
導語:受疫情黑天鵝影響, 2020年全國商業地產呈現明顯的分化趨勢。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僅63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筑面積≥2萬方),但在下半年迎來報復性反彈,超400多個新項目問世。
走過了不尋常的2020,2021年的商業地產增量市場將是何光景?全國將有多少新商業體開業?區域之間的角逐戰將呈現怎樣的差異化?商企巨頭之間的較量將迸發出哪些新的火花?行業將出現哪些新的變量和趨勢?疫情對商業地產將產生何種深遠影響?
基于此,我們盤點了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華北/西北/東北全國七大區域2021年擬開業的商業項目,一起來看下新局勢。
本期關注華東地區。
華東區是全國商業最密集、最繁華、最活躍的區域之一,歷年來一直都是新增供應市場增長最快的區域。
港企如恒隆地產、香港置地、新鴻基、九龍倉、瑞安、新世界等,央企或國企如華潤置地、大悅城、招商蛇口、保利等,內資如萬達、龍湖、寶龍、印力、新城控股等知名商業地產開發商依然將華東視為重鎮,紛紛加大布局。
特殊的2020年,市場供應相對遲緩,雖然仍然有不少項目按期開業,但也有不少項目因工期耽誤或招商進度被迫延期,2021年的市場表現顯得格外受關注。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1年華東擬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573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筑面積≥2萬方)。新增GFA商業建筑面積4883.07萬方,平均單體建筑面積8.52萬方。
江蘇領跑數量和體量貢獻榜
從開業數量上看,江蘇以157個擬開業量領跑,明顯高于其他省市;山東以103個緊隨其后,浙江89個位列第三,安徽、福建、江西和上海分別計劃開出64個、56個、52個和52個商業體。
從開業體量上看,江蘇以1380.55萬方領跑區域,比第二高的山東多了400多萬方,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和江西依次排序。
上海:相比往年,2020年的上海低調了許多,但進入到2021年,上海或將進入開業高峰,預計有52個項目計劃開業,雖然最后開出數量會在此基礎上打折扣,但諸如北外灘來福士、大寧久光、前灘太古里等項目備受期待。
浙江:杭州、寧波、溫州向來是浙江的三個頭部城市,素來有“杭甬溫”之稱,也是企業戰略布局的重點城市。2021年計劃開業名單中,杭州、寧波、溫州就合力貢獻了49個項目,占比超55%,難得的是,11個地級市都有項目計劃開業。
江蘇:江蘇2021年計劃開業量最多,但貢獻率最大的除了集中在南京,蘇州、徐州、南通、常州等經濟強市外,三線城市鹽城、淮安、泰州等城市均有不俗的表現,可見三線城市的潛力。
山東:山東是2021年計劃開業數量僅次于江蘇的省份,實現了破百的表現,主要得益于全省地級市數量就多達16個,但也不排除個別城市的突出表現,如青島、煙臺等
福建:福建2021年計劃開業數量達56個,雖然總量不算多,但城市表現不錯,尤其是廈門、泉州和福州三個城市的開業數量均在10個左右,寧德、莆田等小城市也有搶眼貢獻。
安徽:安徽的情況與江蘇類似,除了省會合肥這個大城市外,滁州、阜陽、宿州等城市的計劃開業數量也不在少數,體現了城市下沉的趨勢。
江西:在華東七大省市中,江西2021年的表現無論是擬開業數量還是體量都是最低調的。在52個擬開業項目中,省會南昌就占據四成,其余贛州和九江兩大城市緊隨其后,其余城市分布較均衡。
從單個城市分布情況上看,前三分別是上海、南京和蘇州,其中上海以52個開業量領跑城市榜。TOP10榜單(開業數量≥17個,其中寧波和廈門并列并列第8)中,多為經濟發達的城市和省會城市,如全國經濟中心上海、浙江省會杭州、江蘇省會南京、安徽省會合肥以及蘇州、青島、廈門等高速發展的新一線城市。
中型購物中心為主
2021年華東計劃開業的項目中,體量發展與行業整體趨勢一致,符合當下投運購物中心的理想規模,同時在一些經濟發達、商業起步早和成熟的城市,城市市級商業發展相對完善,開始逐步朝區域、社區型購物中心發展。
結果顯示,規模在5至10萬方(含5萬方,不含10萬方)數量最多,具體占比約39%;規模在2至5萬方(含2萬方,不含5萬方)占比約25%;10至15萬方(含10萬方,不含15萬方)占比約24%;15萬方以上(含15萬方)占比約12%。
超20萬方的巨型購物中心LOVE@大都會、杭州印力匯德隆奧體印象城、龍湖杭州丁橋天街、寧波萬象城、溫州印象城MEGA、蘇州大悅春風里等近30個項目。
全國性知名開發企業為主
華東向來受開發商青睞,在2021年的華東新供應市場中,全國性、知名的開發性企業仍然是“主角”。萬達集團、印力集團、龍湖集團、新城控股、華潤置地、寶龍商業、銀泰置地、愛琴海商業、蘇寧置業、世茂集團、萬科、綠地等企業都有項目開業。
具體來看,單從開業數量上,以住宅開發見長的綠地控股計劃2021年在華東投入13個新商業項目,多數以“繽紛城”為主。
緊隨綠地的是一直深耕長三角的寶龍商業,自去年年底分拆上市后,寶龍商業加速拿地速度,尤其是長三角地區,在12個擬開業量中占90%以上。長三角以外,寶龍商業2021年在華東地區還將開出泉州、鹽城等多個寶龍廣場項目。
萬達和愛琴海商業分別以9個擬開業量緊隨其后,其他萬科、印力、新城控股、龍湖、世茂、蘇寧置業等擬開業量都超過了5個。
實際開業量或縮減
從2021年這份華東地區擬開業數量名單中可以看出,有很多項目“似曾相識”,它們甚至在過去幾年的擬開業統計名單中出現,雖然不是自我所愿,卻也只能無奈延期。尤其是2020年非比尋常的一年,給商業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些項目被迫停工,未能如期開業,或因大家都“很難”,招商壓力大,也只能延期。
延期的情況,2021年恐也不會“缺席”。
根據國家商務部委托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編制的《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指數》顯示,近年來,因存在階段性供應過剩的風險,平均每年有近50%的購物中心會延期開業。
以江蘇為例,從我們近幾年統計的結果發現,2018年江蘇擬開業近百個,實際開業38個,開業率接近40%;2019年江蘇擬開業163,實際開業66個,開業率40%左右。可以發現,近一半的的項目沒能按計劃開出,因此雖然統計數據中擬開業數量高達573個,但最終能開出一半以上已實屬難得。
在華東的2021年擬開業名單中,諸如上海大寧久光、上海北外灘來福士、寧波中心阪急百貨、南京永壽坊、徐州賈旺中船城市廣場等項目都是上年延期下來的項目。可見,按照往年情況看,實際開業量還會低于擬開業量,且今年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延遲、建筑施工延緩、商家困難或影響招商等因素下,實際入市情況還有待后期觀察。
附:2021年華東地區擬開業商業項目統計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