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的“貓狗大戰”,勝負已分?
今年春節,不要輕易的播撒愛心去慰問一個被迫留守不能回家的年輕人,對方很可能會這樣回懟你:“我不孤單啊,我有兩只貓,你有嗎?”
對于養貓的年輕人來說,同樣喜歡宅在家的貓咪是最好的陪伴之一,不用頂著瑟瑟寒風出門遛彎,吃喝自理,而且抱起來還緩和。在上一次疫情的時候,很多人已經在社交媒體示范了如何陪貓咪(不是貓陪你)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比如,風靡世界的貓咪障礙大賽,在家里就可以玩。當然唯一的不利因素可能是,過了這個春天,主人和貓咪都會變胖。
作為貓奴,有時候從內心深處會對“狗民”(好像沒有狗奴這一說)有同情感,看著朋友圈那些風雪無阻都要出門遛狗的人,還是把貓抱得更緊一些吧。
作為通行世界的兩大寵物部落,貓似乎在國內越來越受歡迎,這并非主觀臆斷。根據《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的數據,過去2020年首次出現了“貓正狗負”的局面。雖然在總數量上,國內寵物狗的數量仍舊領先。
所謂“貓正狗負”是指,根據統計,全國城鎮犬只數5222萬只,同比減少5.1%,養犬人群同比減少2.1%,貓只數4862萬只,同比增長10.2%,養貓人群同比增長也是10.2%。另外一組數據顯示,從養寵人數擁有的寵物數量來看,平價養寵人群擁有狗的數量,是1.5只,但是養貓的人群,平均擁有的數量是1.8只。這組數據意味什么,意味著養了第一只貓的人,其實很容易養第二只。
在美國電影《貓狗大戰》中,勝利的永遠是狗部落,而貓部落的陰謀最終也不過是成為人的玩寵。不過,在東方的年輕人世界里,貓正在逐漸占據年輕人心智的C位。這個小趨勢背后,其實有不少值得玩味的東西。
養貓更便宜?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貓在互聯網上似乎更容易成為網紅,這表面上是種群優勢,貓很容易以“呆萌”的姿態出現在社交網絡上,獲得關注。但是經濟學告訴我們,這些都是表象。
從《白皮書》提供的數據來看,養一只貓的平均消費水平更低。2020年寵物犬消費市場規模1180億元,平均單只犬消費約2260元,寵物貓消費市場規模為884億元,平均單只貓消費1818元。如果把時間維度拉得更長,2017年到2019年,單只犬年消費也比貓分別高25%、23%、22%。也就是說,養一只貓的成本大約是一只狗的80%。
這種成本差異,可能需要更為細致的拆分才能充分理解,不過我們可以從養寵常理推斷一下花費的不同。其實從主糧的角度,貓和狗都有高中低檔次不同的選擇,我們很難籠統的論述貓吃的更貴還是狗吃的更貴。
但是換個維度看,寵物的第二消費其實是護理和醫療消費。從這一點上,貓和狗的差距就逐漸拉開了。很多時候寵物狗是必須要定期美容、洗澡的。一個是狗的品種原因,比如有些大型犬,居家洗澡很不方便;另一個是狗的活動范圍比較大,經常外出,因此需要及時的打理毛發。
但是回到貓的世界,就不一樣了。首先貓從小就會自己洗臉、梳理毛發,甚至“貓洗臉”的動作會被當做可愛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隨著養寵知識的普及,很多主人也意識到,貓其實不需要太頻繁的洗澡,甚至過于頻繁洗澡很容易生病。由于沒有了定期美容的需求,其實貓去醫院更多的需要主要是打針、絕育、求醫問藥。可以說貓更需要寵物醫院,而不是寵物美容院。
一些養中華田園貓的主人可能甚至有這樣的經歷,除了打針、絕育,自家的主子幾乎常年不怎么需要去醫院。近年來,一個新的需求出現,就是夏天給貓剃毛。雖然此事有一定爭議,但是很多長毛貓的主人還是有需求。如果去寵物醫院,北京的消費在每只120-150元之間。如果覺得這錢花的不值,完全也可以買個推子自學成才。在朋友圈,經常有人把剃得像狗啃的(狗招誰了)貓主子照片發出來,自己還哈哈大笑;也有人手藝好的,直接發展成了副業,靠比寵物醫院更低的價格,更好的服務(一般是上門剃毛),還能賺點外快。
另外,從玩具的角度看,其實養狗是需要專門的玩具磨牙,否則狗的習性使然,往往對家具或者拖鞋的破壞力極強。相對而言,貓抓沙發并不是不治之癥,重要的是從小訓練和教育,網上這方面攻略很多。換句話說,貓抓沙發不是剛需,很多時候是泄憤。如果運氣好的話,一個價格低廉的貓抓板就可以解決。
不可否認貓玩具的種類、花樣越來越多,但是對于貓這樣一種自得其樂的生物來說,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里,一切都是玩具,花草,杯子、繩子、耳機線、你的頭發、別的貓......一個簡單的逗貓棒都可以玩上很久。
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看,其實養寵物最終需要的就是陪伴。一個肉眼可見的常識是,很多人家養狗,晚上狗一般是睡在客廳或者地墊上。但是貓呢,很可能你的床就是它的床,睡在腳底下的是最乖的,還有橫著睡在脖子上的。也就是說,你養一只狗,你們擁有彼此的是非睡眠時間,但是養貓,你所有的時間都是它的,如果你正好不能出門的話。
所以,從寵物的“使用時長”來說,養貓更劃算。當然,國外有一只貓最近因為半夜打了主人四小時而走紅,這種貓是屬于你使用它需要交小費的。
養貓更費神?
前文論證了養貓相對“便宜”,但是正因此,從寵物經濟的角度看,似乎養貓拖了整個大盤的后腿。
2019年,2020年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僅增長2%,增速明顯下跌,單只寵物年消費金額更是同比下降7%,原因也容易理解,養貓的比重在上升,養狗的在下降,但是貓的單只飼養成本更低,反映在總金額上,增速自然會同比下跌。
那么從寵物經濟的大盤考慮,隨著養貓的人群可能越來越多,這種增速下滑是否是不可逆轉的?
以上論述是講的如何低配或者說精簡的養一只貓。但是我們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其實也有人為了寵物花了很多錢。從寵物經濟的角度,養寵高端化是否是一個趨勢還有待論證。但是養寵精致化、智能化,確實是越來越普遍的趨勢。
所謂高端化,你可以為養過的一只貓花多少錢?2019年,一只名叫“大蒜”的小英短滿月了,這只貓身世特殊,它是中國第一只商用克隆貓,也可以理解為是第一只個人因為自身需要而非科研需要克隆的貓,據克隆貓“大蒜”的希諾谷生物科技公司表示,這只貓的“造價”是25萬。如果克隆狗要更貴一些,大約是38萬。
這個事情曾經引發很多爭議,筆者身邊養貓的朋友也態度不一,不光是錢的問題,而是涉及所謂倫理問題。不過希諾谷生物科技公司表示,“大蒜”克隆成功后,他們又收到了六張訂單。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11月14日成立。也可以說,公司成立7年之后,克隆寵物貓才邁出了第一步。
這個例子或許有些極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養寵物的人,自己的生活還沒有升級,先給自己的貓“消費升級”了。而這一種趨勢,很大程度上是B端(商家)推動。那么,這一升級的速度,究竟如何才可能更快呢?
所謂智能化,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寵物智能設備的普及。最先開始推廣的是智能喂食器和自動飲水機。后來還有寵物機器人和價格不菲的智能貓砂盆。如果我們回溯一下寵物用品的歷史可以發現,只有貓砂是“用戶為了解決自身痛點發明的”,其他主要用品都是商家推動的。很多寵物主糧大牌,其實都是國際食品品牌巨頭,比如皇家貓糧,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是瑪氏食品旗下的。這一次,智能喂食器和自動飲水機也不例外,其實更多是商家主動求變的產物。
有趣的是,智能喂食器的出發點和自動飲水機是相反的。智能喂食器的很重要功能,是讓貓咪“健康飲食”,特別是以橘貓為首的易胖體質,需要控制飲食。反過來,自動飲水機的出發點據說是貓飲水量少于狗,所以容易得腎病,同時貓喜歡活水,于是有了自動飲水機。
從消費者端看,寵物用品智能化的一個好處還在于把“懶人經濟”發揚光大,很多人養貓的考慮就是貓相對獨立,甚至主人出差兩三天貓也可以自己生活。但是正因為貓相對好養活,低配養也可以養,所以這反過來其實意味著一件事:貓的消費升級其實需要比較高的教育用戶成本。
對于一個挑剔的消費者,商家要如何證明,上百元的飲水機真的能比十元一個的貓碗讓貓喝水更多?特別是對于養貓的老用戶來說,其實轉化成本可能更高,因為這些老用戶自持有經驗。而現在很多新手養貓正在陪伴他們的,是第一只貓,他們倒是更容易被商家塑造出全新的養貓習慣。或許商家的新產品更容易從他們那里獲得認同。
而所謂精致化,我們認為是指養貓者會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更多的通過學習養寵知識,從而選擇更好的養寵方案。從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來說,貓不僅適合蝸居陪伴,相對來說寵物貓也是活得比較“講究”的物種,如果是養純種貓的人,更需要仔細伺候。從這一點上說,養貓的精致化是一種更加微妙的趨勢。
這種精致化可能不一定是從商品出發,而是從知識出發。在社交媒體上,無論是文章,還是短視頻,現在有很多一方面傳播萌寵故事一方面傳播養寵知識的“號”非常受到追捧。比如出現了專門做貓糧測評的公眾號。最近爆發的毒貓糧事件更讓很多主人心有余悸,很多人未必分得清自己喝的常溫奶和低溫奶的區別,已經開始去研究貓糧配料表了。再比如有的寵物醫院也開設了公眾號,從治病延伸到健康正確的養貓方法。
這些內容的輸出,未必背后有很強的商務訴求,但是這些培育市場教育用戶的投入,其實對于整個寵物經濟的繁榮,有著巨大的幫助。
從消費投資的角度看,很多投資機構都認為寵物是一個大市場,是一個可以長期看好的賽道。但是問題的另一面是,在消費品牌估值暴漲的2020年,我們幾乎很少聽到有寵物品牌受到這樣的待遇。甚至202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波奇寵物,上市即破發,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才回到發行價,這種表現應該說和日漸火爆的國內寵物市場并不匹配。
一二兩級國內外資本市場對于寵物項目的審慎態度,恰恰說明了當下整個寵物市場的走勢,雷聲大、雨點小,缺乏特別冒尖的本土龍頭品牌和企業。2%的同比增速應該是這一現狀的真實反映。
特別是中國寵物市場與歐美不同,從長期來看,貓正狗負的趨勢可能還是會繼續下去。在疫情期間,很多年輕人都不得不和他們的貓相依為命,疫情是很多行業的劫難也是機會,其實對于寵物行業而言,這或許是特別好的教育市場的機會。而所有的教育用戶的精力投入,都不是白費的。
畢竟,一個自動飲水機只能賣一次。而一個負責任的主人,可能會和它的貓共同生活20年。
(來源:虎嗅 房煜)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