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購率40%!這個水果茶品牌連續2年廣州人氣第一
新鮮水果茶,做標準、做穩定很難;
做不到標準、穩定,就很難做好復購。
廣州有個品牌,把最不穩定的水果,做成廣州、東莞大眾點評水果茶第1名,開出了102家門店,而且復購率40%。
他們如何解決水果標準化的痛點,提升復購率的?
01
復購率40%,用水果超市的思路做水果茶
根據大眾點評收錄的數據,廣州茶飲店數量18000+,遠超深圳和上海,消費者的選擇太多,水果茶想脫穎而出,可太難了。
但我在廣州大眾點評上搜索,發現水果茶排行榜的第一名,連續2年都是蘇閣鮮茶。
一提到天然鮮果茶,行業人有2個刻板印象:第一是規模化復制很難,第二是產品標準化難,很難做到100家店口感如一。
但蘇閣鮮茶不僅在近10個城市開出了102家門店,而且還在東莞、珠海、佛山三個城市的大眾點評排行榜上,長期保持口味/人氣第一名,而且復購率穩定在40%左右。
廣東多個城市大眾點評排行榜上,保持口味/人氣第一名
2020年底,在廣州舉辦的美團點評必吃榜頒獎盛典,口味和服務top10榜單上,蘇閣鮮茶是唯一入圍的飲品品牌。
水果茶做到高復購,蘇閣鮮茶有哪些方法和經驗?
創始人王驃的說法是,“我們是把百果園做成了茶飲店”,也就是用水果超市的思路做水果茶。
蘇閣鮮茶門店
首先,深入原產地,壓倒性地在水果上做投入。蘇閣鮮茶的水果,除了少部分進口水果,比較少從批發商拿貨,基本都是從原產地對接,因為原產地供應商,對當年水果的特性、成熟度更有把握。
最近4年,蘇閣鮮茶的采購團隊深入到遍布在全國的50多個水果產地,只要發現新的水果產地,都會第一時間過去,找同品類最佳的品種,同一個品種會找1~3家供應商,建立供應鏈體系。
其次,產品采用“10+1”模式。
對于一些常年能穩定供應的水果,比如新奇士的橙子做的霸氣橙子,就是全年都上,檸檬、西瓜、百香果等,這些的水果基本有10種左右。
而每1~2個月,會從當月新鮮上市的水果中,挑選1~2種口感好、消費者認知高的,作為當季新品,比如1~3月上草莓、4月份上鳳梨、6月陽山水蜜桃、8月巨峰葡萄……
用當季新鮮水果做引流款,用產量穩定的水果做經典款。圖片來自小紅書
用當季新鮮水果做引流款,吸引嘗鮮;用產量穩定的水果做經典款,吸引復購,采用“10+1”的模式。
以水果茶為主打,類似于水果超市的產品模式,為蘇閣鮮茶搭建了基礎的產品框架。
而如何把產品做出價值感、記憶點,是水果茶提升復購率面臨的第二個挑戰。
02
提升復購,就要把水果的價值感做足
蘇閣鮮茶的爆款,都是市場上的明星款,比如楊枝甘露、霸氣橙子、多肉葡萄等,但每一款產品都能喝出獨特的口感和記憶點。
比如霸氣橙子,能喝到豐富的橙子果粒,比如楊枝甘露,新鮮度和豐富感更強。此外,價值感的傳遞,也有一套方法:
1、“半斤水果做一杯”,價值感處處可見
不管在在蘇閣鮮茶的線下門店,還是美團外賣、大眾點評店鋪,除了極具風格的品牌色外,最顯眼的一張海報就是“半斤水果做一杯”。
除了讓消費者get到水果分量外,還間接傳遞了“真水果”的產品理念。
而半斤水果的價值感,如何讓消費者最大化的感受到?我看到蘇閣鮮茶做了3個動作
水果海報凸顯,比如丹東草莓、新奇士橙子、陽山水蜜桃、巨峰葡萄等,每一個水果根據產地、甜度、特性做成海報,貼在店內墻壁上。
產品杯墊加深,在蘇閣鮮茶堂食的消費者,會贈送一個杯墊,點多肉葡萄,杯墊上就是巨峰葡萄的水果信息,每種水果都有杯墊,消費者可以拿在手里,認真看關于自己杯中水果的介紹。
產品杯墊
產品視頻吸引,蘇閣鮮茶部分有電子屏的門店,會播放一個視頻,視頻中講解水果原產地的故事,比如陽山水蜜桃,桃子用手輕輕一捏,汁水噴涌而出,仿佛隔著屏幕都能聞到水蜜桃的香氣。
這些水果信息,消費者只要在電商平臺上略加搜索,丹東草莓30~40元/500g,陽山水蜜桃25元~35元/500g,半斤水果做成的水果茶20多元一杯,就顯得價值感很足。
2、重要的事情說7遍,建立“天然、健康”標簽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重要的事情說3遍已經不夠了,要想在顧客的心智中打下標簽,需要的是進門前后的持續影響。
除了在門頭上凸顯“9年專注天然水果茶”, 店內最大的海報、電視機最好的廣告位、菜單的C位、杯子、杯套、外賣店鋪海報、店員推薦話術等,也都在持續向消費者傳遞“專注、天然、無添加”的產品特色。
建立“天然、健康”標簽
此外,所有門店內,都充盈著新鮮水果的香氣,一些主題店還建了透明的“鮮切實驗室”,把新鮮水果加工的過程讓消費者看得清楚明白。
我算了算,基本上一個新客從進店到消費,健康、天然的產品特性,會通過視覺、聽覺、嗅覺重復出現7~10次。
3. 把產品集中在競爭最小的17~24元價格帶
價格是客群的分界線,做什么樣的產品,就吸引什么樣的客群,這是一種取舍。
25元以上的市場,有喜茶、奈雪這樣的超級品牌,10元以下的市場,有蜜雪冰城這樣的超級體量。
但在中端市場,喜茶和CoCo都可之間,是有價格帶縫隙的。
蘇閣鮮茶本季菜單
特別是17~24元,是個相對空白的價格帶:對一線城市消費者來說,這是個易于接受的價格,對品牌來說,競爭沒那么激烈,以區域品牌居多。
蘇閣鮮茶客單價在20元上下,用了天然水果,不添加NFC原汁、果醬、香精等添加劑,水果又盡量選擇同一品類中最貴的,在消費者可感知的范圍內,性價比就凸顯出來了。
03
鮮果損耗的痛點,如何解決?
做水果茶還有個顯著痛點,是水果損耗。蘇閣鮮茶也經歷了草莓損耗從30%到5%,芒果損耗20%到6%的“緩慢爬坡”,他們有哪些降低損耗的經驗?
1、最重要就是積累,建立運輸、儲存、分切SOP
今年夏季,蘇閣鮮茶上新了一款新疆的蜜瓜,因為存儲缺乏經驗,沒有及時把瓜皮的水分吹干,導致超過40%的蜜瓜壞掉。
“水果茶最重要的就是積累,如果使用新水果,第一年基本不賺錢,甚至可能會賠錢。”王驃說。
圖片來自小紅書
水果茶是沒有捷徑的,就是一種一種去試。幾成熟運輸?冷鏈還是常溫?存儲要冷藏還是常溫?催熟是天然還是燜熟?切水果使用的工具,步驟,蘇閣鮮茶都會做成圖文SOP,培訓到位。
2、水果分級制度,降低存儲損耗
王驃建立了一套水果分級制度,“從我們出貨的時候,一批水果已經做好了分級,A類可以直接用,B類需要放冷藏柜, C類屬于成熟度低,需要放在常溫條件下,或者高溫條件下催熟。
水果的指標,還包含重量、數量、表皮形態等,門店不用再做甄選篩查,直接按照存放標準區分好使用即可。
3、報貨智能,減少浪費
蘇閣鮮茶在訂貨的時候,“訂貨量不能憑感覺、經驗,要靠工具,我們營運部和供應鏈有一個表格,會從天氣、節日、促銷、以往的同比、環比銷售數據等10多個指標,來判斷該每個品類該定多少貨。”
他們還會在日常實踐中反復測試,如果損耗不達標、或者缺貨,就要去追溯原因,及時調整。
結語
做了9年的蘇閣鮮茶,目前有102家門店,速度不算快。但王驃不著急,不管是加盟商管控,還是門店運營,都是他在著力提升的地方。
在王驃的觀點中,好喝就是最大的標準化,“每個人做好的路徑都是不一樣的”。
“把每一季的新鮮水果,以最佳的口感呈現出來,讓顧客愿意一次次選購,這就是我理解的標準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